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下册第8课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第3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下册第8课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第3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8课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识到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世界和认识人类自身的重要手段。
2.道德修养:认识到科技能够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3.责任意识:懂得科技既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也会带来危害;认识科技的价值。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3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类实现飞天梦想的探究,体会科技的巨大推动力。)重点
2.借助中国太空圆梦的历程,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心和决心。(难点)
3.积极参加科普活动,从小培养讲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活动一:聚焦时间轴,细数飞天历程
1.谁将幻想变成实现
(1)激趣导入。(播放动画电影《海底两万里》中潜艇航行的片段)
(2)介绍:这是根据儒勒·凡尔纳的同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改编的动画电影。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他在1869-1870年间发表了《海底两万里》。故事中的这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其实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出示电影中的潜艇截图)。瞧,根据凡尔纳的想象,这艘潜艇利用海水发电,它上面的人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
(3)对比:大家再来看看这艘潜艇(出示潜艇图片),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艘潜艇,它出现在 1914年。这艘潜艇是真正能参与实战的现代潜艇,采用柴油发电作动力,构造与凡尔纳幻想的潜艇差不多。
(4)提问:从凡尔纳1869年开始创作小说《海底两万里》,到1914年这艘作战潜艇出现,之间相隔了45 年,是谁跨越几十年,将幻想变成现实?
预设1:科学家。
预设2:科学技术。
点评:是的,是科技让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
(5)提问:同学们还能列举其他科技让梦想变成现实的例子吗?
预设1:我在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中看到人工智能,现在,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已随处可见。
预设2:法国作家西哈诺·德·贝热拉克在他1657年创作的小说《另一个世界》中,首次提出以火箭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幻想,而如今,幻想早已变成现实。
点评:感谢你们的广泛阅读,为我们带来广阔的视野。
2.梦想是这样一步步实现的
(1)过渡:人类从来不缺少改变生活的梦想,科技是怎样推动这些梦想,一步步把它们变成现实的?让我们跟随人类探索飞行的步伐,一起去感受科技的力量吧。
(2)提问:教材第64页“活动园”有一组关于人类飞行探索的图文记录,请大家阅读,并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可以用时间轴的方式,对这些人类的飞行探索活动进行排序。早在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就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直到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才首次试飞成功。1969 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2021 年,国家航天局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所搭载的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3)引导:你这个学习方法很不错。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吗?
预设:我还知道,现在飞上太空的,不仅有火箭,还有航天飞机。美国、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航天局。
(4)追问:大家的补充使时间轴上的信息更丰富了。请仔细观察时间轴(相机出示人类飞行探索时间轴课件),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或者说你们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人类对飞行的梦想很早就已经产生了,但足足经过了1700多年,才通过查理的氢气球实现了这个梦想。
点评:看来为实现这个梦想,人类努力了很多年。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梦想实现的彼岸。
预设2:人类一开始只是想飞上天空,实现这个梦想后,人类又开始梦想飞向宇宙。
点评:是科技的力量,增强了人类不断探索追逐梦想的信心与力量。
(5)小结:从人类的飞天梦想产生,到在彗星上成功登陆,漫漫长路,见证了科技推动人类梦想成真的巨大力量。(板书:科技让梦想成真)
二、活动二:重温“航天记”,中国太空圆梦
1.过渡
在人类飞天的进程中,也有中国人逐梦的身影。我国自古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传说,直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才正式拉开了中国航天圆梦的序幕。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播放视频)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长征一号火箭装载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发射基地发射升空。10 分钟后从各个观察站传来令人振奋的报告——卫星准确入轨。21点50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向全世界播放《东方红》乐曲。乐曲环绕太空,响彻全球,它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飞船带着中国首位太空使者杨利伟绕地球14圈、飞行21小时23分后,在内蒙古主着陆场顺利着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虽然中国起步晚,但完全是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自主完成所有航天技术的,神舟五号已经达到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2.提问
看到这些激动人心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1:中国航天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发展经历了好几代人的努力。
预设2: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展示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作为中国人我很骄傲。
点评:这种为了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的劲头、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令人感动,催人奋进!身为中国人,我们为中国航天得以圆梦而骄傲! (板书:探索永无止境 中国飞天圆梦)
3.太空课堂
(1)引导:瞧,在2013年,“太空教师”、航天员王亚平阿姨的太空课堂开始向全国的学生授课啦!让我们快去看看。
(王亚平太空授课片段回放)
(2)提问:听了王亚平老师的太空课,大家有什么感受?
预设1:太空课堂真神奇。
预设2:太空实验真有趣。
点评:这就是科技的神奇魅力,是科技帮助我们中国人圆了航天梦。
4.“你点我说”游戏
(1)引导:通过王老师的太空课堂,我们稍稍体验了一回航天技术的神奇。其实,人们对航天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太空,也涉及我们生活的方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你点我说”游戏——你们来说出生活中的神奇变化,老师来揭秘它背后的航天科技。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开始享受哪些航天技术。
(2)交流反馈。
预设1:预报天气运用到什么航天技术?
回答:气象卫星。
预设2:我爸爸开车靠导航去了陌生的地方不怕迷路,我妈妈在手机里可以查到公交车即时位置信息,这又是什么神奇的技术?
回答:北斗卫星能为我们定位、导航,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到达目的地。
预设3:我爷爷前几天买回一种小西红柿,很好吃。爷爷说是太空的礼物,这是什么意思?
回答:这种西红柿是由太空种子结出来的。
(3)引导:从刚才的游戏中,大家是不是对航天技术的生活应用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你觉得神奇吗?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1:太神奇了。没想到航天技术早已广泛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
预设2:“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航天技术太神奇了,我长大后也要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为我们的生活添光彩。
点评:梦想是美好的,生活的梦想一旦插上科学技术的翅膀,就会迎来美梦成真的那一天。
5.补充
我国的航天技术不仅应用广泛,还在积极追求国际合作。看看下面这个视频,说说你的感受吧。
(播放采访视频:中国空间站首批国际合作项目)
预设1:中国空间站的建立,给全球航天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我觉得中国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让世界震惊,这让我非常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预设2:中国的航天技术侧重于实际应用领域,会让世界人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点评:科学不分国界,为了人类的梦想,中国在作着自己的贡献。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到杨利伟飞上太空,我们用了33年:从载人航天成功到空间站的国际共享,我们用了17年。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梦想到现实,用扎实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中国梦写到了外太空。
6.小结
国家的发展,人类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祖国正在崛起,中国梦要靠我们一起去实现。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长大后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活动三:走近科技周,爱科学学科学
1.说一说科技周的收获
引导:每年5月的第3周,是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你参加过哪些科普利活动?有些什么收获呢?
预设1:我参加了北斗领航小小观察员活动。通过活动,我了解到许多关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知识。
预设2:我喜欢学校科技周活动中的科学实验活动,能让我通过亲手实验,学到许多科学知识。
预设3:我参加了编程,实现了和机器人进行人机对话、让机器人听我指挥.每次活动,我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预设4:我参加了小发明培训活动,听老师讲解了一些奇思妙想。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发明创造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肯多观察、多思考,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
点评:大家参加的科技活动还真不少,你们一定收获很大。
这些活动让大家学习到很多新知识,增强了技能,拓宽了视野。
2.我为科普活动建言
(1)引导:看来科技活动周"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一项科普活动。除了这项活动,同学们还想参加一些什么样的科普活动?
预设1:我想听科幻作家讲科幻故事。
预设2:要是有人能教我开微店就好了,我可以在暑假回老家时帮我大伯在网上卖农产品。
预设3:有没有关于外星人和UFO的讲座,我想听。
预设4:我想了解5G技术……
点评:看来,同学们还想参加一些作家讲科幻故 事热点问题讲座、实用新技术培训等科普活动。
(2)引导:现在,把我们对科普活动的建言写下来吧,汇总后,我们再一起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
(3)学生写建言,并汇总。
(4)小结:科普活动是我们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倡导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并为做好科普工作建言献策。
3.放飞梦想
(1)引导:人人都有科学梦想。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你心中的神奇梦想,作为这节课的结尾吧。
(2)学生画梦想,并在全班分享。
(3)交流分享:带上你的画作,跟大家说说你的梦想吧。
预设1:瞧,这是我30年后的家。我家的家庭设施都是智能型的,按摩、做饭、打扫卫生、洗衣等都由机器人来完成。
预设2:我画的是我梦想中的笔。这笔与众不同。在我用它写作业时,如果写错了,它就会自动帮我把写错的字擦去或打上标记,让我重新写。如果第二遍再写错,它就引导并启发我的思路,帮助我写出正确的答案。
预设3:我想拥有一台能治疗各种疾病的仪器。
点评:大家的梦想真神奇,祝愿同学们的梦想都变成现实!
4.总结
梦想的实现,要靠科技去推动。为实现梦想,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起,关注身边的科技事物,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用我们不懈的努力、顽强的奋斗,去拥抱美好梦想实现的明天!
板书设计
科技让梦想成真
探索永无止境 中国飞天圆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