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 音乐 第7单元 恰利利恰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 音乐 第7单元 恰利利恰利 教案

资源简介

《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恰利利恰利》。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2.认识乐器安格隆,体验印度尼西亚的音乐风格、情趣,对印度尼西亚的音乐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索的愿望。
3.进行简单的语言节奏、动作及律动的创编;能用自然的声音、简单的肢体动作以及部分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难点:
打击乐器的加入。
教具准备:
课件、铃鼓、响板、串铃。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很特别的乐器,你见过吗?
生:没有。
师:这个特殊乐器的名字叫安格隆,它是一种古老的伴奏型乐器,是由竹子做的,也叫做竹筒琴,有两个长短粗细不等的长蛇形竹筒组成,当演奏者摇晃框架时,竹筒与旁边的竹棍相互碰撞,发出格隆格隆的清脆声音。这件特别的乐器来自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东南亚国家,因为它在亚洲的东南部,而且它横跨赤道,所以它又是一个热带国家。我们来看印度尼西亚的地图,他有许多岛组成,有大的有小的据不完全统计,印度尼西亚的岛大大小小约有17508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美丽的千岛之国。
(观看视频)
师:看完你有什么感受?
生答。
师:老师也觉得它很美,我决定了,要带你们去印度尼西亚。我们出国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可不能忘,那就是护照。你看,老师的护照填好了,(师读护照) 你能填好你的护照吗?(指名填护照)
师:我们拿着护照和机票登上了飞往印度尼西亚的飞机。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了首都雅加达,之后我们游览了许多美丽而著名的地方,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一处田边,农民们都下田去了,你听他们在干什么?
生:在种田,锄地、播种。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锄地和播种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农民们欢乐的心情。
师:农民们边忙碌边唱着快乐的歌,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恰利利恰利》。《恰利利恰利》是印度尼西亚的语言,但是它没有特殊的意义,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衬词,是表达人们在劳动时的快乐的心情的。歌曲中有两句印度尼西亚的语言,你能找出来吗?
生答。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四个月聚桥,他们的节奏都是一样的,都是
x xx xx xx x 能用手拍出来吗?
(师生一起拍节奏)
师:你会念吗?
(指名念节奏,玩接龙游戏)
(生按节奏读歌词并接龙)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四句的旋律,告诉老师哪一句的旋律与其他不一样呢?
生:第三句。
师:为什么?
生:第三句的旋律是往上走的,其他的都是下行。
师:让我们一起唱一唱乐谱。
(生随钢琴唱谱)
(唱词,并加上身势动作)
师:老师这儿有几件乐器,请你唱歌时加入它们。
(生自己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让我们一起加入农民们愉快的歌声中去吧。
师:咦?他们好像跟我们唱的不一样,多了一部分。让我们来听一听。
师:你觉得我们在唱这部分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
生答。
(师生合作练习)
(加入乐器伴奏完整演唱)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之旅就要结束了,当然对印度尼西亚音乐文化的学习和探索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希望大家课后能收集一些有关印度尼西亚的音乐文化方面的知识,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啦,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