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2.4《买东西的学问》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2.4《买东西的学问》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4、《买东西的学问》 第二课时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到买东西中有很多学问。
2. 增强他们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3.提高调查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掌握买东西的学问,增强他们作为消费者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集市与超市之间的差别,掌握商品的分类和分布及物品真假的辨别等。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综合实践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动”是综合实践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实践、去质疑、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在“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其课程价值是把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强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我授课的内容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合理消费的主题二《买东西的学问》,结合本次综合实践课的活动主题,精心设计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买东西的学问》一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调查有充分的时间去亲身经历,深切体验。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复习导入:谁能回忆一下,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购物者呢? 第一学程 主问题设计1:你有过网购的经历吗,你知道网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依次发言。 (2)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二步,展学要求: (1)小组小循环方式展学。学生介绍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完整。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进行评价。
3.教师引领提升: 网购虽然快捷且便宜,但也有许多劣质产品掺杂其中。我们要学会了解商家的信用、销售量和顾客评价,同时还要货比三家,购买既经济又实惠的商品。 4.主问题1预设答案: 擦亮双眼、货比三家、不贪便宜 【设计意图】:学生们有了和父母一起买东西的经历,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掌握了这么多购物的经验,可我们班的物品还没有买好呢。我们学习这么紧张,有的同学建议在网上购买,这样又快捷又便宜。 第二学程 主问题设计2:假如你是雯雯,在这次购物中,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的购物知识和技巧? 2.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在小组长主持下,交流课本34页,购物中容易遇到的事情。依次发言,组长补充、总结,准备和全班分享。 第二步,展学要求:小组成员展示。组长主持,组员依次进行汇报,汇报时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并对小组进行评价。 3.教师引领提升:遇事先不要慌,关键时刻,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T:12315) 4.主问题2预设答案: 购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进行整合,再次让学生体会到,作为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权。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网购虽然快捷且便宜,但也有许多劣质产品掺杂其中。我们要学会了解商家的信用、销售量和顾客评价,同时还要货比三家,购买既经济又实惠的商品。我们还知道了购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如果购物过程中遇到被侵权的事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权电话:12315
板书设计 买东西的学问(二) 网购需注意(擦亮双眼、货比三家、不贪便宜) 法律维权 12315
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