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时政热点之邓小平南方讲话30周年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时政热点之邓小平南方讲话30周年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023时政热点

邓小平南巡讲话30周年
一、热点解读
(一)背景介绍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发表谈话30周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当时已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凭着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深切期待,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率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内容。南方谈话最主要内容是加快改革,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二)“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讲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视野,有了重大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邓小平南方谈话涉及18个方面: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
2.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变。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
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
4.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8.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9.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注意稳定协调地发展,但发展才是硬道理;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11.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12.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腐败,防止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
13.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按照“四化”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把那些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这是关系大局的事情;
14.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15.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16.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17.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要反对霸权主义;
18.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要埋头苦干。
意义
这个重要讲话,不仅标志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基本经验,鲜明地举起了改革开放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明确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澄清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是非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二、热点考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
考向 细化考点 时政链接
1.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伟大的改革开放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一个新的阶段。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经济与社会模块】
考向 细化考点 时政链接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南方谈话”后,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然发展的内在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我国实现科学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对外开放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文化模块】
考向 细化考点 时政链接
1.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1)文化的社会功能: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南方谈话”传递的是一种改革精神。重视改革精神的作用,认识到改革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看到改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将弘扬改革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基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弘扬改革精神的活动,营造弘扬改革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人们将改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新时代的发展。
【哲学模块】
1.唯物论 (1)哲学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物质;规律具有客观性。(2)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南方谈话”根据国家发展实际情况,结合经济社会改革的现实需求,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变革。
2.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闯”的精神与“冒”的精神是在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中产生的,人们要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需求,也需要发挥“闯”的精神与“冒”的精神。②正确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闯”的精神与“冒”的精神让深圳人走出了一条新路,干出了新的事业。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所未有的、艰巨的,需要发挥“闯”的精神与“冒”的精神。
3.唯物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制定实施相关国家政策,促进了深圳特区的建立与发展。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深圳通过改革,不断解决发展中的两大矛盾,坚持科技创新、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圳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促进生产力发展。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深圳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三、热点专练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30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对改革开放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③改革开放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社会主义命运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①说法错误。
②④: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说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②④符合题意。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022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30周年。某校高三(1)班团支部准备以纪念南方谈话30周年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回眸那春潮涌动、春风化雨的春天故事。下列说法与黑板报主题最相符的是( )
A.穷则思变——农村改革先突破 B.加快步伐——改革开放新阶段
C.加入世贸——开放格局初形成 D.全面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
【答案】B
【详解】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与主题不契合,A排除。
B: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B符合题意。
C: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标志着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C错误。
D: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邓小平南巡深圳、上海等地时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这些重要思想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解放思想成为改革开放的最高价值目标
④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发展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①不选。
②④:材料体现的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④入选。
③:解放思想不是改革开放的最高价值目标,改革开放的最高价值目标在于人民,③不选。
故本题选C。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开放吹响了号角;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要保持战略定力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④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详解】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成就,表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要保持战略定力,①观点符合题意。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②观点不符合题意。
③: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③说法错误。
④:改革开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④观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邓小平南巡深圳上海等地时指出,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这些重要思想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这表明( )
①伟人的贡献往往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②思想引领行动,正确认识推动实践发展
③解放思想成为改革开放的唯一价值目标
④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这表明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引领行动,正确认识推动实践发展,②④正确。
①:“伟人的贡献往往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属于历史唯心主义思想,①错误。
③:改革开放最鲜明的价值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该选项说法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C。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迅速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下列对我国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是决定中华民族大步追赶时代的关键一招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排除。
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排除。
③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华民族大步追赶时代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了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示范改革任务,并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1)运用所学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联系材料和现实,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先富带后富。"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请为浙江省推进先富带动后富提两点合理建议。
【答案】(1)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③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利于通过实践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2)①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②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畅通社会各方面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
③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推进智力支援、产业支援、民生改善、文化教育支援,大力推进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和劳务协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