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4.1 青春的情绪 》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班级 日期本框所属单元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本框所属课程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教材分析 青少年犹如东升的旭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所以启发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身心变化的特点,理智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框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目是“情绪面面观”;第二目是“情绪的青春色调”。教材的内容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合理安排的。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种类;懂得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道德修养: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影响 法治观念:能够理解并说明自己的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把握情绪的多样性 健全人格: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保持乐观心态 责任意识:热爱生活、自信开朗,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看待青春期情绪难点 影响情绪的因素学情依据 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已初步涉及情绪调节的知识,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知道伴随青春期的生理发育,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也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学生感到新奇,同时也带给他们矛盾和困惑。在这些学情基础上,本课承接第一课。学生面对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心理,情绪上也会出现波动,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平常小事在他们那里也可能引起很强烈的反应。他们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消极低沉、孤独压抑。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课依据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聚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相关生活事件及困惑,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影响情绪的因素及情绪 对个人的影响。同时,教材结合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在与人交往中,学生要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青春生活,同时能够感染或帮助他人改善情绪。教师准备 教师在授课前应有相应的知识理论准备。建议教师阅读《情绪的解析》《情绪心理学》等相关著作,了解情绪更深层次的内容,掌握关于情绪研究的基本理论观点,如情绪的内涵、情绪产生的机制、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的发展、情绪的功能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内容。提前准备有助于了解学生情绪特点的心理量表,通过量表了解本校及本班青春期学生情绪的特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客观地分析青春期情绪的表达方式以及负面情绪的转化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学生准备 学生在课前阅读本课教材内容,并能对教材中所列举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补充,以便上课时充分讨论交流。另外,教师要结合本课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创设自由讨论的氛围,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更要知道以后如何做。教学建议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把握“情绪”和“青春的情绪”这两个关键点。在讲授“情绪的复杂多样”时,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绘制情绪脸谱,通过绘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情绪的复杂多样;其次,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情绪脸谱,让学生查找这一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交流,由此总结归纳出影响情绪的多种因素;最后,教师让学生从所绘制的情绪脸谱中选取一种,结合自身经历,说明当时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以及这种情绪对当时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产生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展现出该活动设置的价值,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在讲“情绪的作用”时,可以参考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ABCTheory of Emotion)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情绪的作用,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日积月累,就会引起情绪障碍。在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什么情绪体验。然而,教材“探究与分享”中默默和小冲同样面对考试,两人却有不同的情绪体验:默默面对考试失败能坦然、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原因,继续努力;小冲却情绪消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在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一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B的存在。他们两个人对考试的看法、信念影响了他们对待考试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教师在讲解“青春的情绪色调”时,要准确把握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整体情绪特点,同时要准确把握班级内某些学生具有代表性的青春期情绪特点,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如运动会时为本班同学加油助威,秋游时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升旗仪式上的庄重严肃,维护班级荣誉时的急躁等,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情绪表现。教师可以向班主任或班委搜集以上活动的照片加以展示,通过照片回顾,更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 展示图片: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以展现它的丰富色彩 知识小百科:太阳光是由太阳发射出的电磁波,包含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是指肉眼能看到的,如红、橙、黄、绿、蓝、青、紫等等绚丽的七色彩虹光 教师点拨:我们的情绪像阳光一样,是多彩的,有热烈的情绪,也有阴郁的情绪。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情绪的知识,正确认识情绪,体验多彩情绪。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的复杂性和日常性第一节·情绪的分类 展示第一节的标题:情绪的分类 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包含着情绪,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情绪:是一种综合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包含内在体验、外显表情、生理激活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情绪的成分观看电影并思考: 视频中出现了几种情绪? 说说每种情绪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分别是怎样的。 观看视频《头脑特工队:认识基本情绪》【观后感悟】 喜:快乐——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能会笑容满面、步履轻盈 怒:愤怒——可能会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可能会感到口干,也可能会出汗 哀:悲伤——可能会觉得沮丧、泄气、无精打采,甚至想哭 惧:害怕——可能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 操作建议 1.阅读材料。关于“相关链接”中涉及的快乐、愤怒、悲伤和害怕的情绪表现特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这些情绪的表现方式,并根据表现列举情境,加深学生对这些情绪的体验。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在生活中会产生这些情绪体验?不同的情绪体验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后果?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情绪产生的因素和情绪的作用。 复杂情绪有害羞、焦虑、厌恶、内疚等,甚至还有更多 教师可以查找“微表情心理学”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生理激活。情绪发生在一定的生理激活水平上。神经系统一定部位的激活为情绪的发生和活动提供能量。教师可以从生物学角度帮助学生认识情绪产生的生理机制。第二节·影响情绪的因素 展示第二节的标题:影响情绪的因素 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经常会变化观看电影并思考: 主角的情绪变化了几次? 主角的情绪会因为什么而变化? 观看视频《头脑特工队:影响情绪的因素》【重点知识】影响情绪的因素 个人的生理周期 女性在生理期容易出现头痛、失眠、精神忧郁、易于激动、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现象。 其实男性也有“生理期”,每隔一定的时间,总会有那么几天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身体上的不舒服,像女性生理期那样疲倦易怒、心情沮丧、食欲旺盛,甚至还有少数男性会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 对事情的预期 搬到新家却发现环境没有自己想象的好、考试考砸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现实情况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太大,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会导致成就感、安全感荡然无存,出现消极的情绪、甚至攻击性行为。 周围的舆论氛围 周围的人如果对我们关心鼓励、赞赏有加,会让我们有更强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心情更加愉悦,相反,如果人们对自己“指指点点”“冷嘲热讽”甚至“辱骂攻击”,会强化自身的孤立感,激发负面情绪。近些年来,因为身边的人的语言暴力或网络暴力激发青少年的负面情绪且不懂如何正确排解,而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的案例屡见不鲜 自然环境 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会使人心情愉悦,而脏乱差的环境会让人掩鼻欲逃、直犯恶心 【总结知识点】 情绪的复杂多样缘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学上,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直观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由此,生活中需求的多样性和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被满足的不同程度也就导致了情绪的产生。第三节·情绪的作用 展示第三节的标题:情绪的作用 情绪对于我们现实生活有着重要作用【探究与分享】 材料: 默默的数学考砸了。她冷静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主动改正错误。之后的几天她吃得好、睡得香,精力充沛,学习劲头儿很足 小冲因为紧张,做不出语文考试的题目,一怒之下撕了试卷,哭着离开。之后的几天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恍惚,生病了 提问: 结合自己面对考试的经历,体验考试中和考试后他们两人的情绪感受是怎样的。 讨论一下,默默和小冲面对考试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注意考虑到考试前的准备、考场上个人的心理素质以及考试后的状态等方面。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因情绪影响智力发挥或身体健康的事情? 操作建议 1.阅读体验。学生阅读故事,并结合自己面对考试的经历,体验考试中和考试后默默和小冲的情绪感受是怎样的。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把握材料内容。关于默默的材料,只是体现了考试后的情绪状态及影响,而关于小冲的材料不仅涉及考试后的情绪表现,也涉及考试中小冲的表现及情绪状况。 2.分享交流。首先,教师让学生讨论默默和小冲面对考试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到考试前的准备、考场上个人的心理素质以及考试后的状态等方面,以增强讨论的开放性、充分性。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因情绪影响智力发挥或身体健康的事情”。 3.总结归纳。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情绪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要仅仅局限于情绪的基本种类,还可以从复合情绪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体会情绪的复杂性。另外,教师在总结影响情绪的因素时,可以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适当引入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为下一课教学做铺垫。 注意事项 针对考试的话题,学生可说的内容会比较多,教师要尽量照顾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学生不爱口头表达,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一次考试时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考试过后的反应,也可以说一说考试后家长面对考试结果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他们的情绪状态对于自己下一次考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此加深学生对情绪作用的认识。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途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但是面对考试,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而考试结束后,面对考试结果也会有不同的反应。选取考试的话题,有助于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展开讨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情绪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通过描述默默和小冲在期中考试时的不同情绪表现,让学生体验面对考试时不同的情绪表现引发的不同结果,从中探究影响情绪的因素。【重点知识】情绪的影响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积极影响: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伴随着我们成长,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消极影响:可能让我们因为挫败而止步不前(从情绪与行为的关系来看,不仅能激励人积极去行动, 也可能阻碍人的正常行动,降低行动效率) 学生做好笔记,并齐读知识点第四节·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展示第四节的标题: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随着身体发育加快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也有变化【探究与分享】分享自己的情绪特点 观察图片,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绪状态 展示四张图片:运动会为同学加油、被批评时烦躁冲动、升旗时庄重严肃、被好友冷落后伤心 操作建议: 1.观察图片。教师让学生解读图片传达的情绪特点,并试着补充教材中图片的内容,设想在不同场景下,他们相应地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具有哪些青春期的特点。 2.思考交流。在学生观察图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 总结青春期的情绪具有哪些特点,并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分享自己的情绪特点。 注意事项: 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外,教师可以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符合学生实际、能反映学生情绪特点的真实图片,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本活动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特点,选取了表现青春期情绪特点的激情热情、闭锁烦躁、平静细腻和波动不稳定的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分享自己的情绪特点。【重点知识】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反应强烈 富有激情和热情,为了目标和理想不惜一切,也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儿冲动 波动与固执 一方面,情绪体验不稳定,容易走极端;另一方面,情绪体验有一种顽固性 细腻性 情绪体验越来越细致,情绪表现越来越丰富,情绪并非完全由外部刺激引起,而是加入了许多主观因素 闭锁性 随着对情绪控制能力的增强,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感受,不愿向别人表露 表现性 在情绪表露过程中,有时为了从众或出于其他想法,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表演痕迹 关于情绪特点的总结,教师可以结合“相关链接”的内容开展,加深学生对青春期情绪特点的认识、理解。第五节·正确看待青春期情绪 展示第五节的标题:正确看待青春期情绪 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及后果有好坏之分【重点知识】正确对待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 情绪通常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 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学生做好笔记,并齐读知识点【情境再现】请各组分别派出“演员”,重现材料中的情境,你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补充情境内容 陈玲和芳芳是好朋友。一天上学路上,陈玲看到了芳芳,热情地喊着芳芳,芳芳却骑着车子从她身边飞驰而过。陈玲心里有些不悦:“怎么不理我?还好朋友呢!” 进了教室,正赶上数学课代表发作业本。芳芳冲着刚进教室的陈玲说:“没办法,全对了!”陈玲打开自己的作业本,看到两个鲜红的“×”,不由暗想:神气什么!她边想边从书包里拿书本,一不小心把文具袋碰到地上,刚蹲下准备捡,就被芳芳踩到了手。陈玲一下子爆发了:“你干什么呀!故意找碴儿是吧?”这一幕恰巧被刚进教室的班主任看到,她批评道:“陈玲,你怎么对同学大喊大叫?”陈玲暴跳如雷地大叫:“我怎么这么倒霉呀!” 提问: 请“陈玲”和“芳芳”谈一谈感受 请“陈玲”说说自己对情绪变化的态度是怎样的 大家交流如何应对类似情况 注意事项 教材设置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乐于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活动进行中,教师需要重点把握分享交流环节,可不限于教材情境,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更多地分享身边的故事,扩充他们对青春期情绪特点的认识,如与老师、同学、父母之间的情绪变化。最重要的是,对于如何应对青春期的情绪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一些方法,帮助学生积极面对情绪的变化,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本活动以陈玲在上学路上和教室内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事件展开,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以及掌握情绪变化的应对方法。本课知识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