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多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2022·江西·高一阶段练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汇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团结中国人民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主心骨③中国共产党具有凝聚革命力量的显著优势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壮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③: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汇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凝聚革命力量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主心骨。②③符合题意。①: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此时中国共产党历史任务是反帝反封建,①错误。④: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具有凝聚革命力量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主心骨;而未涉及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壮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一阶段练习)以下不属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的是( )A.土地革命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答案】B【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是从1927年至 1937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不符合题意。B:辛亥革命是1911年到1912年,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符合题意。C: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C不符合题意。D:解放战争是从1945年到1949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一阶段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C.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广大农民为基础的民主革命【答案】A【详解】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A正确。B: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B错误。C: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是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从1949年至1956年,C错误。D: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D错误。故本题选A。4.(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一阶段练习)以下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社会主义革命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才能进行D.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进行【答案】D【详解】本题为反向选择题。AB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才能进行,故ABC不选。D: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和社会主义革命要分成两个阶段进行,不能同时进行,D入选。故本题选D。5.(2022·江西·高一阶段练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各类政治派别的主张和努力无不以失败告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③实现民族独立必须另辟新路 ④实现国家富强是当时的首要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各类政治派别的主张和努力无不以失败告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实现民族独立必须另辟新路。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主要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未涉及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②不符合题意。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的首要任务。④错误。故本题选B。6.(2020·湖南郴州·高一期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详解】②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③正确。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不相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①错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都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④错误。故本题选C。7.(2022·天津·高一期末)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有多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即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①③正确。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②错误。④: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B。8.(2022·江西九江·高一期末)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书写最恢宏的史诗,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认清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代表所有社会阶层的利益B.坚持枪杆子里出政权,建立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力量C.发动了五四运动,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专播D.认清革命目的和对象,团结真正的朋友,广泛发动群众【答案】D【详解】A: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并不能代表所有社会阶层的利益,受到反动阶级和力量的绞杀,故A错误。B:不只是中国共产党才坚持武装斗争,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很弱小,并没有建立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故B错误。C: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就已经开始传入中国,而五四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故C不选。D: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是因为克服了其他阶级、阶层的根本弱点,认清了革命目的和对象,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故D正确。故本题选D。9.(2022·广西·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封建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人民起义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是中国要求追上世界资本主义的步伐、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表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 ④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根据教材可知,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故①②正确。③: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必经之路,但最终的任务还是民族独立,故③不选。④: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首先要民族独立之后才能进行经济的发展,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10.(2021·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期末)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缺陷是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①④正确。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②错误。③: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缺陷是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③错误。故本题选B。11.(2022·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一期中)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性质才是社会主义社会,①错误。②③:1953年,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②③正确。④: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C。12.(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一阶段练习)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主席的讲话内容主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生产能力极其低下 B.工业体系很不完整C.农业生产能力偏低 D.第三产业亟待发展【答案】B【详解】ABCD: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主席的讲话内容主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体系很不完整,ACD与题意不符,B正确。故本题选B。13.(2022·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阶段练习)下列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是( )A.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的结束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创造了必要的前提C.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答案】D【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D: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而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符合题意。AB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2022·吉林·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下列词语能够记录“三大改造”时期特征的是( )①“社会主义”“合作化”②“公私合营”“过渡时期”③“开国大典”“站起来”④“一化三改”“共产国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三大改造”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的时期,因此“社会主义”“合作化”“公私合营”“过渡时期”是对这个时期的正确描述,①②符合题意。③:“开国大典”“站起来”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描述,③不符合题意。④:“共产国际”是1919年3月由列宁创立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不属于“三大改造”时期特征,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2022·江苏·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完成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③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④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①错误。②:新中国成立之初,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②正确。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③正确。④: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④错误。故本题选B。16.(2020·全国·高一期末)下表是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对比表。据表中信息可知( )年份 全民所 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 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1952 19.1% 1.5% 0.7% 21.3% 71.8%1956 32.2% 53.4% 7.3% 0.1% 7.0%A.私有经济已不存在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答案】D【详解】A:题干中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虽大幅减少,但仍存在,A错误。B:题干涉及的是三大改造,而不是工业建设化成就,B不符合题意。C:图表没有体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C不符合题意。D:题干反映的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私有制经济已逐渐转变成为公有制经济,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7.(2022·贵州·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高一期末)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②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标志③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④实现了中国从资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⑧④【答案】B【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排除①。②③: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②③正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而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资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④错误。故本题选B。18.(2022·重庆·高一期末)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A.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B.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C.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答案】D【详解】A: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新中国的诞生并未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A错误。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B错误。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C错误。D: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正确。故本题选D。19.(2022·湖北·沙市中学高一期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完成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 )①个体农业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体性因素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它们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②③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由此可见,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本题选C。20.(2022·安徽池州·高一期末)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他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如今,他的家乡河北乐亭有条大钊路,途经青春广场,一直通向富强街。从大钊路通向富强街,这一设计的寓意是(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了制度基础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①不合题意。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是新中国的成立所产生的政治意义,但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②不合题意。③④: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从大钊路,经青春广场,最后通向富强街,这一设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寓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青春的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40分)21.(2022·江苏·沛县树恩中学高一期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10分)【答案】(1)条件: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早期的建党活动;共产国际的帮助。(2)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并取得革命的胜利。【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及意义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条件: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考查范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知识,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共产国际的帮助。关键词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关键词③: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李大钊、陈独秀早期的建党活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意义: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考查范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的知识,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关键词②: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关键词③: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并取得革命的胜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2.(2022·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枫林如火,尽染山河;九州同庆,四海欢歌。在天安门广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着神州大地的国富兵强、民安业旺,记录着伟大祖国的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斗志昂扬、豪情万丈。从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坚定而自信地升起那刻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华儿女任人欺凌的屈辱一去不复返了,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的悲凉一去不复返了。今日之世界,再无力量可以扰乱中华民族复兴的节奏,再无力量可以阻挡中华儿女奋进的步伐,再无力量可以妨碍中华大地崛起的进程。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相关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意义。(8分)【答案】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分析】背景素材:天安门广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需要调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意义。回答原因意义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坚定而自信地升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历史、中华儿女任人欺凌的屈辱、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的悲凉一去不复返了。→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效信息②:今日之世界,再无力量可以扰乱中华民族复兴的节奏,再无力量可以阻挡中华儿女奋进的步伐,再无力量可以妨碍中华大地崛起的进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得分点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3.(2022·甘肃·玉门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1岁生日。某校高三同学以“牢记建国史,坚决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抉择与奋斗】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改造与崛起】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材料,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8分)(2)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此予以说明。(6分)【答案】(1)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②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③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2)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③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71岁生日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可联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关键词②: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予以说明。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可联系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关键词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可联系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关键词③: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可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24.(2022·江西抚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巩固新政权之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手中资金有限,而各个经济部门都需要发展,工业基础建设需要资金,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点投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内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二,党的八大是如何规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6分)【答案】(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分析】背景素材:新中国成立及三大改造完成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问题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包括两个小问,第一小问是材料信息归纳题,第二小问是简答题,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联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反映的问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得分点②:标志+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问题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党的八大”,结合材料二,党的八大是如何规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回答此题需要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对应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可联系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得分点②:对策+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点睛】审材料的目的及意义: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多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2022·江西·高一阶段练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汇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团结中国人民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主心骨③中国共产党具有凝聚革命力量的显著优势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壮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一阶段练习)以下不属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的是( )A.土地革命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3.(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一阶段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C.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广大农民为基础的民主革命4.(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一阶段练习)以下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社会主义革命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才能进行D.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进行5.(2022·江西·高一阶段练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各类政治派别的主张和努力无不以失败告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③实现民族独立必须另辟新路 ④实现国家富强是当时的首要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0·湖南郴州·高一期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2022·天津·高一期末)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有多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2·江西九江·高一期末)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书写最恢宏的史诗,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认清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代表所有社会阶层的利益B.坚持枪杆子里出政权,建立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力量C.发动了五四运动,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专播D.认清革命目的和对象,团结真正的朋友,广泛发动群众9.(2022·广西·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封建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人民起义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是中国要求追上世界资本主义的步伐、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表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 ④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1·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期末)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缺陷是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2·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一期中)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2.(2022·云南·弥勒四中高一阶段练习)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主席的讲话内容主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生产能力极其低下 B.工业体系很不完整C.农业生产能力偏低 D.第三产业亟待发展13.(2022·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阶段练习)下列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是( )A.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的结束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创造了必要的前提C.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4.(2022·吉林·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下列词语能够记录“三大改造”时期特征的是( )①“社会主义”“合作化”②“公私合营”“过渡时期”③“开国大典”“站起来”④“一化三改”“共产国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2·江苏·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完成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③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④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2020·全国·高一期末)下表是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对比表。据表中信息可知( )年份 全民所 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 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1952 19.1% 1.5% 0.7% 21.3% 71.8%1956 32.2% 53.4% 7.3% 0.1% 7.0%A.私有经济已不存在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17.(2022·贵州·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高一期末)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②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标志③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④实现了中国从资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⑧④18.(2022·重庆·高一期末)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A.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B.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C.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9.(2022·湖北·沙市中学高一期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完成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 )①个体农业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体性因素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它们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22·安徽池州·高一期末)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他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如今,他的家乡河北乐亭有条大钊路,途经青春广场,一直通向富强街。从大钊路通向富强街,这一设计的寓意是(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了制度基础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40分)21.(2022·江苏·沛县树恩中学高一期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10分)22.(2022·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枫林如火,尽染山河;九州同庆,四海欢歌。在天安门广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着神州大地的国富兵强、民安业旺,记录着伟大祖国的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斗志昂扬、豪情万丈。从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坚定而自信地升起那刻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华儿女任人欺凌的屈辱一去不复返了,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的悲凉一去不复返了。今日之世界,再无力量可以扰乱中华民族复兴的节奏,再无力量可以阻挡中华儿女奋进的步伐,再无力量可以妨碍中华大地崛起的进程。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相关知识,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意义。(8分)23.(2022·甘肃·玉门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1岁生日。某校高三同学以“牢记建国史,坚决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抉择与奋斗】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改造与崛起】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材料,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8分)(2)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此予以说明。(6分)24.(2022·江西抚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巩固新政权之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手中资金有限,而各个经济部门都需要发展,工业基础建设需要资金,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点投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内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二,党的八大是如何规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 统编版必修一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 统编版必修一 同步备课试题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Word版无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