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1.2《学会宽容》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1.2《学会宽容》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学会宽容》第二课时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宽容他人的过错。
3.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
教学重点:宽容的必要性及原则;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换位思考,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一“我的健康成长”第五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宽容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道德价值,无论是对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还是对平和、健康的个人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宽容的价值,体会宽容对和谐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真正的宽容品质,是学生道德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阅读教材51页的活动园中的内容:丁丁和朋友参观过“宽容城”。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主问题设计1: 想象一下,假如他们来到一个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斤斤计较的“计较城”,会看到什么样的生活景象。 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计较城”的生活景象,让学生思考如果对他人无心之失斤斤计较会给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损害人际关系、破坏社会秩序等。 3.教师引领提升: 教师可以围绕“计较城”的故事设计活动,既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也可以选取其他类似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分析计较他人的无心之失对生活的影响。 4.主问题1预设答案: 对他人无心之失斤斤计较会给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损害人际关系、破坏社会秩序等。 【设计意图】: 教材正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了前面活动园的内容----宽容,能够让人原谅他人的无心之失,又引出了后面的活动内容,----宽容能够让人原谅他人的伤害。
第二学程 1、主问题设计2: 啄木鸟医生帮助我们找出了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我们怎样才能消灭这些虫子,做到宽容他人呢? 2.学法指导 教材创设了“啄木鸟医生找虫子”的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人们难以宽容他人的理理原因。三条虫子分别对应三种不宽容的心理,右侧的吐泡则指明化解这种心理的对策。让学生在啄木鸟医生的帮助下,逐步除掉心中的三条虫子。第一步,平息心头的怒气。第二步,放弃报复的想法。第三步,原谅他人。教材通过逐层深入的分析与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拥有一颗宽容宽容心,原谅他人,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3.教师引领提升: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用韩愈关于宽以待人的名言,帮助学生从中汲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传统文化养料。 4.主问题2预设答案: 第一步,平息心头的怒气。第二步,放弃报复的想法。第三步,原谅他人。教材通过逐层深入的分析与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拥有一颗宽容宽容心,原谅他人,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设计意图】: 活动园中的想象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从反面思考心怀愤怒、心生报复、拒绝原谅的想法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启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消灭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
第三学程 1、主问题设计3: 阅读教材17页活动园中的事例,思考班主任的做法是否过于严厉?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学法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呈现教材中的情境或生活中的事例,设计“能宽容这样的行为吗?”的辨析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宽容与纵容的区别,帮助学生树立宽容要讲原则的意识。 3.教师引领提升: 通过教材17页活动园中董轩的事例,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宽容并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对于那些突破底线的、违反原则的行为,必须严肃对待和处理。 4.主问题3预设答案: 教材正文点明对他人伤害的宽容并不是无限度的纵容和姑息迁就,对那些突破底线、违反原则的伤害是不能原谅的,必须严肃对待和处理。例如冒犯他人人格和尊严,损害他人基本权利,影响他人安全的行为等。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伤害,应该交由执法部门进行处理,由此帮助学生形成宽容要有限度、有原则的意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宽容与纵容的区别,帮助学生树立宽容要讲原则的意识。
三、课堂总结 “拥有一颗宽容心”,首先从正呈现对他人无心之失的宽容心理,进而又从反面呈现对他人的伤害无法做到宽容的心理原因。最后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区分宽容与纵容,理解宽容不是无限度的、无原则的。
板书设计 拥有一颗宽容心 正面:宽容他人的无心之失的心理过程 反面:难以宽容他人的伤害的心理原因 宽容:有限度、有原则
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