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一轮检测:选择性必修二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有些父母采用棍棒教育,强调“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这一观点( )①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风俗习惯②看到了合理惩戒对子女教育的必要性③是错误认识,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④没有认识到出格的惩戒可能导致虐待子女现象的发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小明一家人对下列法条进行了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摘录)第五条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爸爸:父母拒绝或怠于实施家庭教育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妈妈:为了解子女思想状况,父母查看其微信、QQ等不算侵犯隐私权③姐姐:我已满18周岁,可以对弟弟进行家庭教育,为父母分担责任④小明:我同桌和离异的妈妈一起生活,他爸爸对其没有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2年2月9日,被告人小强(15岁,化名)因犯盗窃罪,被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法院认为,小强的父母对小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向小强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 )①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②说明受教育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③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法治引导④通过法律强制性发挥道德在家庭教育中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 几年前,老人张某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实在揭不开锅时就到儿子家,希望儿子能接济一点。但儿子儿媳以老人照顾不了孙子为由,将其锁在门外。下列看法正确是( )A. 老人对儿子有教育的义务 B. 老人对孙子有抚养的义务C. 儿子对老人有赡养的义务 D. 儿子对老人有保护的义务5.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抚养义务,是父母为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提供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②教育义务,就是父母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③抚养义务和教育义务,一个侧重物质方面,一个侧重精神方面 ④抚养义务和教育义务其实是一回事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________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A. 心理上辅导 B. 精神上关心C. 政治上关心 D. 精神上慰藉7.父母对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和保护的责任。我国《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学生小飞在学校把同学打伤,其父母以事情发生在学校为由可以拒绝赔偿②小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家庭中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应承担监护责任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必须选择其近亲属且以书面形式确定监护人④对侵害未成年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的行为,监护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越来越多。民法典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②作为监护人能够享有继承的优先权③利于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护的愿望④有效减轻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姚某为了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儿子,在暑假把儿子送到自己的建筑工地去劳动。为确保儿子的安全,姚某重新安排了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24小时陪伴小姚。小姚从天天想逃回家到后来与工友打成一片,好像突然间就懂事了,也知道学习了。姚某把小姚送去工地劳动( )①是变相体罚,但合情合理②表明父母有权约束和引导子女③是对未成年子女的合理惩戒④表明劳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老王因为腿脚不好,从老家找了一位陈阿姨照顾其生活。10年后老王去世,在商量处理遗产时陈阿姨出示了王某的亲笔信,上面写明:“念陈**照顾我生活有功,百年后我将我的房产转给陈**。王**写于*年*月*日。”若该亲笔信合法有效,那么陈阿姨( )①不是法定继承人,因此不能依法继承老人遗产②遗赠和遗嘱继承都属于继承,所以可以继承老人遗产③尽管不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可以依法接受遗产④根据老人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是遗嘱继承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11.谢某生有两子一女,置房五间。2020年,谢某立下自书遗嘱,将东边两间房给大儿子、西边两间房给小儿子、北边一间房给女儿。2022年2月15日清晨,谢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多个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立了口头遗嘱,将原本由大儿子继承的东边两间房改由女儿继承,两边两间房仍归小儿子继承。当日中午谢某去世。下列关于五间房分配正确的是( )①两子一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应平分房产②东边两间房和北边一间房由女儿继承③西边两间房有小儿子继承④东边两间房由大儿子继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王某于2022年3月病故,留有商品房一套,存款100万元,名人字画2幅。王某在2015年所立的第一份自书遗嘱中表示全部遗产由长子王大继承。小儿子王小知悉后大为不满,至此对王某不管不顾。为感激保姆方某多年来的悉心照顾,王某在2021年所立的第二份自书遗嘱中表示其死后2幅名人字画赠予方某。2022年5月,王大在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与张某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王大按遗嘱继承商品房和100万元存款②王大与张某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有效③王某的第二份遗嘱有效,方某可按遗嘱继承王某的2幅名人字画④王某的第一份遗嘱失效,商品房和100万元存款由王大、王小法定继承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王某有三子,甲、乙、丙三人各自独立生活,其中甲、乙与王某同城生活,丙在海外工作。甲经常上门看望王某,照顾王某的晚年生活。乙既不上门也不支付赡养费。王某生前已有遗嘱,明确其遗产房屋一套给甲,另有存款50万元由三子均分。甲认为对自己不公平,在分割遗产时改为自己得30万元,另20万元由乙、丙均分。对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①甲篡改遗嘱丧失继承权②依照王某的遗嘱执行③丙未尽赡养义务,适当少分遗产④乙能尽而不尽赡养义务,并非一定丧失继承权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4.王甲与王乙为兄弟,王甲与周某为夫妻并育有一子王某。2021年11月,王甲因病离世,其名下有银行存款60万元。王甲生前没有留下遗嘱。关于这60万元遗产的权属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与周某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分王甲的30万元遗产②王甲的遗产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王乙不能继承③王乙、周某和王某平分王甲的60万元存款,各得20万元遗产④王乙和王某平分王甲的个人财产30万元,各得15万元遗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2年2月22日,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媒体专委会和中国遗嘱库公益项目先行者——浙江遗嘱库公益项目等八家遗嘱库项目负责人进行线上会议,八家遗嘱库项目联合发布了《中国遗嘱库公益项目共同倡议》。订立遗嘱是“生前讲明身后事”,可有效破解老龄社会治理难题。下列关于遗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律尊重遗嘱人意愿,法定继承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②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③遗嘱继承只能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继承人④遗嘱人所立遗嘱前后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6.甲10岁时父母离婚,随其母李某生活。1年后李某再婚,继父王某与李某共同照顾甲的生活。王某与李某婚后生一子乙。后王某去世,留有遗产若干,未立遗嘱。甲要求继承继父王某的遗产,遭到乙的反对。甲遂起诉至法院要求依法继承王某的遗产。法院经审理判决支持原告甲的诉讼请求。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王某的遗产属于家庭共有财产,王某的父母无权继承王某的遗产B.乙作为王某的婚生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甲是王某的非婚生子女无权继承C.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甲和乙应该平均继承王某的遗产D.甲与王某具有事实上的抚养关系,甲作为继子女有权继承王某的遗产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樱的父亲在她9周岁时意外去世。两年后,小樱的母亲改嫁给了邻村的晁某,小樱则与母亲和晁某一起生活。婚后一年,小樱的母亲与晁某生下一男孩。继父晁某认为小樱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所以强迫刚小学毕业的小樱到镇上的一家餐馆帮工。与此同时,晁某要求家里的脏活累活由小樱全部承担,晁某稍有不满,就会对小樱进行打骂,而且还经常不让小樱吃饱穿暖。小樱的母亲慑于晁某的暴力,也不敢制止晁某的行为,小樱的处境十分艰难,家庭成员也无法和睦生活。(1)结合材料,分析小樱的继父晁某的做法错在哪里。(9分)(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和睦的家庭。(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案说法,以法说理,有助于增强法治意识。 甲的儿子7岁时,将一个价值900元的儿童手表送给了同学。甲要求该同学家长协助退回手表。 乙的邻居在自家阳台上搭建了鸽舍,饲养、放飞信鸽。鸽粪给乙家的窗户和阳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放飞的信鸽也严重影响了乙的休息。乙将邻居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赔偿。 丙的父亲曾立有公证遗嘱,其两套房产将由丙继承。丙的父亲去世前,在神智清楚且由多个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立了口头遗嘱,将其中一套房产改由丙的妹妹继承。丙父去世以后,丙要求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 甲、乙、丙三人的主张能否得到法律支持?请说明理由。(9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日,王律师接到了一起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咨询。 张奶奶根据律师的建议订立遗嘱后,开心地认为保姆将来可以按遗嘱继承自己的房子了。张奶奶的观点是否正确?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7分)20.(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材料一、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方面的立法。该法明确了家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国家、社会要为家庭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并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家庭教育划定底线标准。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家庭教育都得管起来。怎么管,可以协商和学习,若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甚至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行为,将视情况对父母或者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材料二、2022年1月6日,湖南某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生效后的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2020年8月,胡某与陈某离异后,约定8岁的女儿由母亲陈某抚养。陈某因再婚、搬家致女儿两个星期未能上学。胡某知晓后,通过找全托、请保姆方式照顾女儿,从2021年2月起,女儿一直与保姆居住。2021年10月,胡某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的诉讼。法院在征求孩子意见基础上,综合案件情况,驳回胡某变更抚养权的诉讼请求,同时,依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向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裁定陈某与女儿同住,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材料三、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一年来,北京市法院在对案件的调研中发现,家庭教育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部分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成长不上心、不尽心,致使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甚至出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二是存在“不会管”问题,部分家长教育理念落后,教养未成年子女方式失当,方法严厉粗暴,动辄对子女实施体罚;三是少数离婚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利益诉求,推卸家庭教育责任,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子女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1)对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有人表示疑惑,家庭教育是家庭的私事,为何要通过立法上升为“国事”?请运用法律职能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进行说明。(9分) (2)材料二的案例中,法院为什么驳回胡某的诉讼请求?请运用法律知识进行简要分析。(6分) (3)如果你是一名法官,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针对材料三中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对家长进行劝诫。(6分)2023年一轮检测:选择性必修一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答案解析部分1.C[强调“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这一观点看到了合理惩戒对子女教育的必要性,但没有认识到出格的惩戒可能导致虐待子女现象的发生,不符合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②④符合题意。强调“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这一观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而不是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风俗习惯,①错误。强调“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这一观点看到了合理惩戒对子女教育的必要性,有一定的合理性,③错误。]2.B[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父母拒绝或怠于实施家庭教育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正确。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了解子女思想状况,未经子女同意,父母查看其微信、QQ等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②错误。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姐姐已满18周岁,作为成年人可以对弟弟进行家庭教育,为父母分担责任,③正确。同桌和离异的妈妈一起生活,他爸爸对其仍然具有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④错误。]3.A[法院向小强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法治引导,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①③符合题意。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②错误。通过法律强制性发挥法律在家庭教育中作用,④错误。]4.C[成年子女对老人有赡养的义务,与老人是否能照顾孙子没有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本题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不是老人对儿子有教育的义务,A与题意不符。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本题不是强调老人对孙子有抚养的义务,B不合题意。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本题强调儿子对老人赡养的义务,不是保护的义务,D排除。]5.A[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抚养义务,是父母为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提供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侧重于物质方面;教育义务,包括父母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等方面,侧重精神方面,①③正确,②错误;抚养义务和教育义务侧重不同,④错误。]6.D[赡养人对老年人的赡养义务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慰藉和关心,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慰藉是指抚慰、安慰,不仅仅是关心。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7.C[中学生小飞在学校把同学打伤,小飞作为未成年人,其父母是监护人,有监护职责,应承担赔偿责任,故①不选。依据题意,小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家庭中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应承担监护责任,故②入选。《民法典》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故③不选。依据题意,监护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对侵害未成年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的行为,监护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故④入选。]8.A[材料中民法典的规定有利于创新养老模式和探索多元化的养老途径,能更好的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有所依老有所护的愿望的实现,①③符合题意。意定监护人并非法定继承人,如果老人的意定监护人并非子女,并不因此影响子女的继承,如果监护人只签订了委托监护协议,一旦过世,遗产只能按法定继承方式继承,②说法错误。成年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减轻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的说法错误,④排除。]9.C[姚某为了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儿子,在暑假把儿子送到自己的建筑工地去劳动。为确保儿子的安全,姚某重新安排了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24小时陪伴小姚。小姚从天天想逃回家到后来与工友打成一片,好像突然间就懂事了,也知道学习了。姚某把小姚送去工地劳动表明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②③符合题意。根据尽量做到24小时陪伴和小姚的变化发现,这不是变相体罚,①排除。劳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10.A[陈阿姨不是法定继承人,因此不能依法继承老人遗产,①正确。遗嘱属于继承,遗赠不属于继承。陈阿姨不可以通过遗嘱继承的方式继承老人遗产,而是通过遗赠的方式获得老人遗产,②错误。陈阿姨尽管不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可以通过遗赠方式依法接受遗产,③正确。陈阿姨是遗赠财产受益人,不是遗嘱继承人,④错误。]11.B[遗嘱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顺序继承,本案中谢某立有遗嘱,应按照遗嘱继承,①错误。谢某立下自书遗嘱,将东边两间房给大儿子、西边两间房给小儿子、北边一间房给女儿;但谢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多个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立了口头遗嘱,将原本由大儿子继承的东边两间房改由女儿继承,说明该口头遗嘱具有效,之前谢某立下自书遗嘱将东边两间房给大儿子的遗嘱无效,因此,当日中午谢某去世东边两间房和北边一间房由女儿继承,西边两间房有小儿子继承,②③正确,④错误。]12.A[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过遗嘱处分个人合法财产的意愿。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遗赠是指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王大作为法定继承人,可以按照遗嘱继承王某个人财产,但由于王某在第二份遗嘱中将名人字画赠与方某,因此,王大可以按照遗嘱继承商品房和100万元存款,故①正确,④错误。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王大与张某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符合上述条件,是有效合同,故②说法正确。遗嘱继承必须是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方某可以以接受遗赠的方式接受王某的2幅名人字画,故③说法错误。]13.C[甲篡改遗嘱的行为并无法律效力,不会对遗嘱执行构成实质影响,不影响其继承权,故①不选。遗嘱遵循意思自治原则,王某生前已有遗嘱,应该遵循遗嘱执行其财产分割,故②正确。题干未提及丙是否尽到赡养义务,并且遗嘱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多少份额,应依据遗嘱而定,故③不选。遗嘱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明确声明乙继承一定份额遗产,故④正确。]14.A[继承遗产需要先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析产以后确定的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才是遗产。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称为法定继承,即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扶养关系获得继承权;二基于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称为遗嘱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本案中甲因病离世,其名下有银行存款60万元,形成遗产的是30万元,王甲的遗产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王乙不能继承,王某与周某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平分王甲的30万元遗产,①②符合题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案中王乙无权继承,③④是错误的。]15.D[法律尊重遗嘱人意愿,遗嘱继承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①错误。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这是法定继承顺序,②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基于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称为遗嘱继承,遗嘱继承只能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继承人,③正确。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④正确。]16.D[王某的父母作为王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王某的遗产,故A错误。甲是王某的非婚生子女,但与王某形成事实上的扶养关系,所以有权继承王某遗产,故B错误。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要大于法定继承,故C错误。甲虽然是王某的非婚生子女,但与王某具有事实上的抚养关系,所以有权继承王某的遗产,故D符合题意。]17.(1)①我国法律规定,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教育义务,应当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晁某认为小樱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便强迫刚小学毕业的小樱到镇上的一家餐馆帮工,没有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义务。(6分)②晁某打骂小樱等做法属于家庭暴力和虐待,其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分)(2)①要构建一个和睦的家庭,必须明确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要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3分)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父母或子女都不能通过遗弃、家庭暴力和虐待等方式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3分)18.①甲的主张能得到支持,因为甲的儿子7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该赠予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甲可以要求对方同学家长协助退回手表。(3分)②乙的主张能得到法律支持,因为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邻居的行为产生污染物,侵害了乙的相邻权,按照法律规定应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3分)③丙的主张不能得到法律支持,因为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丙的父亲最后遗嘱是其中一套房产改为丙的妹妹继承,所以丙不能继承其父亲的全部财产。(3分)19.张奶奶的观点不正确。(1分)理由:①有遗嘱不一定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保姆不属于法定继承人,不能进行遗嘱继承。(3分)②自然人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法律上称为遗赠。保姆将来按遗嘱获得的张奶奶的房屋属于遗赠。(3分)20.(1)①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3分)②以专门立法引导、规范家庭教育,有利于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高家庭教育能力;(2分)有利于相关部门和机构依法履职尽责,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支撑。(4分)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必须履行监护职责,胡某和陈某均未依法履行好教育和保护子女的义务。(3分)法院遵循平等、自愿原则,按照女儿的意思不予变更抚养权,并对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3分) (3)父母有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必须履行监护职责,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分)父母有权对子女进行必要的约束、引导、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但体罚子女是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法律责任;(2分)离婚后的父母仍有保护、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不得以离婚为由推卸履行家庭教育责任。(2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