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1.3《学会反思》 第一课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1.3《学会反思》 第一课时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三课《学会反思》第一课时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回顾个人的反思经历,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反思的意识。
知识目标:
1.认识到生活需要反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反思,培养反思的意识。
2.掌握反思的方法,养成主动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反思的重要意义,养成主动反思的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生活离不开反思。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本课编写依据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一“我的健康成长”的第2条“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反思是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发展自我认识的重要方法。六年级学生已经进入或接近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开始关注“过去我”“现在我”以及“将来我”的联系,关注“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的一致性。以前,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来自父母、老师的评价,或者依靠同学、朋友的反馈。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开始主动地、独立地寻找答案。这时候,培养适度的反思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为形成一个独特的、统一的自我奠定基础。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环节一:创设情境抢凳子 师:同学们,正式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抢凳子。五个人为一组,谁愿意参加?(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游戏时间) 针对输赢不同的结果,分别让学生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小妙招?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主问题设计1:小学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给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并谈一谈自己的反思经验。 学法指导 先在小组内按照1——4号的顺序依次说一说。组长负责纪律和发言顺序。 接着,在小组内推选一人向全班汇报。 然后,全班集中将每小组推选的一名同学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汇报(班长竞选、越野赛、国庆联欢、研学经历等。) 3.教师引领提升: 当你这样回忆和思考的时候,其实你就是在反思。反思,听起来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其实,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在反思。 4.主问题1预设答案: 反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学生把它当作一个客体进行思考、讨论、交流,而思考、讨论和交流本身又是新的反思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保持觉察,同时也要启发学生现场的自我觉察。当学生思考自己的回答是否合适的时候,当学生总结经验的时候,当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对错判断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醒他们,这就是在反思。这一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仿佛在寻觅自己头脑中一个会随时出现的“监察者”,能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反思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 【设计意图】: 从回顾小学阶段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入手,引出“反思”的课题,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有一定的反思能力,由此拉近了学生与“反思”之间的距离。随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经验,并通过一个反思活动,明确反思的内容,说明反思的重要意义。
第二学程 主问题设计2: 反思究竟有什么意义?回忆最近的一次班级活动,思考教材22页两个活动园的问题。 2.学法指导 首先自学:仔细阅读教材22页下面活动园的内容,选定一次班级活动,采用自学的方式,自问自答。 其次互学:再读教材22页上面活动园的内容,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你怎么看?小组互学,交流意见。 第三,小组展学:反思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作补充。 3.教师引领提升: 学生生活有反思的需要。六年级学生面临更多的生活问题。他们临近小学毕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需要适度总结和提炼过往的学习经验;他们受同伴的影响日益显著,渴望更好地和同伴相处;他们的独立意识日渐增强,但又往往缺乏相应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学习与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提升反思的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让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能对自己的成长有所裨益,就可以在生活中随时汲取成长的智慧,获得自我完善的机会。 4.主问题2预设答案: 首先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其次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还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第三通过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做得更好。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以学生实际生活和体验,以及具体的生活案例展开话题,思考反思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反思的必要性,初步树立反思意识。通过反思,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起,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是反思的意义。
第三学程 主问题设计3:室内演出小品《取经路上》,你是怎样看待唐僧师徒的? 情境:取经路上,师徒四人想煮一锅饭充饥。三个徒弟一起动手煮饭,他们准备吃饭的时候发现饭烧糊了。三人互相推脱。猪八戒说猴哥把火烧得太旺了,沙僧说二师兄把水放少了,孙悟空说沙师弟把米放多了。唐僧急得直冒汗,在一旁无奈地说:“今晚大家都要饿肚子了。” 学法指导 首先小组互学,小组成员依次说说自己的观点。 其次小组展学,针对师徒四人的做法,哪一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领提升: 我们理应知道,埋怨他人无济于事,只有反思自己才能改变现状,避免重蹈覆辙。通过反思,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起,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是反思的意义。 4.主问题3预设答案: 埋怨他人无济于事,只有反思自己才能改变现状,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故事情境,学会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反思让人可以把事实与想法作比较,反思让人头脑清醒,意识到不足与失误,这有利于补救与纠偏。反思让人不断改进,不断调整。教训的吸取是为了不重蹈覆辙,经验的总结是为了能把优点发扬光大。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对抢凳子和小品表演的讨论,其实就是一种反思,这种反思培养了我们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大家知道吗?反思的最高境界是主动反思,只有善于主动反思,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对于这一点,有一位智者先贤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做到了,他就是——孔子的而学生增子:齐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一日三省,这就是反思。 掌握了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的反思,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思。祝大家都成为善于反思的人!
板书设计 学会反思 自我完善的方式 ----总结经验;完善自己;明确方向;做得更好。
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