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七下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
课题 《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掌握运用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知道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思维的表现,努力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积极追求青春期的思维发展。 能力目标:能够自觉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 知识目标:懂得进入青春期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的重要性,掌握培养批判精神方法。
重点 对独立的理解;批判精神的培养。
难点 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结合视频思考:为什么说青春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提示: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一是生理发育,二是与之相随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重点问题: 1 如何理解青春期时,学会独立思考? 2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哪些方面? 3批判性思维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4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怎么做? 5 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6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引出本课主题——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结合视频思考:为什么说青春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生分组讨论,写出各自的答案
讲授新课 第一目:学会独立思考 探究一 如何理解学会独立思考 思考: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该相信谁呢? 提示: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面对海量信息,我们要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思考: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什么? 提示: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思考:刘星理解的“独特”是什么? 提示:独特,留怪异发型,穿奇装怪服。 思考:刘星的说法是否体现了独立思考?为什么? 提示:没有。因为独立思考要求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体现在追求服饰的特别上,刘星盲目追求所谓个性不听取他人建议。 笔记:如何理解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第二目 培养批判精神 思考:结合视频,于敏具有什么精神? 提示:批判性精神,不畏任何权威,追求真理。 笔记: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 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敢于向权威挑战 探究三: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思考:在上面的两个情景中“爱问”同学会如何做? 提示:情景一 在课后指出老师的错误;情景二 跟妈妈讲明原因,并说服她继续让我看电视。 思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提示:这种做法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笔记: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①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探究四: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阅读材料。思考:我们在批判时要注意什么呢? 提示: B“别人说你是‘差等生’这是没道理的,就拿体育锻炼来说,你不但不是‘差等生’,反而是一个可以帮我班争取荣誉的‘一等品’ ,希望你在学习方面也成为‘一等品’ 。” 笔记: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 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第三目 开发创造潜力 探究五: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思考: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结合总书记的讲话:“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笔记: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充满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这是时代的要求。 探究六: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思考:你认为上述同学的表现是创造吗? 提示:是。因为他们思维活跃,用独特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素材链接:2023春晚上的创造力 结合鲁班素材,思考:鲁班的案例启示我们创造从何而来? 提示: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笔记: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①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②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③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真真假假看网络……以下两则消息是真的吗?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该相信谁呢? 如何理解“独立”?我们一起分析以下观点: 学生关于这四种观点,给出自己的答案,并分享。 思考: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什么? 走进功勋人物:于敏—不相信权威,只相信真理 思考:结合视频,于敏具有什么精神? 视频中提到,于敏追求真理的精神,避免了几亿人民币和三年时间的浪费……那么,批判性思维有什么意义? 结合情景,在上面的两个情景中“爱问”同学会如何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写一写 并分享自己的答案 。 结合课堂素材,青年航天人成中坚力量,思考: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思考:你认为上述同学的表现是创造吗? 素材链接:2023春晚上的创造力 学生思考启示我们创造从何而来? 学生结合鲁班的案例,思考:鲁班的案例启示我们创造从何而来?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变化,心理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要理解真正长大的含义,能正确对待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