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课件(共25张PPT)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课件(共25张PPT)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我国传统的
养生理论与方法
2023/2/27
2023/2/27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探讨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2023/2/27
2023/2/27
养生的概念
养生,古人也称之为摄生、道生、卫生、保生等,养生之养,含有保养、修养、培养、调养、补养、护养等意义;生就是指人的生命。概言之,养生就是保养人的生命。
大家都知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是唐代著名的养生学家孙思邈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养生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对于人的寿限,目前认为是110——150岁,养生应以健康地达到寿命上限为目的。怎样才能身心健康,益寿延年呢?
我国的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在什么时候呢?
养生学萌芽于商周时期
在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记载长寿一词,《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修命。”
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
2023/2/27
1、天人合一
2、形神共养
3、阴阳协调
4、整体观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
天人合一
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
顺应自然 通过自我养护和锻炼,达到长寿。
调内为主 也就是,顺乎自然、适欲、衣食
居住毋求太过等内外相养的原则。

2023/2/27
告诉你:
顺应天时 (1)顺四时 如春季多温病、夏季暑热、秋季多疟疾、冬季多寒湿咳喘等,心肌梗死、冠心病、气管炎、肺气肿常在秋末冬初和气候突变时发作,青光眼好发于冬季。(2)顺应月廓 新月时,人体的气血偏弱,而满月时,人头部气血最充实,内分泌最旺盛,容易激动。所以有月生无泻,月满无补之说。(3)顺应昼夜 利用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妥善安排学习、工作和休息。
适应地理 东南方人体质多瘦弱,阴虚内热体质,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阳虚内寒体质较多。
适应社会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承受的压力大,导致大量的不良生活引起的疾病如: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癌症等。由此可见,需要我们乐观积极的态度看世界。
2023/2/27
告诉你:
天人合一
形神共养
形指形体,神指精神思维活动,构成人体 生命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五脏总统于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适宜,运动锻
炼贵在度。
2023/2/27
告诉你:
《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有行,不离阴阳”,阴阳互存。
阴阳失去平衡将引起疾病。
2023/2/27
阴阳协调
告诉你:
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
人体各个系统、器官是有联系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内环境统一性和稳定性。
主张治病求本,未病先防。
2023/2/27
告诉你:
整体观
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
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创的一套导引术。
2023/2/27
活动一(展示)
由一名同学上来表演八段锦。
2023/2/27
上节课留下的作业:
找出百岁老人长寿的养生经验及英年早逝原因。
2023/2/27
课外搜集的结果
案例分析:桌子上有广西巴马长寿村的照片,请根据照片总结出长寿村老人长寿秘诀。
2023/2/27
活动二:走进生活
简单小结
英年早逝和长寿原因比较:
英年早逝 长寿
工作学习压力大 学会宣泄,知足常乐、性格好
不良生活方式、车祸 良好的生活方式、环境好、
少运动 睡眠质量高、勤劳、爱运动
癌症、饮食结构不合理 合理的膳食结构(低盐、低糖、
低脂肪、低动物蛋白、高纤维)
悲观自尽 乐观、意志力坚强
2023/2/27
告诉你:
活动三:践行要求
分组讨论:作为一名中学生的你应该如何养生?
中学生应该如何养生:


心理素质的培养 提倡晚婚,避免早恋,培养沉着、果断、勇敢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挫折。
饮食调摄合理平衡摄取保证足够的饭量,增加粗粮,并摄取适量脂肪,女同学不应为减肥而过度节食,男同学也不可自恃而暴饮暴食,寒热无度。
良好的生活习惯 应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保证 充足的睡眠,避免吸烟酗酒。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英年早逝原因:压力大、生活方式不良、少运动、车祸、 癌症 、饮食结构不合理、悲观自尽
传统养生理论包括:
天人合一 形神共养 阴阳协调 整体观
总结点睛
中学生养生要点:心理素质的培养、饮食调摄、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长寿原因:学会宣泄,知足常乐、性格好、良好的生活方式、环境好、睡眠质量高、勤劳、爱运动、意志力坚强、乐观。

2023/2/27
巩固提高
1 、我国养生分别起源和发展于什么时代?
2、“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话对还是错?
3、膳食结构(低盐、低糖、低脂肪、低动物蛋白、高纤维),这句话对否?
4、中学生每天要睡足多少小时?
洪昭光,70岁,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教授。现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理念有:
健康饮食一、二、三、四、五及红、黄、绿、白、黑。
“一”是每天喝一袋牛奶。“二”是二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 “三”三份高蛋白(1两瘦肉、1个鸡蛋、2两豆腐)。 “四”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红”是一天一两个西红柿,如果情绪低落,炒菜加点红辣椒可以改善情绪,“黄” 如胡萝卜、红薯、等黄色蔬菜。“绿”,绿茶和深绿色蔬菜。“白”,燕麦,“黑”,每天5—10克黑木耳。每天喝够八杯水。每天至少步行30分钟,走3公里,心胸宽阔、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
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告诉你:
分享:洪昭光养生理念
1、出一份黑板报,集中各小组收集的长寿及英年早逝的事例,从中领悟如何养生
2、结合这节课的学习,订一份《我的养生计划》。
3、掌握五禽戏、八段锦的正确动作。
4、把在本节中掌握的养生知识告诉身边的家人、亲戚及邻居们。
践行要求:课外作业
2023/2/27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