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分组练习、拓展练习掌握技术要领,并在教学比赛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并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篮球裁判知识。二、教材分析: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是篮球比赛进攻中常见的一种突破动作,其动作要领是“蹬跨、转体探肩、蹬地运球加速”。掌握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突破能力和临场实践能力。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雏以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概括能力,学生有一定的篮球运动能力,在练习中对技术动作能主动学习,有问题能合作交流探究,乐于展示自己的篮球运动能力。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三40名男生,高三学生身心雏已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概括能力,在体育锻炼中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在练习中小组长能有效地组织练习,要成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新课程为指导,充分融入“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先学后教、互助学习”的体育教学课堂。在课的开始合理设置预学动作,让学生在球操和游戏中提前预学动作要领,引发学生的练习欲望并导入本课练习内容。本课采用分组练习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练习、自由发展、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体育骨干在练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优差互助学习、和谐发展。本课教学注重实效,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练习内容由易到难、逐层推进、环环相扣,最后在教学比赛中提高学生技术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极大满足学生身心需求,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并掌握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的动作要领,知道交叉步持球突破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了练习9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蹬跨、转体探肩、蹬地运球加速”技术,发展学生速度、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六、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动作要领“蹬跨、转体探肩、蹬地运球加速”学习难点:运球后再抬中枢脚七、整个教学流程:教学常规—运球慢跑、行进间运球(热身和熟悉球性)—穿梭运球游戏(提高兴趣、预学动作、导入学习内容)—体会动作—分组突破上篮(技术掌握)—拓展练习(巩固提高)—教学比赛(技术实践)—齐心合力 (游戏活动)—呼吸放松操(恢复身心)—评价。八、主体教学框架热身准备→运球慢跑→行进间球操↓预学技术→穿梭运球游戏↓学习技能→体会动作→分组突破上篮练习→拓展练习→半场教学比赛↓游戏活动→齐心合力↓身心恢复→呼吸放松操九、场地器材与练习负荷1、场地器材篮球48个 篮球场3片 音响一套2、预计练习负荷练习密度:35%;平均心率:130±5次/分十、课的导入1、直入主题:在课的开始向学生阐述交叉步 持球突破在篮球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2、热身导入:运球慢跑和球操练习3、目的:a、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b、调动学生机体热度和兴奋点预防伤害c、提高学生运球能力和球性d、在球操里练习跨步接球动作为交叉步持球突破打好基础十一、体会动作穿梭运球游戏1、在讲解和示范练习方法和要求时,我故意运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示范(引领学生预学技术动作和提前体会动作)。穿梭运球游戏在本课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又能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可以说穿梭运球游戏 即使课的导入又是体会动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主要从正面和侧面讲解示范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要领(蹬跨、转体探肩、蹬地运球加速),利用穿梭运球游戏队形,学生前后两人一组,合作体会动作程序。在体会练习中,学生在突破时会出现走步违例动作,原因是部分学生急于突破,还没运球就抬起中枢脚,这时要及时向学生渗透篮球裁判知识(吹哨,做出走步违例手势)十二、分组练习1、提示练习方法和要求2、引导学生优差组合,分六组活动这部分时间是学生掌握技术阶段,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优差互助合作、共同进步。十三、拓展练习传接球突破上篮—抢篮板为提高练习密度在学生练习动作要领时,我轮流引导各组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传接球突破上篮—抢篮板)。要求:学生做到跑位路线明确,传球平稳到 位,接球突破协调,抢篮板跟上积极。十四、巩固提高半场篮球教学比赛学生运用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对积极运用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同学表扬,对差生语言激励,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运用所学技术。激发练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十五、游戏活动(齐心合力)1、分四组活动2、自我组织3、可试时间而定比三次或多次十六、放松、评价与下课放松:学生双半圆形散开站位,播放音乐(One Day In Spring),运用语言引领学生听音乐随我的动作一起放松,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达到身心放松。评价与下课:对本课练习情况做出点评,对优生提出表扬,对差生的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能把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运用到以后的篮球活动中,引领学生自评自已的学习体会,互评优生动作,并对下一节课练习的内容提出愿望。多谢指导和纠正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