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三框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导学案
【教学重点】
1.法律证据的含义和种类 2.不同性质的诉讼对证据的不同要求
3.证据的作用 4.学会正确搜集、保留和使用证据
【教学难点】
1.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之间的关系 2.不同性质的诉讼对证据的不同要求
【自主学习】
证据的含义、种类、收集保存证据的重要性
2、我国的举证责任及举证原则 ★★★
【合作探究】
【议题一】案例一:白女士在一家商厦购买了一串标明“天然黄水晶”的水晶项链。后来她把这串项链拿到一家珠宝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书写明此项链不是天然水晶,而是方解石。白女士将商厦告上法院,要求其按照信誉卡上的承诺赔偿。在法庭上,由于原告(白女士)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条项链是自己在商厦购买的,法院判决白女士败诉。
案例二:周某去酒店参加同事的婚礼,孰料却被酒店的旋转门夹伤了脚。因索赔一事协商未果,周某一纸诉状将酒店诉至人民法院。庭审中,酒店方辩称周某并非在本店夹伤。周某便向法庭出示了现场的录像、目击证人的证言以及医院的病历等证据。最后因证据充分有力,周某胜诉。
请分析以上两个案例的原告有不同的诉讼结果的原因。
阅读课本P95—97,了解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性。回答:这两个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你可以没有法律知识,但不能没有证据!”为什么这么说呢?
【议题二】胡某向于某借款5万元。借款到期后,于某多次催讨,但胡某仅支付了3万元,余款未偿还,于某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诉。胡某却一口咬定借款已经还清,还出具了于某亲笔签字摁手印的收条,收条上写着:“今收到胡某银行汇款叁万元整。4月11日还剩余款贰万元整。”于某承认收条是自己出具的,但收条是说胡某还剩2万元没有还清。二人就“还剩余款贰万元整”是指“已还”还是“还剩”争执不下。人民法院在调取证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双方进行了一次测谎,最终认为在胡某未提供其他证据进一步证实的情况下,无法认定其已还清余款2万元,遂判令胡某归还于某借款本息。
这份收条能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为什么?
【议题三】阅读课本P95,了解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类型,回答问题。
周某去酒店参加同事的婚礼,孰料却被酒店的旋转门夹伤了脚。因索赔一事协商未果,周某一纸诉状将酒店诉至人民法院。庭审中,酒店方辩称周某并非在本店夹伤。周某便向法庭出示了现场的录像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言以及医院的病历等证据。最后因证据充分有力,周某胜诉。周某打赢官司所用的证据分别属于哪一类证据
【议题四】阅读课本P97,
结合议题一中的两个案例回答:
①这两个案例属于哪种类型的诉讼案例?法律规定的举证原则是什么?
②案例一中谁提出了主张?提出了什么主张?为此提供了什么证据?
③案例二中谁提出了主张?提出了什么主张?为此提供了什么证据?
某通信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梁某支付拖欠的话费。通信公司提交的主要证据是一份有梁某签名的移动电话开户申请表。但梁某提出,开户申请表上的“申请人”签名并非其本人书写。经查实,该签名确系他人所为,但通信公司手头只有梁某的身份证复印件,并没有任何的委托手续。梁某反诉请求判令梁某拒付该手机号拖欠的话费,并赔偿因诉讼给梁某带来的经济损失。
①本案中通信公司提出的主张是什么?为此他提供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②本案中梁某提出的主张是什么?为此他应该提供什么证据?
(3)某日下午,赵某与儿子(15岁)正在一居民楼下正常行走,突然三楼李某家阳台上的花盆坠落下来,砸在赵某的头上,致其脑震荡。赵某为此花掉医疗费2 000元。后来赵某将李某诉至法院。
在本案中,谁承担举证责任?
(4)张某创办了提供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公司,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该公司未履行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等义务,决定对张某的公司处以10万元罚款。张某对此处罚不服,将市场监督管理局诉至法院。
本案中,谁承担承担举证责任?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1.2016年5月,张甲为了买房向A县的朋友鲁乙借款30万元,约定3年内还清。后经多次催讨无果,2021年6月,鲁乙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甲归还借款30万元及利息。张甲以公积金提取凭证原件及复印件为证,主张已经归还10万元。本案中(  )
①鲁乙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不再受法律保护 
②一般情况下鲁乙应向借款发生地A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鲁乙应当为要求张甲归还借款30万元及利息的诉讼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④人民法院不会采信张甲的公积金提取凭证为其归还10万元的诉讼主张的证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赵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销了一批商品,后经县工商局检验为假货。赵某被没收了商品,吊销了营业执照,并罚款2万元。赵某认为处罚太重,于是申请了行政复议,但仍然维持了原处罚。在这种情况下,赵某将工商局告上了人民法院。在此案中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
A.赵某 B.工商局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3.2021年3月,江某驾车在某路段正常行驶,突然其前方小刘货车上的货物掉落,将江某车辆砸坏。事故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小刘负全部责任,但小刘认为货物掉落属于不可抗力,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江某只能将小刘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赔偿所有损失。本案中(  )
①小刘若败诉,在判决未生效前可申请再审  ②江某与小刘对自身诉讼请求均负举证责任 
③交通管理部门责任认定书是江某可利用的证据 ④货物掉落不可避免和预见,属于不可抗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小李网购了一件价值千元的某名牌外套,收到货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便通过网络联系卖家要求退货。对方一口答应,可当小李寄回外套后,卖家一直不肯退款。于是小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中(  )
①小李依法行使上诉的权利  ②小李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③小李可提供网聊记录作为证据  ④小李可再选择仲裁解决纠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小吴从A地打车到B地,但中途出租车司机以车坏为由让小吴下车,小吴被扔在半路且没有退还车费。小吴向人民法院起诉该出租车司机并要求赔偿损失,但因证据不足而败诉。这启示我们(  )①没有证据就不能“打官司”  ②依法维权必须要保存好证据 
③原告是提供证据的唯一责任人  ④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徐某为甲公司高级电脑技术员,在一次技术性业务活动中徐某出现重大失误,甲公司决定撤销徐某在本公司的职位,并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为此,徐某与甲公司产生争议,此争议依法进入诉讼程序。对于该案件中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徐某均有举证责任 B.徐某负举证责任
C.甲公司负举证责任 D.人民法院可以自行收集证据
7.小汪、小英是一对恋人,两人共同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将其登记在小英名下。后双方分手,小英认为产权在自己名下,房屋应归自己所有,小汪认为自己出钱付了购房款的70%,也应享有所有权,并提供了银行转账证明,最终人民法院按出资比例确定了房屋的所有权归属。这说明(  )①证据是胜诉的砝码 ②诉讼是解决纠纷的首选 
③产权登记意义甚微 ④维护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的使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康某不慎丢失甲银行信用金卡(该卡既无康某照片也未设密码),虽然康某立即办理了挂失手续,但当日该卡仍被人在乙超市盗刷了10 538元。康某遂以未仔细甄别持卡人身份为由将乙超市告上人民法院,要求乙超市赔偿所有损失。该案中康某是否能够胜诉,取决于(  )
①康某能否证明是乙超市的过错导致卡被盗刷 
②人民法院能否证明是乙超市的过错导致卡被盗刷 
③乙超市能否证明自己已经尽到谨慎审查义务 
④甲银行能否证明卡被盗刷与甲银行毫无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某投毒案中,犯罪分子用某液体毒剂使被害人中毒,投毒后该液体即迅速挥发为气体,融入空气中,后经专家现场检测才认定空气中含有该液体毒剂。在本案中,某液体毒剂属于(  )
A.物证   B.鉴定意见 C.书证   D.勘验笔录
10.2020年4月23日,在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十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涉及著名白酒品牌五粮液的商标侵权案。经法院调查审理,除判决“红粮液”公司侵权败诉,还因其伪造司法证据,罚款60万元人民币。公司伪造证据,从反面说明(  )A.诉讼中,证据至关重要 B.司法过程应依法进行
C.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 D.证据是法院判决的准绳
11.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分享了她办理的一起案件:“我们办理过这样一个案子,提请逮捕的人显示是17岁。可是我在讯问的时候发现他有可能是冒用了自己哥哥的身份。于是我们当即到偏僻的山区求证,几经周折最后查实,他确实是为了工作,冒用了哥哥的身份。因为他实际上未满16周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最后检察院以不构成犯罪不批准逮捕。”这说明(  )
①任何诉讼都应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 
②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 
③任何证据都能做到符合实际情况 
④此案中当事人应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江某驾车在某路段正常行驶,突然其前方小刘货车上的货物掉落,将江某车辆砸坏。事故经交管部门认定,小刘负全部责任,但小刘认为货物掉落属于不可抗力,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江某只能将小刘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所有损失。本案中 (  )
①小刘若败诉,在判决未生效前可申请再审  ②江某与小刘对自身诉讼请求均负举证责任 
③交管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是江某可利用的证据 ④货物掉落不可避免和预见,属于不可抗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张某与货车司机赖某签订合同,约定在5月15日前将其收购的5吨杧果运往A市。因天气炎热,杧果在运输过程中开始腐烂。赖某联系张某未果,为减少损失遂将杧果中途折价卖掉。事后张某与赖某产生纠纷。此案中(  )
①赖某履行了合同的协作履行原则  ②赖某有违约行为,但符合法定免责情形 
③张某若向法院起诉则负有举证责任 ④张某可以独立选择仲裁机构来解决纠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诉讼需要证据,“打官司”需要“用证据说话”。这是因为证据 (  )
①司法机关以证据为根据判决案件  ②证据是推知未知事实的根据 
③证据是司法机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唯一手段 ④证据是受害人维权的方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西安刘女士乘坐公交车时钱包不慎被偷,里边有别人写给她的共38万元的两张借条。事后,欠款人果然因此赖账,刘女士在律师的指导下,给债务人打去电话称借条丢了,债务人在电话里推托:“不能再补写了。”刘女士将此通电话录音,又去公证处对录音资料做了公证。刘女士以此作为证据将欠款人起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据此认定债务人借款数额为38万元。刘女士的证据意识使其在不利情形下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1)什么是证据 案件中刘女士提供了什么种类的证据
(2)上述案件中为什么需要刘女士提供证据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张小薇是某中学高三学生,18周岁。她的好朋友韦小宝快要过生日了,但是因为家庭条件清贫,所以张小薇不打算送他生日礼物。不过,有一次她的朋友韦小宝当众对她说:“我要过生日了,你应该送我一部手机,否则我们就不做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她与韦小宝签订了一份赠送协议,答应在他生日那天送给他一部价值2 000元左右的手机。事后,这份协议被张小薇的父亲知道了,张小薇的父亲认为她还是一个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要求废除这份协议。而她也感觉到对不起父亲,要求韦小宝废除协议,但韦小宝没有答应,理由是她已经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了。
(1)张小薇的父亲要求废除赠送协议的要求是否成立?为什么?
(2)如果双方不能自行和解,张小薇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解决纠纷?如何举证?
第十课第三框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导学案答案
【合作探究】
【议题一】
(1)请分析以上两个案例的原告有不同的诉讼结果的原因。
白女士因为没有过硬的证据,“有理也说不清”,结果败诉;周某因为提供的证据充分有力,“有理能说清”,结果胜诉。
(2)阅读课本P95—97,了解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性。回答:这两个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事实的根据,是诉讼的灵魂。可见,要养成收集与保存证据的习惯。
(3)“你可以没有法律知识,但不能没有证据!”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没有法律知识尚可委托律师,可是你没有证据就无法打赢官司了。
【议题二】
这份收条能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为什么?
①这份收条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
②因为它存在以下问题:
用词模糊。可以理解为4月11日还了剩下的2万元欠款;也可以理解为4月11日为止还有2万元欠款没还。
收条内容不完整。缺少台头、还款人、收款人、证人等。
【议题三】
周某打赢官司所用的证据分别属于哪一类证据
现场的录像现场属于视听资料;目击证人的证言属于证人证言;医院的病历属于鉴定意见。
【议题四】阅读课本P97,
了解三大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重点掌握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1)结合议题一中的两个案例回答:
①这两个案例属于哪种类型的诉讼案例?法律规定的举证原则是什么?
这两个案例属于民事诉讼案例,法律规定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②案例一中谁提出了主张?提出了什么主张?为此提供了什么证据?
白女士提出了主张,主张是要求商厦按照信誉卡上的承诺赔偿。但是她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条项链是自己在商厦购买的。
③案例二中谁提出了主张?提出了什么主张?为此提供了什么证据?
周某提出了主张,他向酒店方索赔。为此他提供了现场的录像、目击证人的证言以及医院的病历等证据。
(2)某通信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梁某支付拖欠的话费。通信公司提交的主要证据是一份有梁某签名的移动电话开户申请表。但梁某提出,开户申请表上的“申请人”签名并非其本人书写。经查实,该签名确系他人所为,但通信公司手头只有梁某的身份证复印件,并没有任何的委托手续。梁某反诉请求判令梁某拒付该手机号拖欠的话费,并赔偿因诉讼给梁某带来的经济损失。
①本案中通信公司提出的主张是请求判令梁某支付拖欠的话费;为此他提供的主要证据是一份有梁某签名的移动电话开户申请表。
②本案中梁某提出的主张是请求判令梁某拒付该手机号拖欠的话费,并赔偿因诉讼给梁某带来的经济损失;为此他应该提供以下证据(需要拓宽思路):派出所的身份证挂失信息;该手机号通话记录;因诉讼向单位的请假条及工资标准。
(3)某日下午,赵某与儿子(15岁)正在一居民楼下正常行走,突然三楼李某家阳台上的花盆坠落下来,砸在赵某的头上,致其脑震荡。赵某为此花掉医疗费2 000元。后来赵某将李某诉至法院。
在本案中,应由李某担负举证责任。
(4)张某创办了提供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公司,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该公司未履行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等义务,决定对张某的公司处以10万元罚款。张某对此处罚不服,将市场监督管理局诉至法院。
本案中,应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举证责任。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B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鲁乙应当为要求张甲归还借款30万元及利息的诉讼主张承担举证责任,③正确;公积金提取凭证原件及复印件,只能证明张某提取了公积金,不足以证明其提取的公积金用于向鲁乙还款,④正确;鲁乙的诉讼请求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①错误;根据民事诉讼“原告就被告”原则,鲁乙应向张甲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②错误。
2.B 解析:本案属于行政诉讼,按法律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提供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所以上述案件应该由工商局负举证责任。故选B项。
3.C 解析:江某和小刘均有诉讼请求,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江某和小刘均负有举证责任,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确实可以作为江某可利用的证据,②③正确;在一审判决还未生效的指定时间内可提起上诉而不是再审,①不选;货物掉落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人为疏忽,并不是完全不可预见和不可避免,不属于不可抗力,④不选。
4.B 解析:本题考查诉讼证据及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等知识,从而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该案中小李依法行使起诉的权利,①错误;题目中,小李网购的外套有质量上的问题,便通过网络联系卖家要求退货,可当小李寄回外套后,卖家一直不肯退款,于是小李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中小李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并可以提供网聊记录作为证据,②③正确;选择仲裁解决需在提起诉讼之前,④错误。故选B项。
5.B 解析: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由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②④正确;①③说法错误。故选B项。
6.C 解析:根据举证规则,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等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故选C项。
7.B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供了银行转账证明”可知,①符合题意;最终人民法院按照出资比例确定了房屋的所有权归属,体现了公平原则,④正确;非诉讼方式才是解决纠纷的首选,②不选;产权登记关系到不动产所有权的移转,非常重要,③不选。故选B项。
8.A 解析:该案中康某是否能够胜诉,取决于康某能否证明是乙超市的过错导致卡被盗刷,或者乙超市能否证明自己已经尽到谨慎审查义务,①③符合题意;我国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本案中人民法院和甲银行不进行举证,②④不符合题意。
9.A 解析: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品属性、存在状况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本案中以某液体毒剂的属性证明案件事实,属于物证,故选A。
10.A 解析:企业伪造司法证据,从反面证明了证据的重要性,A符合题意;B、C与材料主旨不符;审判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D错误。
11.A 解析: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①②正确;证据有的能够反映客观事实,有的则不能,也有的证据可能与事实根本就不符合,这样的证据一旦被发现就不能被采信,③错误;在民事诉讼中,应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④错误。
12.C 解析:江某和小刘均有诉讼请求,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江某和小刘均负有举证责任,交管部门的责任认定书可以作为江某可利用的证据,②③正确;在一审判决还未生效前可提起上诉而不是再审,①错误;货物掉落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人为疏忽,并不是完全不可预见和不可避免,不属于不可抗力,④错误。
13.A 解析: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赖某为减少张某的损失而联系了张某,这说明赖某履行了合同的协作履行原则,①正确;赖某在没有取得张某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处理了杧果,有违约行为,不符合法定免责情形,②错误;按照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张某若向法院起诉则负有举证责任,③正确;张某并不可以独立选择仲裁机构来解决此纠纷,④错误。
14.D 解析:司法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认定案件事实,①观点错误;②③正确说明了证据在诉讼中的作用;证据是维权的根据而非方式,排除④。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1)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用已知的事实证明未知的事实离不开证据。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它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本案件中刘女士提供的是视听资料。
(2)本案件属于民事诉讼案件。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题述案件中刘女士要想要回借给别人的38万元欠款,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供别人借钱的证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风险。
解析:本题考查证据的含义、种类及民事诉讼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因。第(1)问,首先回答证据的含义,其次指出材料中证据的种类;第(2)问,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民事诉讼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的原因。
16.答案:(1)张小薇的父亲要求废除赠送协议的要求成立,但他的理由不成立。因为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以张小薇可以独自签订赠送协议进行赠送行为。然而,韦小宝用不做朋友的胁迫方式要求张小薇签订赠送协议的行为是无效的,这是因为民法典把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规定为可撤销合同。无效合同自订立开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张小薇可以向有关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但是必须让当众听到韦小宝胁迫她送手机的同学当中的两个以上的无利害关系的同学去法庭作证,来证明韦小宝胁迫她签订赠送协议的行为,因为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