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练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游戏及比赛中快乐轻松掌握排球垫球技术和练习方法,达到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排球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通过排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本课教学内容是对排球垫球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主要技术。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排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防守也是进攻的开始,垫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三、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创造潜能,对排球这项体育运动有着较高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已获得了一些排球的基础知识,因此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2、不利因素:对于初学者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的过程难以控制住球,会产生厌恶的心理。特别是个别女生想练而不敢,见球就躲,表现出对排球运动的恐惧心理。3、主要困难:对于初学者,击球点不准确,判断力差,身体协调能力不够,在学习中会精力分散,精神不集中,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求之欲望与兴趣,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而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三、教材的选择排球单元共18次课,本次课是第4次课。在教材选择上,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学生身心特点,以排球垫球为主教材,接力游戏为辅教材。四、教学目标1. 认识目标:通过排球垫球的巩固练习,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增强球感,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能熟悉掌握排球垫球技术动作。能自主学习与锻炼,提高和他人合作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排球垫球技术。教学难点:垫球过程中对球的控制能力。六、教学策略教法:运用探究、点拨、激励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法:让学生主动表现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示其勇敢果断的优秀品质,为掌握好学习内容进行主动体验和尝试,提高自信心。组织:采用班级授课,集中与分组结合、导入式等多种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五、教法与学法教法:1.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激发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2.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会技术动作,加深学生对排球技术的理解。3.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法:1.尝试法: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展示法:通过展示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3.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4.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 教学过程(40’)(一)准备部分(5’)(二)基本部分(10’)(三)教学内容(10’)(四)游戏(10’)(五)结束部分(5’)(一)准备部分(5’)1. 课堂常规2.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3.跑操。结合学校对高三学生的要求,进行跑操的练习,既使学生精神振奋,又达到热身的效果4.热身运动(老师带动)组织形式:学生听从老师的指挥,进行跑操,喊口号要响亮。跑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方块,队伍整齐,步伐一致。○○○○○○○○○○○○○○○○○○○○○○○○○○○○○○○○▲(二)基本部分(10’)1、提问重点、难点2、组织学生进行示范,并点评3、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形式;1、组织学生一对一对垫球,集合提出注意问题2、组织学生一对一对传球,示范如何更好控制住球3、组织学生一对一传垫球结合运用练习练习方法:两人相距3-4米按要求进行练习,利用正确的传垫球技术动作尽量控制住球。(强调判断移动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10’)垫高抛球接传球1、介绍排球传、技术垫球在比赛中的作用2、讲解和示范如何垫高抛球接传球3、组织学生根据预先规划好的距离,4个人一组进行练习4、教师巡回指导要求:控制好垫出或传出球的高度和落点认真听讲根据老师规划好的距离3人一组,传或垫5个球轮换,不停地进行练习○ ● ○ ○ ○○ ● ○ ○ ○○ ○ ○ ● ○(四)游戏:传垫球接力比赛(10’)游戏规则: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对半分开两边,进行传、垫球,传或垫出球的同学迅速从右前方跑动绕到对方的后排位置,通过传和垫球结合进行接力,球落地为失败,对比哪一组同学控制球的时间最长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游戏,传或垫球的同学每击出一个球要迅速从右前方跑动绕到对方的后排位置,游戏中相互配合,注意安全○○○○○ ● ○○○○○○○○○○ ● ○○○○○○○○○○ ● ○○○○○○○○○○ ● ○○○○○▲(五)放松与小结(5’)1.组织学生进行放松。2.小结本堂课情况。3.布置回收器材4.同学生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