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十二三岁的年纪,虽然接触了一些诗歌,但是以中国的诗歌居多,外国的相对较少,对普希金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知道的就更少了。他们对诗歌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生活阅历浅,阅读是和时间和经历共同成长的事情,理解普希金文字中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是需要未来的阅读和人生体验来共同参与的。他们联想想象能力也较差,往往不能在阅读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不能把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效联系,难以真正理解这些生活哲理,更别说用诗歌中的哲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了,教师可联系现实的具体现象或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具体感受“生活中的欺骗”指的是什么。教材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外国诗二首》中的一首。这一单元选文题材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诗人被监禁时期,在这样的情景下,诗人满怀生活热情,以劝告的口吻,热诚坦率地表达自己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行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娓娓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面对面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学习这首诗可培养学生乐观面对生活,勇敢战胜挫折的美好品质。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仿写诗歌。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仿写诗歌。方法与策略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美;品味语言并熟读成诵;指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诗句的品析,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打通读写,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体会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诗歌导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李白《行路难》的节选,多困难的道路啊,但是充满了向往。给那些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今天,我们来学习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看这首诗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设计意图:用李白面对挫折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让学生明白不管古今中外,人类面对挫折的态度大多是相通的。]、明确目标[设计意图:有的放矢。]、预习检测作者及背景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本文写于19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就是普希金在被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他的纪念册上。[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查促学;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诵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标清字音,标明停顿。学生自由读。全班齐读,男女生各派代表读。思考:这首诗可以送给什么人?作者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你时该怎么做?[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既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又让学生熟悉了诗歌内容,为赏析诗歌做铺垫。]、析读诗歌1、被生活欺骗指什么?你有没有被生活欺骗的经历?如果有和大家分享一下。[设计意图:了解“欺骗”的含义,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联系,为创设情境两两组合读诗做铺垫。]2、创设情境,两两组合,用说话的方式读诗。(一生诉说自己被生活“欺骗”的经历,一生用劝告的口吻读诗安慰。)推选一个组合朗读,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强调:平和、温暖、娓娓道来,这正是遭受生活挫折的人所需要的。[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体会诗人似乎在以劝告的口吻与读者面对面交谈时亲密和婉、热诚坦率的语调,体悟诗歌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教师用极其微弱的声音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读诗,学生听读铭记。[设计意图:体会这首诗除了可以劝慰他人以外,还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劝慰自己的艺术魅力。]4、2020年1月新冠疫情来袭,整个中国被“欺骗”了。展示疫情期间国家领导人、医务工作者及普通民众应对疫情的图片,配以诗歌内容,领会诗歌蕴含的哲理。习近平总书记沉着冷静,号召大家积极应对疫情;84岁钟南山教授不顾高龄,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指挥抗疫行动;留美博士清流哥在方舱医院病床上心无旁骛读书;在《火红的萨日朗》背景乐下,穿着厚厚防护服务的医务工作者领着新冠患者跳舞;河南一小姑娘,家境贫寒,没有网络,每天晚上在父亲的陪同下,在村委会听网课……[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与近年来中国疫情现状相结合,展示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积极应对疫情的态度,让学生体会这首诗歌积极的人生指导意义。]5、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小组合作)(1)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坚信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而当这一切都过去之后,再回顾这一切时,人们将会为自己的坚定顽强,不屈不挠而深感欣慰。作者认为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少了任何一种经历,都是残缺不全的,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砺,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能锻炼出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出精彩的人生。[设计意图:合作交流,体会挫折也是一笔财富。]归纳领悟诗歌哲理的方法:明确:表达比较直接的哲理诗,先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去理解诗歌的大概含义,接着采用经验带入法,将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哲理,同自己的实际生活所经历的、所获得的东西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意图:学方法,悟生活,为仿写诗歌做准备。]、仿写诗歌: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形式和内容,反向思维,以《假如生活厚待了你》为题,写一首哲理诗。交流、展示、点评、修改。示例:假如生活厚待了你假如生活厚待了你,不要骄傲,不要得意。幸运的日子里需要镇静:要知道,生活有晴天也会有雨天。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狂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深刻的教训。[设计意图:借鉴巩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形式和内容,反向思维,以《假如生活厚待了你》为题,写一首哲理诗,让学生体会顺境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归纳总结学生从不同角度谈收获预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既是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更是诗人在严峻艰苦的岁月里的座右铭,他告诉我们对待人生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的对待,要善于克制自己,放眼未来。[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巩固诗歌的写法及蕴含的哲理。]、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演讲稿,表达我们对生活、对艰难、对挫折、对生活欺骗的看法,要求至少用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一个句子,600字左右。[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诗歌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再次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