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原创设计(第2课时)
版本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社) 课题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2 课时
课标要求 以铁生锈为例,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了解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金属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化学科学、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在学习“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安排的,在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其特点是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紧密,体现了化学课程生活化的理念。 课标要求学生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止其生锈的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生活中金属尤其是铁制品腐蚀情况有一定了解,通过第七单元对可燃物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分析多因素影响的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设计 1.根据控制变量实验的设计方法,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建立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证据推理的科学素养。 2.在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3.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了解金属腐蚀反应原理的实际应用。 能对身边的铁制品提出合理的防止锈蚀的方法和建议,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策略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情境---探究一一分析总结”的教学环节,利用对比、讨论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推理得到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其生锈的方法。
板书设计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
情境 问题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本堂课前一周)情境1: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铁制品?这些铁制品生锈的情况如何?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些铁制在什么情境下容易生锈? 问题1: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H2O 【问】由铁腐蚀成铁锈除铁之外,还可能有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你这样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1:分组讨论,铁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铁锈,以假设的形式呈现。并利用化学思想予以分析作这种假设的理由。 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视角对铁生锈作出合理的假设
(本堂课前一周)情境2: 回顾物质燃烧条件探究活动的研究方法,同学们根据假设并参照教科书下册P18图8-23,设计好实验方案组间互相点评 问题2: 评价各组方案的优缺点 【追问】1.为什么用煮沸后的蒸馏水? 2.植物油的作用? 3.棉花、铁钉、干燥剂氯化钙的放置位置如何?为什么? 活动2:学生评价并改进实验方案;按实验设计方案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各小组每天早晚观察并用手机拍照各一次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
情境3 呈现实验结果 学生呈现同一天早晚拍摄的照片,并进行比较 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制品腐蚀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分别是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 (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你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分组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分析得出铁制品腐蚀的条件。 (学生分析该组实验出现异常的原因) 学生谈体会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讨论、汇报、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品质和水平。 建立铁制品锈蚀需与氧气和水同时发生反应的认知模型。体验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反思评价实验过程的能力 培养学生坚毅的科学品质
情境4: 黄金首饰保存熠熠生辉、铁制品锈蚀严重照片、铝制品表面锈蚀擦拭表面后内层光亮如新? 影响金属锈蚀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分析得出事物的变化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结论 发展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问题3: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有哪些? 学生分析(铁制品)防锈蚀原理及方法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分析、综合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科书下册P18讨论内容并 培养学生讨论、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
汇报 生创新意识。
情境5: 教科书下册P17:根据有关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 如何保护金属资源 学生阅读教科书P19金属资源保护部分,并在班级分享 了解铁制品锈蚀带来的危害,能对身边的铁制品提出合理的防止锈蚀的方法和建议,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情境6: (1)教科书下册P5不锈钢不仅比纯铁硬,而且其抗腐蚀性能也比纯铁好得多(2)越王勾践剑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现在任然光彩夺目(3)港珠澳大桥克服高盐雾、高湿度的环境 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 基于这三个事实,你有什么思考? 学生分析出金属防锈蚀不仅可以从外因着手还可以体验出中国人民自古就能展现聪明才智,在金属内部结构防腐蚀方面卓有成就。 培养辩证思维与创新意识 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作 业 设 计
第一部分 基础性作业(必做)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选编、原创、改编)
1.教科书P21练习与应用第3题 2.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探究铜制品锈蚀的条件。 巩固性练习
第二部分 拓展性作业(选做)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选编、原创、改编)
课外阅读教科P19-20关于稀土部分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查阅,撰写“我国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的论文并在班级上交流。 完成教科书P20的《调查与研究》,撰写论文并在班级上交流。 发展学生利用教科书素材及网络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的体验,引导学生爱护资源优化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反思:1.情境1情境2的对应的探究活动的组织可以以学习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实验员老师也需主动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 利用借助动画及视频资源使“金属的防腐”更有趣值得探讨。
拓展性作业非常重要,可以论文(报告)宣读的形式在班级开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