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含答案)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含答案)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资源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轮专题强化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财富资源过度向富人集中,财富分布不均,贫富差距过大,大部分老百姓没钱消费,导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由此可见( )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②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会导致生产绝对过剩
③经济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④需求不足是发达国家财富资源过度集中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的重要原因在于( )
①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②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具体的科学建设方案
③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状况
④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一首《义勇军进行曲》铭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对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现状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只有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能站起来
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完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任务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②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从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推动国家工业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④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发展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 )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法宝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为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下列事件中呈现的自信,理解正确的有( )
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文化自信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制度自信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道路自信
④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 )
①是人类社会走向融合、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
②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③是中国主导全球发展、共同应对困难与挑战的时代
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从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而当代青年将全过程参与这一伟大进程。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跨越,处于黄金时期的青年,将会获得更为优越的物质发展环境和更为富足的精神成长空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实现青春梦想。可见,我们青年要( )
①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之中
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③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参与国家大事做起
④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不断砥砺奋斗,追求自我个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聚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载入我国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核心内容包含“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有内容的总结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高理论成就
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沿着先烈的足迹砥砺前行,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接续奋斗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为此,需要我们( )
①增强忧患意识,敢于迎接一切风险挑战
②加强经验借鉴,在外来经验中寻找规律
③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对明天的历史主动
④勇于担当尽责,主导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一切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望历史、总结经验,映照现实、指导实践,才能远观未来、把握大势,这启示我们( )
A.回看走过的路,沿着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有序前进
B.比较别人的路,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进程渐趋统一
C.坚定自己的路,坚信他国发展经验是不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
D.远眺前行的路,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数字资本主义是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信息网络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人认为,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必将从“工作压榨”中被“解放”出来。该观点(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获取剩余价值的重要途径
②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会使人摆脱劳动奴役
③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④认识到数字资本主义发展会加剧社会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正式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初版不过一个月就全部售完。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它( )
①提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现成的道路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④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主张,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适应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1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下列对新增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对外开放开拓前进道路
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门头沟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门头沟区红色资源,赓续门头沟区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田庄村,追忆京西山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的历史;步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在宛平县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凭吊牺牲的乡亲;驻足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当年这里成立的常年互助组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亩产。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在改革开放中党领导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改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资本主义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请结合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2年10月23日刚刚结束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百余年征程波澜壮阔,百余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从一大到二十大党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假如你是党史理论宣讲小组的成员,你如何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工作机制、推进方式等。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 深度进军,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 放,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从沿江沿海到内陆沿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加速形成,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年波澜壮阔、十年成就斐然。踏上新征程,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始终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就一定能不断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理解。
20.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某校举办的“献礼二十大”主题创作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笔下展现出了中国力量、青年担当。
难忘那:旧中国的“三座大山”,神州大地满目疮痍。
苏联“十月革命”的炮声,送来了真理曙光。
难忘那:人民翻身做主人,祖国建设日新月异。
四十四载春风,中国换了人间。
难忘那:百年征程,艰苦奋斗,洒满了共产党人的泪水和汗水映红了共和国的希望与愿望。
中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巨轮滚滚向前,青年人扬帆起航创未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实现的底气何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A 6.A 7.C 8.A 9.B 10.A 11.D 12.C 13.D 14.A 15.A 16.C
17.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狄更斯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②但资本主义制度的成果并没有真正惠及广大劳动者,反而使工人的境遇更加恶化,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因此狄更斯又认为“这是最坏的时代”。
18.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①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2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