3.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课件(共41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课件(共41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必修三
必修三: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第4课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公共参与
法治意识
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增强对党的执政地位的认同,提高党对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采取的举措的认同。
探究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区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广泛地参与到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去,自觉宣传党建知识并参与党的科学、民主、依法执政过程中。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
2.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3.掌握和区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
2.掌握和区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目录
1
坚持全面从严治理党
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视 频:赖小民案例
议一议
“赖小民案”侧面反映出党的执政面临着怎样的考验和危险?
赖小民的贪腐行为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结合上述结论,请综合分析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至今受贿案件涉案金额的最高纪录者——赖小民
赖小民违法违纪数额、危害程度、犯罪情节和手段触目惊心;
将国家和人民赋予权力背后责任抛诸脑后,将国家权力置管为个人私利;
盲目追求政绩,激进经营,偏离主业,违背国家政策。
金融行业腐败特点:资金、资源密集;
在赖小民领导下华融项目审批程序倒置,风险防控流于形式;
华融从不良资产处置者异化为金融风险制造者。
此案件的负面影响:
违背了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破坏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破坏了党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甚至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1.必要性
①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1.必要性
② 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1.必要性
③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考验
执政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四 大
考 验
四 大
危 险
精神懈怠危险
能力不足危险
消极腐败危险
脱离群众危险
最大危险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2.重要性
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个关系)
⑤总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坚强有力。
1.必要性:
①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②新形势下,党的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③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
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个关系)
⑤总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坚强有力。
知识总结: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因
面对新形势,谈谈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二)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落 实
要 点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根本、首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党建目标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两个
“坚持”
四个
“以”
“5+2”
布局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 勇于自我革命、 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作为分内之事和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负担起监督责任,敢于执纪问责。
◆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体党员、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大老虎”“小苍蝇”一起打。
◆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时刻保持高压态势,以刮骨疗伤的决心和雷厉风行的态度坚决遏制腐败风气。
基础在全面
关键在严
要害在治
知 识 拓 展
1.根本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2.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3.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4.党建目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 勇于自我革命、 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5.总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知识总结: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是(  )
①党面临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的考验 
②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③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党有着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练 一 练
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能力水平,才能准确
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积极查找不足,努力增长才干,才能
跟上时代的节拍,展现更大的作为。这告诉我们(  )
①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保持进取心才能确立其领导地位
②提升党员干部能力水平是我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③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员干部具备高素质
④党员干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决策水平和工作成效的高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练 一 练
坚持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内容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出台过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
编制启动
2020.7.30
深入调研
2020.7
2020.8.16
民意征集
党外专家意见征集
形成党的建议
2020.8.25
2020.10.29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20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
自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前
往吉林安徽等多
地考察,在把握
经济社会发展规
律的基础上,为
十四五规划谋篇
布局,把舵定行。
“十四五”
规划编制工作
开始为期两周
的网上意见征
求。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专家座谈会,征求“十
四五”规划建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
征集专家意见
2021.01.21
政协讨论
2021.3
2021.3
人大审查
修改、通过
2021.3
李克强总理主持
召开专家企业家
庭座谈会,征求
对“十四五”规
划纲要意见建议。
综合修改意见进
行草案修改,全
国人大将表决通
过“十四五”规
划。
全国政协十三届
四次会议将讨论“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修改意见。
十三届全国人
大四次会议,
将讨论、审查
“十四五”规
划草案。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
编制启动
2020.7.30
深入调研
2020.7
2020.8.16
民意征集
党外专家意见征集
形成党的建议
2020.8.25
2020.10.29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20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
自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前
往吉林安徽等多
地考察,在把握
经济社会发展规
律的基础上,为
十四五规划谋篇
布局,把舵定行。
“十四五”
规划编制工作
开始为期两周
的网上意见征
求。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专家座谈会,征求“十
四五”规划建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科学执政
依法执政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
征集专家意见
2021.01.21
政协讨论
2021.3
2021.3
人大审查
修改、通过
2021.3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李克强总理主持
召开专家企业家
庭座谈会,征求
对“十四五”规
划纲要意见建议。
综合修改意见进
行草案修改,全
国人大将表决通
过“十四五”规
划。
全国政协十三届
四次会议将讨论“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修改意见。
十三届全国人
大四次会议,
将讨论、审查
“十四五”规
划草案。
内涵: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技巧:凡涉及到“规律”、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咨询专家学者的,属科学执政。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党的执政方式
科学
执政
1.内涵: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2.要求: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党的执政方式
技巧:凡涉及到“为人民”或采取“民主的方式”的,属民主执政。
民主
执政
1.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4.内涵: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党的执政方式
依法
执政
技巧:凡是与“法律”有关的,属依法执政。
党的主张如何变成国家意志?
党集中人民群众的意志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国人大讨论、通过
国家的法律、决定等
党的主张并不直接表现为国家意志,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才能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
依法执政(即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制定
提交
形成
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听取人民政协意见
一府两院一委执行
注: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党中央提出编纂民法典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
社会公众
通过多种方式
建言献策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召开座谈会、政协会议讨论
2021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
活学活用:民法典编纂过程是如何体现党坚持依法执政的?
基本途径
本质所在
基本前提
党的
执政
方式
科学
执政
民主
执政
依法
执政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党的执政方式的关系
目的
1.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
4.保证党和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1)科学执政(怎样执政)(党执政的前提条件)强调执政的科学性,强调的是“按规律执政”。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2)民主执政(为谁执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强调执政的为民性,强调的是“为人民执政”。
(3)依法执政(靠什么执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强调执政的合法性,强调的是“靠法律执政”。
(4)三者回答了怎样执政、为谁执政和靠什么执政的根本性问题,核心是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三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归纳提升——区分三种执政方式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科学判断形式、精准把握疫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防范疫情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中央强调要把公共卫生防治法制化,对在防疫工作中有怠政行为要依法处置。
依法执政
民主执政
科学执政
连 一 连
增强群众组织力
和社会号召力
增强思想引领力
增强政治领导力
党的
领导
政治
领导
思想
领导
组织
领导
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
和强大战斗力
全面的
系统的
整体的
知识拓展:党的领导方式
向群众宣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贯彻党的教育优先的教育方针
推荐重要干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员干部的考核机制、选拔机制、问责机制
党要注重谋划事业发展,制定政策措施
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
知识拓展:党的领导方式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原因
必要性
两个坚持
关系: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目的:改进、提高、巩固、 保证、实现
课堂小结
重要性
措施
四个“以”
5+2布局
党建目标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基本前提
本质所在
基本途径
主线
统领
根基
着力点
1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两个“毫不动摇”意在强调( )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要始终把党的组织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③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④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练 一 练
2.习近平同志曾说,要防止出现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的无形之墙。让权力与权利平等对话,才能打掉这堵无形之墙。为此,作为执政党应当(  )
①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行政 
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扩大人民民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C
练 一 练
3.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不少可能冲击国内经济发展的风险隐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可能持续低迷,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党中央没有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和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党在我国发展中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
③我国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④党坚持科学执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B
练 一 练
4. 2019年1月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党中央对纪律监察工作高度重视,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原规则进行了完善,并上升为中央党内法规。这一举措( )
①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是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的体现
③有助于党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④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练 一 练
坚持党的领导
下 节 课 见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