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认识经济全球化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认识经济全球化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影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公共参与:融入经济全球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议学材料: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2月21日,第六届进博会举办首场宣介会——绿色智能家电及家居专区宣介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第六届进博会已有签约参展企业500余家。其中,绿色智能家电及家居专区以绿色、智能、科技为主题展示企业形象和品牌理念,以展现美好、温馨、舒适的居家环境为目标,齐聚全球新品首发,集中呈现各类酷炫又好玩的“家庭生活黑科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在致辞时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绿色智能家电及家居专区汇聚全球领军企业和优质资源,绿色智能家电家居专委会发挥优质展商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了专区专业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了家电家居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第六届进博会已有签约参展企业500余家,将从策展布展、精准招商、配套活动、支持政策、服务保障等方面推出多项举措,为大家带来更好的服务。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执行总裁兼大营运中心总经理朱家桂表示,今年迈入进博会第六年,中国经济强势复苏,大量进口品牌更积极地希望通过进博会的平台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提升,进口家居品牌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据悉,从2015年到2022年,红星美凯龙全国商场的进口国际品牌面积每年平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越来越多的进口品牌把他们所有的产品线,完整地展示在进口国际馆之中。“红星美凯龙始终积极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甄选邀约众多国际品牌参加进博会,促进进口家居品牌在进博会上完美呈现,利用进博会资源实现商务合作的精准对接。红星美凯龙将充分发挥参会价值,积极促进更多的高端进口家居家电品牌走进进博会。”朱家桂说。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举行进博会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特征:
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P59相关链接(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议学材料:
苹果手机来自韩国三星的CPU,韩国LG的屏幕、日本索尼的摄像头,日本村田的开关、日本东芝的内存、美国苹果的电池、芯片,在中国富士康科技园的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手中灵巧地“流”过,再运往美国苹果总部,分送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议学任务: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
①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②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相关链接:比较优势
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
议学材料:
“我们工厂今年爆单了!” 义乌国际商贸城,做球衣的王钟霞在电话里激动地对中国商报记者说,今年是近三年来生意最好的一年。
离她不远的另一家商户是做手摇旗、呜呜祖拉等世界杯应援产品的,今年的生意也开始回暖。
自然,他们都是跟着卡塔尔世界杯“沾光”的。
在风靡这届世界杯的中国元素中,“义务制造”分外耀眼,很多商户迎来生意场上的“高光时刻”。
而值得关注的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中的不少商户已经不再满足于贴牌代工业务,如何借助此次世界杯的东风发展自有品牌成为他们的“心头热”。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一表现?
议学任务: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2)贸易全球化: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越来越大。
③贸易范围: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3)金融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
①原因: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
②表现: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议题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议学材料: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和分工相对落后,民族与国家之间无法形成普遍交往,生产力只能在狭隘的民族地域中局部发展。当生产力和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民族和国家逐渐实现世界交往时,由于需要的扩大,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局部发展。
在世界交往的格局中获得整体发展,世界交往打破了生产力在各个国家和民族内部发展的局限,使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整体发展,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世界交往避免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重复发展以及有助于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得以保存。
马克思曾指出,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如果仅限于该地区内部或者相邻地区发展,那么其他地区无法享受到该生产力的创造,其他地区如果想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力,就要重复这一生产力创造的全部过程;如果该生产力创造地区出现了战争等灾难,就会使这一创造消失,世界将重新开始这一创造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交往能够让生产力的创造与发明传送至世界各地,不仅可以避免生产力的重复发展,而且能够避免生产力的发明和创造因地区或民族遭受的意外而消失,有助于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的保存,在促进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生产力是如何影响经济全球化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1)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2)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4、体制基础:
(1)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2)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名词点击】: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市场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
①狭义上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②广义上的世界市场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与交换机制的总和。
议题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议学材料:
随着全球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其中抢占资源,企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跌宕起伏密不可分,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要在全球化中站稳脚跟,取得一席之地,进行国际化经营是必然的选择。
作为中国通信制造业的代表,华为公司在国内发展成熟后,目光投向手机国际化经营方面,开始大力开拓国际手机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企业的高科技水平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相比之下,华为手机的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才是宝贵的。
华为目前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在五大洲设分支机构,为国内外300多家运营商提供设备,华为公司不仅在中国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的标杆,而且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如今,华为品牌走出中国市场,走近国际市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在世界上的170多个国家中得到了应用,在强大的运营商业务网络布局中,让很多国家的居民受益其中。
虽然华为目前的国际化经营情况和很多大型跨国公司仍存在差距,但是,华为仍在不断摸索中提升自己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它的国际化经营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学习。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材料,华为为什么要跨国经营?这种经营会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跨国公司的要素:
(1)是一家企业,其组成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
(2)有一个集中的全球决策体系,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服从内部的管理政策和统一的战略目标;
(3)组成实体共同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责任。
3.跨国公司的经营:
(1)目的:实现最大利益
(2)投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3)投资动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
4、跨国公司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②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③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2)消极影响
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怎么应对: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课堂小结】
【实战演练】
1.互联网不仅为创新插上了翅膀,也让全世界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正如习近平所言,“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信息网络的全球化
B.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趋平衡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2.在历次全球产业链重塑的时候,跨国公司的嗅觉总是最灵敏的,它们把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在全球不同区域,以期获得最多收益。二三十年前,许多外企把生产线搬到中国;如今,许多跨国公司又在中国设立辐射全球、策源创新的研发中心,研发了许多全球领先的技术或产品。由此可见( )
①对利益的追求驱使资本不断向外扩展
②经济全球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③贸易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
④跨国公司利用投资国比较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甘肃天水,50个装有浓缩苹果清汁的集装箱搭乘专列运抵青岛港,出口南非开普敦,让全球更多消费者品尝到“甘味”农产品。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看,这属于( )
A.生产全球化
B.运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
4.2022年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增长16.6%。其中,出口2.25万亿元,增长23.9%;进口1.56万亿元,增长7.4%。我国出口至美国的箱包、纺织制品、鞋帽伞等产品对出口增速贡献率由16%提升至30%左右。在新兴市场上,我国对东盟出口化工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制品的规模明显提升。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①中美在高科技产品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②东盟对我国存在较强的产业链供应链依赖
③中国贸易顺差越大越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中国积极构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等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电报成为新的通信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有人认为,科技是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唯一因素。请结合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BBDC
5.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使得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便捷,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②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利润的不断追求;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
③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能认为科技是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唯一因素。该观点片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