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2.1 《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根本的活动准则”。本目引导学生思考,要实现宪法的价值追求,就必须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治国就必须尊崇宪法权威,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确保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第二目“最高的法律效力”。本目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比较中,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懂得要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就必须确保宪法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初步树立起法治意识,学生已经了解我国宪法的作用和核心价值追求,但学生的宪法意识仍理解不深,不了解宪法对我国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引导学生感悟宪法、能够自觉维护宪法。
三、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道德修养: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3、法治观念: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健全人格: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分析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5、责任意识:增强宪法意识,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维护宪法权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出示视频材料:《我国宪法神圣不可侵犯》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你会向同学们普及哪些有关宪法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 我国宪法的构成和内容?P20-21
2.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P21-22
3.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
4.宪法为什么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地位 P24-25
(三)讲授新课
探究一、宪法的构成及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上述这些信息最核心的词语就是离不开宪法,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思考:宪法的构成是怎样的?
小结:宪法有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探究二:维护宪法的权威
1、材料: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宣誓#
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坚毅地走上宣誓台,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面向2970名代表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庄严的宣誓仪式,也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先进行的宪法宣誓。
思考:为什么国家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宪法宣誓制度,意味着宪法的地位,制定后,保证宪法实施,是捍卫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展示图片:
思考:根据上述规定,理解如何捍卫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我们怎样去捍卫宪法尊严?
小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选要坚持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探究三:宪法的法律效力
1.展示图片材料:
思考:(1)上述法律有哪些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
(2)有了宪法,其他法律还有制定的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2.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问: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在其他法律中也有相关规定,从而能够得出的结论?
小结: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一般性问题、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宪法的具体化。
3.宪法的制定与修改
思考: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这是为什么?
教师归纳:一方面使得宪法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这一方面是说明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宪法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宪法要捍卫权威、敬畏宪法、崇尚法治。
追问: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的、根本性、长期性的,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还很严格,那是不是只要遵守宪法就可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呢?
教师归纳: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规定是原则性的,只有宪法不足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宪法确认,也需要通过其他法律来实现。坚持依法治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和坚持依宪治国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拓展空间:
(1)主题:宪法诵读
(2)主题目的:开展宪法诵读活动。坚持依宪治国,要从青少年抓起,通过活动,可以认知宪法、熟悉宪法、宣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权威,做宪法的宣传者、忠实拥护者,从而为成为一个崇尚法治的公民打下基础,播下法治信仰的种子。
(3)活动要求:利用晨读时间,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利用举行升国旗仪式,进行集体诵读;利用校园广播等形式,诵读宪法条文等。
(4)活动总结:班级进行诵读宪法感受交流,全校进行宪法诵读感受交流。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增强我们的国家认同感,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
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