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郑和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4张PPT。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纪念活动江苏太仓航海节(刘家港) 舟山“绿眉毛”号 拍摄《郑和下西洋》 凤凰号重走“郑和路” 印尼郑和清真寺新落成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第一回合——海上实力大比拼航空母舰与小渔船——小组合作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航海线路对比图战船水船粮船座船马船大 宝 船飞燕阵编队 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英国李约瑟博士 无论从航海时间、规模、范围、技术相比,哥伦布都是郑和的手下败将。但是,一说起世界航海史,人们记得却是哥伦布、麦哲伦------,这是为什么?在国际上,郑和的知名度根本无法同他们相比,以至被人称为“水过无痕”,更有学者称郑和下西洋——“杨白劳”
郑和下西洋——“杨白劳”,你同意吗 ?第二回合——最具亲和力和平使者与“海盗”漫画二:“小渔船”捷足先登发现新大陆分组讨论新大陆为什么让小渔船捷足先登?为什么航空母舰发现不了?当郑和的“航空母舰”来到印度洋边某国,该国国王带着官员及迎宾的礼仪用品,骑着马,排着长长的队列欢迎郑和上岸。哥伦布拿着枪,驾着“小渔船”登上某岛,嘴里喊:“兄弟们,找黄金去”,岛上印第安人纷纷逃离,嘴里在喊:“强盗来了”。印度洋沿岸的居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对两人的到来各自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
发展海外贸易,换取海外珍宝
传播中华文化,教化异族
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寻找黄金、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掠夺土地等等 他(郑和)更像一位亲善大使,而不是舰队司令,或是商队老板。虽未发现新大陆,但决不是“杨白劳”!功过相当,功魁祸首!≠”强盗”理由: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诞生在云南昆明。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郑和病逝于古里,把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郑和一生七下西洋,每次都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1497年率领的葡萄牙船队到达印度卡利卡特要早92年。这段材料蕴涵了郑和的哪些精神? (1)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2)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2003年5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之清真寺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首府泗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1)“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2)1984年金秋时节,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曾经有一个发展机遇放在我们的面前,但是我们没有抓住。如今,历史再一次将机遇给了我们,乘着郑和的风帆,我们要大声向世界宣告:中国必将再一次和平崛起,21世纪的世界属于中国!课堂寄语第一回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