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案(含解析)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案(含解析)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第6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科学的解释、判断和选择;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公共参与:增强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题型预测】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涉及。选择题以体现类设问为主;主观题多以批驳类、开放创新类题型进行考查,要求较高。
【考点梳理】
考点一:价值及人的价值
1.价值
(1)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强调客体功能、属性与主体(不一定是人)需要之间的匹配程度。
例题:青蒿,一向被农民视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野草。由于从青蒿中提取分离出来的青蒿素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青蒿变成了一些地方农民踊跃种植的“摇钱草”。这说明( )
A.事物有无价值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B.事物有无价值由其本质属性决定
C.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D.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人具有不同作用
答案:C
解析:青蒿,从被视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野草,变成一些地方农民踊跃种植的“摇钱草”,说明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C正确切题。A、B表述错误,事物有无价值受事物自身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的共同影响,不单独由某一方面决定。D与题意无关,排除。
2.人的价值的内涵
例题:2022新年伊始,在第20届女足亚洲杯赛场上,中国女足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日、韩女足表现出夹缝求生的意志,绝境中爆发出涅槃重生的气魄,时隔16年再次获得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尊重和喜爱。这表明( )
①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
②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奋斗能创造精彩人生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中国女足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日、韩女足表现出夹缝求生的意志,绝境中爆发出涅槃重生的气魄体现了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奋斗能创造精彩人生,①③正确。②:材料强调的是意志的重要性,不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是什么,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④:材料不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区分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
比较 人的价值 物的价值
构成双方 都是人,涉及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一方是人,另一方是物
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式  以个人创造出物的价值来满足主体的需要,具有主观能动性 以自身因素或属性来直接满足主体需要,是被动的、无意识的
价值关系 复杂,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满足他人的需要,又满足自身的需要 单一,是需要与被需要、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
地位 高 低
4.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关系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别 含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体现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 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自我的满足
地位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处于从属地位
联系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2)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又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一不可。(3)要承认人生价值的多层次性。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生价值也是多层次的。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又可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考点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它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a.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b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a.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b.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
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例题: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
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题干中的只想到自己、想到别人和集体等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影响着个人人生态度,体现出价值观的驱动和制约作用,也体现出价值观作出社会意识而具有的相对独立性,②③正确。价值观作为一种认识,其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个人的反思,①错误;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错误的,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不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④错误。
考点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工程。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例题:《资治通鉴》中提到“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强调诚信的重要意义。富兰克林说道“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强调诚信是无时无刻都应坚守的。应该让诚信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培育和践行诚信观念品质的哲学依据是( )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②学习和生活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③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
④诚信观念品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所以,我们要培育和践行诚信观念品质,①③正确。②:学习和生活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②错误。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错误。故选B。
考点四: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正确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价值选择。二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颠倒顺序。二者的关系如图: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比较 社会历史性 阶级性 主体差异性
内涵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要求 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例题: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新年贺词强调,回首2021年,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材料表明( )
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个人的努力与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积极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④个人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说明积极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个人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③④正确。①:材料强调的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不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排除。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D。
3.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标准 原因 要求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②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冲突。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考点五: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劳动与奉献的关系
例题: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我们都是劳动者,我们都是追梦人。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赞美劳动、尊重劳动者、致敬劳动者。这是因为( )
①劳动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②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劳动是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要求
④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赞美劳动、尊重劳动者、致敬劳动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②④正确切题。①③表述错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要求。故选D。
2.实现人生价值
项目 内容 原因 如何做
根本途径 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客观条件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主观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意识的能动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千,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例题: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故事的主人公陈贝儿,在节目《无穷之路》中穿梭全国六个省份,从全国最南部的热带雨林,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深入十个贫困县,了解各地民生,分享成功脱贫的故事。口碑载道的《无穷之路》除了在国内取得理想收视成绩之外,海外观众亦好评如潮。陈贝儿事迹表明( )
①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担当起时代重任
②追求社会价值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
④评价人生价值主要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陈贝儿在节目《无穷之路》中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贫困县,了解各地民生,分享成功脱贫的故事,在国内取得理想收视成绩,海外观众亦好评如潮,这表明评价人生价值主要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担当起时代重任;故①④符合题意。②: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故②错误。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③错误。故选B。
3. 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因素
(1)客观因素
①客观规律。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客观条件。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社会实践。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主观因素
①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条件越成熟,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③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⑤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考法预测】
1.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比较、
项目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区别 涵义 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涵盖范围 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属于客观范畴 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联系 价值对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考法2. 正确认识影响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两大因素
客观因素 客观规律 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客观条件 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社会实践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主观因素 坚持的立场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个人素质 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为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答题模板】
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4)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5)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6)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品德修为,铸牢道德根基。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