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基础知识1.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______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①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②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③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④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⑤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A.①③⑤④② B.⑤①②④③ C.①③⑤②④ D.⑤②④①③【答案】D【解析】考查句子衔接的能力。阅读文段内容可知,文段中给出的六句排比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所以我们可能不会把这样的场景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因此第一句应该是⑤句,对于这样普通的情景提出问题,接着②句承接⑤句,对这样的观点表示惊讶,④句一个“可是”表示转折,转入朝鲜归来的人对这些情景的感触,①句承接④句呼吁我们将会在也这样平常的事情看作是幸福的事情,最后③句表明原因。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⑤②④①③;故选D。2.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A.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纯洁 高尚B.纯洁 高尚 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C.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纯洁 高尚D.纯洁 高尚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答案】D【解析】纯洁:纯粹洁白,没有污点,多指品质;高尚:具备朴实,大度,英勇,真诚,清廉等的优秀品德和美好情操。与“卑鄙”相对而言等意思;坚韧:坚韧指在遭遇身体及精神困难、压力时,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即面对危险与灾难时精神和意志力的坚定、坚强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刚强:(性格、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淳朴:形容人十分诚实,很朴素或比较老实。多指气质与品质方面;谦逊:谦虚、不浮夸,不自大或不虚夸。常指气质、品质;故“品质”选纯洁和高尚,“意志”选坚韧和刚强,“气质”选淳朴和谦逊;故选D。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声鼎沸 挺而走险 亦复如是 磐石B.锲而不舍 妇孺皆知 人迹罕至 讪笑C.心会神疑 来势汹汹 慷慨淋漓 确凿D.惹人注目 回环曲折 锋芒毕露 逼侠【答案】B【解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A项,“挺而走险”的“挺”应写为“铤”,“快走的样子”;B正确 C项,“心会神疑”的“疑”应写为“凝”,是“注意力集中”的意思,而不是“怀疑”的意思;D项,“逼侠”的“侠”应写作“狭”,是“狭窄”的意思。故答案为:B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隅yú 山冈gǎng 覆灭fùB.迸裂bèng 朝鲜xiǎn 聚歼jiānC.袭过来xí 烧着zháo 踹开chuàiD.豁亮huò 憋闷biē 犁耙bà【答案】A【解析】A.有误,山冈gāng。5.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此学校举办“致敬英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活动设计]本次活动拟由三个部分组成,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一个活动内容。示例:邀请志愿军老战士讲战斗故事。(2)[盛情邀请]为了让同学们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拟邀请志愿军老战士赵爷爷于10月25日来校作英雄事迹报告,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发出电话邀请。(3)[即兴抒怀]活动结束后,一个同学写了如下感言,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铭记历史,我们当不忘烈士英名。这次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抗美援朝那段历史的追忆,更是对参与者心灵的洗礼。我们要发扬和继承革命老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奋发向上,争做薪火传人。【答案】(1)示例:观看抗美援朝故事片。(2)示例:赵爷爷,您好!我是×学校团委,我校准备于10月25日举行“致敬英雄”活动,想请您来校作专题报告,好吗?(3)“发扬和继承”语序不当,可将这两个词的位置对调。【解析】(1)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能力。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示例:举行“向英雄致敬”主题班会;讲述抗美援朝英雄的事迹;举行抗美援朝图片展;等等。(2)考查拟写电话邀请函。要求学生牢记邀请函的格式。书面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电话邀请时先要有称呼:“赵爷爷,您好”;然后说明自己的身份:我是×学校团委;接着告知被邀请方举办礼仪活动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等:我校准备于10月25日举行“致敬英雄”活动,想请您来校作专题报告;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结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3)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发扬和继承”语序不当,应该先“继承”再“发扬”。6.近日上映的电影《长津湖》,选取抗美援朝长津湖之战为背景,以震撼场面、感人细节和精湛演技,再现“最可爱的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度赢得全网大热粮、票房大满贯。学校组织大家去影院观影,深入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观影结束后,学校又组织大家去探望健在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让英雄不朽,让精神长存!学校准备让你代表同学们向那些还健在的志愿军老兵装达敬意,你会说:【答案】示例:尊敬的志愿军爷爷,您们用鲜血刷洗了中国百年的耻辱,用汗水创造了和平的环境,用行动保护了祖国的安危;您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众望,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使用合适的称呼,要表达出对志愿军老兵的感激与赞美,并发表自己在他们精神感召下的决心和斗志。示例:尊敬的志愿军爷爷,您们一颗忠心献祖国,一腔热血保和平,一份无私显军魂,是您们的舍生忘死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向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也会以您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新时代为祖国的发展助力。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 )(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4)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5)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答案】 (1)抒情 (2)描写 (3)记叙 (4)说明 (5)议论【解析】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据此可知(1)是抒发赞美之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3)记叙事件,(4)说明飞机和坦克的数量,(5)是议论,表明作者的观点,点明我们战士的憎恶之情。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课内文段,按要求答题①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他们是怎样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地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呀?”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辛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呀。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又说:“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②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①的主要内容。9.结合选段的内容,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10.赏析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11.选段①在叙述事件时,直接引用战士对作者所提的三个问题的回答,中间穿插描写战士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答案】8.防空洞里,志愿军战士不畏生活艰苦。 9.“一种品质”在选段里指的是: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运用比喻,把战士们比作优秀之花、祖国之花,表达了由衷的赞颂,高度评论了志愿军战士对世界和平、对祖国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 11.既便于直接表现战士的幸福观和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及爱国主义精神,又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解析】8.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等可概括为:防空洞里,志愿军战士不畏生活艰苦。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呀。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可以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宁愿自己忍受各种痛苦,也要用自己的付出换来祖国人民的幸福,换来朝鲜人民的幸福,因此“一种品质”在选段里指的就是: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0.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战士们比作了“优秀之花”“祖国之花”,生动形象地赞誉志愿军战士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赞美了他们对祖国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两个句子都是感叹句,强烈地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由衷赞美之情。11.本题考查写法赏析。直接引用战士的回答,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对他们音容笑貌、举止神态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这样可以直接地表达战士们的精神风貌,加上更生动地体现出他们的幸福观和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及爱国主义精神。(二)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唯有攀登,才能向上①北京时间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队员们在峰顶展开测量工作并掌握相关数据后,要计算出珠峰准确高程还需要科学家们的继续努力。对此,人们满怀期待。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测绘基础极为薄弱,珠峰高程数据长期被国外“测量权威”垄断。使用自主测绘的数据,既是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征服珠穆朗玛、测量珠峰高程,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课题。③1975年,国测一大队的同志与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我国测绘工作者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法,经过严密计算,获得了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一代又一代人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把中国的印记刻在了珠峰之巅,成为人类征服险阻、探索未知的生动诠释。④珠峰山高坡陡、氧气稀薄、冰缝密布、时有狂风雪崩,在海拔6500米的雪线以上,连人的大脑反应都会变得迟钝。为何一代代中国测绘人敢于勇攀高峰?这是因为成立于1954年的国测一大队,用生命铸就了测绘精神。他们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劲头,既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精神高度。⑤唯有攀登,才能向上。而每一次攀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甚至会有牺牲。在国测一大队成立以来的66年里,有数十名队员在野外作业时献出宝贵生命。从珠峰高程测量到南极重力测量,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到西部无人区测图,从海岛(礁)测绘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严酷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没有阻挡测绘人的前进脚步。国测一大队队长就曾说过,“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⑥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攀登精神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社会主义就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我们不仅需要这份坚持、这份气魄,更要以攀登者的姿态创造下一个奇迹。⑦今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国测绘人、攀登者们,用智慧、汗水和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值得铭记。登顶珠峰过程中迸发出的精神动力,必将激励我们迈向新的高度。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标题“唯有攀登,才能向上”是这篇文章的观点。B.第③段中“把中国的印记刻在了珠峰之巅”中“刻”的本义是雕刻,在木头上雕刻。在这里指中国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在测绘珠峰高程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突显了中国测绘队勇于挑战、探索未知的攀登精神,流露出骄傲得意之情。C.第⑤段“测量”“测图”“测绘”等词语,写出了测绘人工作范围之广,责任之重,贡献之大。D.本文由2020珠峰高程测量队员登顶珠峰的事件、珠峰高程测量的意义和历史,引出中国测绘人勇于挑战、不畏艰险的精神,进而延伸到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攀登精神,登顶珠峰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13.文章以我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峰开篇有什么作用?14.请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作用。15.结合全文说说第⑤段“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中“精神”的内涵有哪些?【答案】12.B 13.吸引读者,引出论题,引发思考。 14.通过对珠峰恶劣环境的描写,突出中国测绘人勇于挑战、甘于牺牲的精神。 15.①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担当;②矢志不渝、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攀登精神;③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④淡泊名利。(任写两点即可)【解析】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B.“刻”本义是在木头上雕刻,这里指中国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在测绘珠峰高程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突显了中国测绘队勇于挑战、探索未知的攀登精神,有力地支撑本文论点,流露出对中国测绘人的赞美和对祖国科技事业不断进。此项“流露出骄傲得意之情”表述有误;故选B。13.本题考查开头段的作用。文章开头段的作用分为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有总结全文、引起下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内容方面的作用有开篇点题、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提示文章中心;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回顾第①段内容,“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一句开篇直接点题,引出论题“要计算出珠峰准确高程还需要科学家们的继续努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14.题考查语句的赏析。划线句是环境描写。“峰山高坡陡、氧气稀薄、冰缝密布、时有狂风雪崩”具体描写了峰山恶劣的环境特点;“在海拔6500米的雪线以上,连人的大脑反应都会变得迟钝”一句生动写出恶劣程度之高,而一代代中国测绘人依然敢于勇攀高峰,峰山恶劣的环境反衬出中国测绘人不畏艰险,敢于勇攀高峰,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精神,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用生命铸就测绘奇迹的崇敬和赞美之情。15.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由第②段“使用自主测绘的数据,既是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征服珠穆朗玛、测量珠峰高程,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课题”可见,“精神”的内涵有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担当。由第③段“一代又一代人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第④段“他们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劲头”等内容可见,“精神”的内涵包括矢志不渝、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攀登精神。由第⑤段“而每一次攀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甚至会有牺牲”“严酷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没有阻挡测绘人的前进脚步”和第⑦段“中国测绘人、攀登者们,用智慧、汗水和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等内容可见,“精神”的内涵有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依依惜别的深情魏巍①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朝鲜。我又看到了这里的人民,这里的山水。②多明丽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冈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A)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看到这种情景,回想起朝鲜人民的遭遇,真叫人说不尽的激动,说不尽的欢欣!③可是,在这些日子,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志愿军也是这样。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八年中,时时想念着祖国,可是,当他们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人民,却是无限地依恋。④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呢,战士们只有一双结着硬茧的手,一颗赤诚的心。离别前,我看见他们在日夜辛忙。朝鲜人民军就要接防来了,战士们把营房刷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墙上溅了几个泥点,也要重新刷过。(B)为了美化营地,他们从东山爬到西山,从北岭奔到南河,采来了红石、白石、黄石、绿石,还挖来了苔藓的青茸,给每座房舍的四围都镶了花边,给每座院心都修了花坛。⑤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为当地的父老们尽一点力。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涧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一座座石桥和板桥,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在散居的村舍边,挖下一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了井盖。在阳德郡日岩里,我看见战士们正急忙赶修着一座朝鲜风味的房子。原来村里有一个驼背的孤苦的妇人,带着四个孩子,十年来没有一间住房,在这儿那儿借居着。这房子就是为她修的。战士们把廊柱染成红的,还在飞檐下绘了鸟虫花卉,绘了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彩画。⑥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挡不住时间的脚步,离别的日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然而,朝鲜人民要离开这样一支部队,怎么会不深深地依恋呢!⑦朝鲜父老们,他们白天做活也安不下心去,夜里也不能安静睡眠。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温井里有一个瞎老妈妈,自她的女儿被日本人抢走,她的一双眼睛,就被那年年月月的泪水沤瞎了。当二十几个战士去向她告别的时候,老妈妈动情地说:“你们在这儿住了几年,我也没看见过你们的模样儿,你们帮我修好了房子,我也看不见修房子的是谁。天哪,要是叫我的眼睛睁开,看你们一眼,就是立刻死了我也甘心!”⑧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行李装上了汽车。大车套上了骡马。大炮着好了炮衣。营门上已经换上了人民军的哨兵。战士们最后一次扫净了院子,挑满了水缸,拍一拍身上的尘土,打好了行囊。⑨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纸花缠成了花车。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她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⑩可是,当战士们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 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 在这送行的泪雨中,中国战士们也个个垂泪,他们互相搀扶着,边说边哭。这是什么队伍呵!这是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的友谊的巨流!这支巨流,行进着,行进着,越过了一道道水,一道道山,他们行进在枫林烧红的山野,行进在社会主义的东方……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七日晚(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1)给文章画线句做批注。(形式不拘,能写出自己的感受、理解、思考、分析、评价等即可)A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B为了美化营地,他们从东山爬到西山,从北岭奔到南河,采来了红石、白石、黄石、绿石,还挖来了苔藓的青茸,给每座房舍的四围都镶了花边,给每座院心都修了花坛。(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的作用。(3)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请结合第 段,从人称、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会其抒情效果。(任选两个方面即可)【答案】(1)A.景物描写,描写了朝鲜秋天的明丽景象:傲立的红松,欢腾的汽笛,飞翔的白鹭,共同构成了一幅叫人激动,欢欣的图画。B.动作描写,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们美化营地付出的辛劳,志愿军战士们对朝鲜人民的不舍,表达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2)承上启下。表达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3)直接抒情和排比、比喻。抒发了志愿军战士们对朝鲜人民的不舍,表达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解析】(1)本题考查给句子做批注。A.从“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可以看出画线句运用了景物描写,结合第②段“多明丽的秋天哪”,可知描写了朝鲜秋天的明丽景象:傲立的红松,欢腾的汽笛,飞翔的白鹭;结合第②段“看到这种情景,回想起朝鲜人民的遭遇,真叫人说不尽的激动,说不尽的欢欣”,可知景物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叫人激动,欢欣的图画。B.从句中“爬”“奔”“采”“挖”“镶”“修”等词语,可以看出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结合句中“为了美化营地”,可知画线句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们美化营地付出的辛劳;结合第③段“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志愿军也是这样。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八年中,时时想念着祖国,可是,当他们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人民,却是无限地依恋”,可知画线句写出了志愿军战士们对朝鲜人民的不舍,表达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结构上:结合第⑤段“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为当地的父老们尽一点力”,可知第⑥段“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挡不住时间的脚步,离别的日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承接上文;从第⑦段“朝鲜父老们,他们白天做活也安不下心去,夜里也不能安静睡眠。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可知第⑥段“然而,朝鲜人民要离开这样一支部队,怎么会不深深地依恋呢”引起下文对朝鲜父老的描绘,故第⑥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从“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挡不住时间的脚步”“朝鲜人民要离开这样一支部队,怎么会不深深地依恋呢”,可知表达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3)本题考查体会抒情效果。注意要选两个方面去谈。从第 段“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可以看出运用了直接抒情;从第 段“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可以看出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从第 段“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结合第 段“中国战士们也个个垂泪,他们互相搀扶着,边说边哭。这是什么队伍呵!这是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的友谊的巨流”,可知第 段抒发了志愿军战士们对朝鲜人民的不舍,表达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