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雨(节选)》课件(共5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雷雨(节选)》课件(共5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和作者曹禺。
2.梳理《雷雨》节选部分情节,概括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
一、戏剧的定义
戏剧, 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按表现形式分类:
按题材分类:
按结构分类:
按矛盾冲突性质分类:
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
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
独幕剧、多幕剧
喜剧、悲剧、正剧
二、戏剧的分类
三、戏剧的要素:
戏剧冲突
戏剧人物
戏剧语言
一是          ;二是          ;三是          。
要有戏剧冲突
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台词
戏剧剧本的特点
适合舞台表演
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的语言
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 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舞台说明:
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台词:
戏剧文学的矛盾冲突,主要是指戏剧作品的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的特殊艺术形式。
它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戏剧冲突
人与人的矛盾冲突
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人与自我的矛盾冲突
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作者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雷雨
“雷雨” 标题寓意
“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又是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多重寓意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叶的一个盛夏。在中国北方城市的一幢豪华住宅内,住着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一家。董事长忙于矿务,庞大的住宅,只住着年轻的续弦夫人蘩漪、儿子周冲(钟浩饰)和前妻生的长子周萍。
周朴园的专横及长期的孤寂生活,使封闭在宅内的蘩漪几乎闷死、枯死。和她年龄相差无几的周萍对她表示了同情和爱慕,这使蘩漪犹如得到了雨露的滋润,重新有了生气。然而,对蘩漪厌倦了的周萍,后来又爱上了侍女四凤,并想撇下蘩漪离家一走了事。蘩漪不甘受两代人对她的欺侮,她要反抗,要报复。这天下午,四凤的母亲鲁妈来到周家看女儿,她惊异地发现四凤的东家竟是30年前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大少爷周朴园。而且,她又得知自己心爱的女儿和大少爷相爱,这更使她痛苦万状。
这天夜里,鲁妈迫于无奈,应允四凤跟随周萍出走。可蘩漪却突然出面阻拦,并呼出周朴园,当众揭穿了周萍、四凤的关系。在混乱之中,周朴园承认了鲁妈即是周萍的生身母亲、是自己30年前的情人梅侍萍。此时,四凤和周萍才恍然大悟,发现他们原是同母异父的兄妹。无辜的四凤、周冲和心灰意冷的周萍,相继在这个电闪雷鸣的黑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分析课文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55岁。
周繁漪--其妻,35岁。
周萍--其前妻生子,28岁。
周冲--繁漪生子,17岁。
鲁贵--周宅仆人,48岁。
鲁侍萍--其妻,某校女佣,47岁。
鲁大海--侍萍前夫之子,煤矿工人,27岁。
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18岁,周家使女。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周朴园
繁漪
周萍
周冲
鲁侍萍
鲁贵
鲁大海
鲁四凤
主要人物关系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有着怎样的关系?矛盾冲突有哪些?
周鲁两家人物关系
周朴园
鲁侍萍
繁 漪
鲁 贵
周冲
周萍
鲁大海
四凤
情人
兄妹、恋人



同父异母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鲁侍萍
情感纠葛
第二场:周朴园——————鲁大海
劳资冲突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关系
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见硝烟却又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总是吸引着观众的心。
夫妻,母子,兄妹这种被我们儒家文化称为人伦、有着血脉的关系,却在《雷雨》里全都被爱与恨充斥着,在混乱中使人性扭曲,在扭曲中逐渐变成绝望,在绝望中陆续毁灭。
一家人疯的疯、痴的痴、傻的傻,只剩下周朴园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在悲剧中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分析
分角色朗读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过程,试着分析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
周朴园认出侍萍的心理变化过程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奇怪,内心平静
——意外,疑惑
——有点慌
——不知所措
——不愿承认
——恼怒,害怕
周朴园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我问过许多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侍萍的下落)。
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
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怀念”
周朴园如何对待“已知活着的” 鲁侍萍?
 
(惊愕)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连忙)不,不,不用。
好,你先下去吧。
——惶恐不安、惊慌失措
周朴园如何对待“眼前的”鲁侍萍?
 
——恼怒、害怕、冷酷
呵斥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稳住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哄骗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收买
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元的支票…
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恼怒,惊慌失措,从怀旧到绝旧,周朴园的态度为何如此矛盾?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
问题探究
名誉、地位受威胁
失去家庭尊严
身败名裂
恼怒、惊慌失措
内心虚伪
是与非也

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
——曹禺

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的。侍萍年轻时聪慧美丽,性格温驯、善良,也很能干,他确曾“爱”过她;况且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繁漪。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曾花天酒地的放荡过,但从来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回忆。
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有的人用他三十年后重见侍萍时的冷漠、惶恐、羞怒态度,否定他过去对侍萍怀念的真实性,这是把人物思想感情简单化的结果。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曹禺
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
——列夫 托尔斯泰
周朴园在知道鲁大海时自己的儿子后,他对鲁大海的态度是怎样的?
人称变化:傻小子——鲁大海——你———你这种混账东西
首先他明知故问鲁大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继而教训他“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接着嘲笑他是“傻小子”,讽刺他“没有经验只凭胡喊是不行的”,最后恶狠狠地向鲁大海宣布:“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不难看出周朴园面对鲁大海(即便已经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依然是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
周朴园性格特点:
自私残忍
虚伪
阴险狡猾,冷酷无情
贪婪、冷酷、奸诈
在这场三十年后的偶遇重逢中,侍萍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不是我要来的。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平静,期待,怨恨,失望,绝望
刚强中有软弱
怨恨中有情丝
痛苦中有骨气与尊严
善良软弱,
有骨气、有尊严
清醒,坚强
一个饱受磨难的女人,
总结
品析《雷雨》中的潜台词,掌握鉴赏戏剧语言的基本方法。
    潜台词分析(一)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 )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潜台词分析(二)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你和她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作用:
表现人物内心疑虑、紧张、恐惧的心理。
潜台词分析(三)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鲁侍萍:老爷,您想见一见她吗?
周朴园(连忙):不,不。谢谢你!
   
作用:
意思:我希望这辈子都见不着她。
内心疑虑、紧张、恐惧的心理
人物自私、冷酷的性格。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作用:
弦外之音:你是来敲诈我的?
表现人物自私冷酷的性格。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 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你不要多嘴,也不要让鲁贵知道。”
“鲁贵知道了会来敲诈,对我没好处。
潜台词分析(四)
我秀
周朴园: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
鲁侍萍:不过是什么?
周朴园:他很大了
鲁侍萍:他大概是二十八了吧?我记得他比大海只大一岁。
周朴园:并且他以为他的母亲早就死了的.
  
作用:
弦外之音是:萍儿不会认你的,见了也没用,还是不见为好。
表现人物自私、冷酷的性格。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你是萍儿吗?他是你的弟弟呀!
我是你的母亲,你哪里像我的儿子啊
分析:周、鲁两家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周朴园是罪魁祸首吗?或者有一个看不见的手主导了这场悲剧?
“雷雨” 主题
一、对旧中国社会罪恶的控诉
封建家庭的绝对权威造成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分离,和后面的不幸;
大资产阶级的冷漠、自私、伪善,造成三十年后的悲剧;
《雷雨》有着一种强烈的“宿命感“,仿佛真正要为所有罪错负责的,不是剧个个体,而是“命运”。曹禺曾经说:“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的‘残忍’。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这主宰,希腊的戏剧家称它为”命运“。
二、天地的残忍和不能摆脱的宿命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