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通过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2.结合本单元学习,尝试通过续写、仿写等方式写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 3.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与同学合作编小诗集。【教学重点】能与同学交流自己收集或创作的小诗,合作编成小诗集。【教学难点】合作编写小诗集时,要注重课内的分工指导和课外合作过程的推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梳理回顾前期的学习活动:上个阶段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繁星》《绿》《白桦》等四首现代诗歌,了解了现代诗的一些特点;搜集摘抄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现代诗,进行了交流活动,还模仿着这些优秀的诗篇尝试自己写了现代诗。2.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试着合作,将这些诗编成诗集,并选择最喜欢的诗歌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从小结单元课文开始导入,旨在创设情境,将学习从单元内容自然延伸和拓展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达到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的故事。二、活动展示过渡:在编小诗集前,我们先要把收集或创作的诗歌进行分类。1.成果展示(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布置任务:拿出自己收集或创作的诗歌,在小组内读给同学听。小组合作要求:①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自己收集或创作的诗歌。(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歌,不超过三首)②认真听:在同伴朗读展示时认真倾听。(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表扬资料收集角度、类型丰富的学生。(3)出示部分诗歌题目并提问:你能给下面的这些诗歌分分类吗?以下诗歌为例:《纸船——寄母亲》(冰心) 《猫》([英]艾莉娜·法琼)《花朵开放的声音》(金波)按作者分:中国的、外国的;按内容分:写动物的、写植物的、写人物的;按读后感受分:读了觉得开心的,读了觉得悲伤的,读了获得启发的;……小结:同样的诗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出示诗歌分类导图,布置任务:想一想,如果要合作编一本小诗集,如何给自己收集的诗歌分类。(2)探究过程①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预设:还可以按诗人的国籍分类、按诗歌类型(叙事、抒情)分类、按自己的读后感受分类……②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布置任务:确定分类:小组讨论并确定诗集的分类。整理标示:根据分类整理摘抄的诗歌,选出要收录进诗集的。③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完善诗集。④小诗集的内容除了我们前期摘抄的诗歌和自己写的诗之外,还可以有什么?预设1:所摘抄诗歌的作者简介。预设2: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预设3:自己写的诗背后的故事。预设4:现代诗歌的小知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示:以上内容不是每首选用的诗歌后面都要有,可以有选择地补充。⑤有了内容,编一本小诗集,我们还需要考虑些什么?预设1:诗集的名字。教师可以随机组织学生交流一下知道哪些诗集的名字,然后小组内商量一下合作编写的诗集名字,如果一时商量不好,可以课后接着讨论。预设2:封面设计。点拨:封面的画面和用色等要与诗集的名字相匹配。预设3:要有目录。预设4:有些内容旁边可以配上插图。⑥我们知道了可以编什么内容,知道了如何设计版式,关于合作编小诗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呢?预设1:是否可以用电脑制作?点拨:可以。(出示手写与电脑制作对比图)预设2:最后如何装订?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可以用订书机装订;可以用线装;还可以用夹子固定。⑦课件出示小组分工表,组织各小组讨论填写,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讨论。(3)成果展示注意事项:①组织各小组讨论如何介绍本组编写小诗集的名字、收录的内容、最大的特色或者亮点,选定一名发言人(刚刚代表小组进行汇报的人不再发言)。②组织各小组发言人依次上台汇报,然后将本组的小诗集放置在教师指定的展示区域。③组织各小组到展示区域翻阅大家编写的小诗集。为了确保活动的有序,教师可以提前给各小组编号,然后让各组按照序号顺序,顺推翻阅其他组编写的小诗集。 (4)评价各组成果①教师宜布有关奖项:“最佳编排奖”“最佳作品奖”“最佳诗集名”“最佳封面奖”“最佳插图奖”“最佳装帧奖”等。②给每一小组下发若干即时贴,告知评价规则:小组共同讨论如何投票,不能给自己小组的诗集投票,每一个奖项最多可以给三个小组投票,在即时贴上写上小组的编号,贴到相应的奖项下方。 ③各小组讨论并投票。④统计投票结果并宜布。⑤请获奖小组选派代表(最好为此项分工的承担者或者贡献最多者)简单发表获奖感言。设计意图:合作编小诗集需要帮助学生明确编排内容,厘清编排形式,指导学生如何美化诗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诗集编写,并在全班展示环节指导学生欣赏并评价同学的诗集。三、课堂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发现,学习摘抄的过程,又或是编制诗集的过程,同学们都有丰富的收获,这些经验的提炼对于其他同学也是很有帮助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颗会感悟的心灵,你的眼前定会出现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笔下便会流泻下或可爱或浪漫的文字,这就是诗的语言。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回顾巩固学习成果。四、布置作业从本组编写的小诗集中选择优秀诗歌,为班级诗歌朗诵会提供素材。设计意图:通过编写小诗集选择优秀诗歌,巩固活动成果。《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和同学合作举办诗歌朗诵会。2.能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教学重点】能和同学分工合作,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教学难点】规划设计班级“诗歌朗诵会”的前期准备安排。【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过渡: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合作编写了自己的小诗集,诗集中有自己摘录的诗歌,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也收集了许多诗歌。有的是送别诗,有的是思乡诗,有的是边塞诗,还有的是我们自己写的诗,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展示一下,今天我们一起用朗诵的形式,来继续感受诗歌的美吧!设计意图:谈话引出“诗歌”话题,把学生带入综合性学习的情境,为新授作铺垫。二、活动展示(一)成果展示1.观看朗诵视频。2.思考:(1)朗诵与平时的朗读有哪些不同?(2)朗诵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3.结合书中“小贴士”的要求,归纳小结:朗诵的表现力、感染力很强,更注重表现诗歌的韵律美,感情饱满。朗诵要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活动组织方面的准备。2.探究过程(1)组织各小组讨论表演的篇目、形式及表演者。①朗读篇目选择。可以是本单元学习的诗歌,可以是收集、摘抄的诗歌,也可以是同学们自己创作的诗歌。师引导: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诗歌,如本单元《白桦》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天晴了的时候》也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②朗诵形式选择。因为是在线朗诵会,朗读形式可以是个人朗诵,也可以与父母合作朗诵,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拍成视频,发到班级群里共享。③朗诵表演者的选择。可以自我推荐,可以在班级群里互相推选产生。(2)全班交流入选节目,讨论分组。①确定朗诵会的时间、入选节目,推选班级节目主持人。②确定各项目小组:导演组(组织策划、安排节目顺序)、宣传组(制作节目单、宣传海报)、主持组(撰写主持词、现场主持)、联络组(与家长、外请人员沟通)等,并明确各小组工作职责。各小组分头准备,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和家长。(3)完成《“班级诗歌朗诵会”任务分工表》。主题 诗歌朗诵会时间 ( )月( )日 地点 教室形式 小组参赛导演组宣传组主持组联络组(4)节目表演者的准备。①精选适合自己的朗诵篇目,尽量脱稿,准备好朗诵背景音乐等。②多练习朗诵。练习过程中,可以观摩一些优秀的朗诵表演,也可以去请教有表演经验的朋友或老师。③将自己的朗诵录成视频。可以请父母帮自己用手机拍摄,视频的封面,可以加上字幕“班级朗诵会”“朗诵篇目”“朗诵者”等信息。④在朗诵会前,可以根据各组商定的朗诵形式进行在线彩排,关注节目之间的衔接和节目准备是否充分、网络调控是否流畅,彩排后再次调整修改。⑤彩排过程中,可以请有网络操作经验和表演经验的家人或老师前来帮忙指导。⑥观看诗歌朗诵会,看学生在家的朗诵视频。学生表演:现代诗朗诵《我为豆豆来代言》。设计意图: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是“合作编小诗集”的活动延续,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教学时既要关注活动前期准备的任务和流程,也要引导学生明晰朗诵现代诗歌的基本要求,还要关注学生的交际与沟通表达能力。三、课堂小结1.师生共点评。(1)点评要点:①篇目是否适合小学生朗诵?②是否用恰当的语气读出了诗歌的情感?③朗诵时,表情、手势是否自然?④朗读形式是否有创意?(2)以本单元学习的诗歌《绿》为例:①朗诵第二节时,是否能用不同的语速、语调体现绿色之多?②朗诵第三、第四节时,是否能体现相同句式的语气变化?③朗读最后一节时,是否能用合适的语速和语调体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④朗诵到诗歌中的一些动词时,如“挤”“重叠”等,能否加上合适的手势,让表演更具感染力?表情是否自然?2.学生自评或互评。3.班级可以设立一些奖项:“最佳表演奖”“最佳配乐奖”“最佳合作奖”“最佳亲子表演奖”等。 设计意图:通过各类评价巩固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爱上诗歌。四、布置作业1.小结:通过这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2.作业:开展家庭诗歌朗诵会或者开展“迎六一”班级诗歌朗诵会。设计意图:通过开展家庭诗歌朗诵会或节日班级诗歌朗诵会,巩固活动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