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3.2青春有格
自主学习
1.什么是“行己有耻”?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3.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4.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 ?
想一想为什么练字要从这个“格”开始?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你如何理解这些话中的“格?”
畅所欲言
格:规则、界限、标准、品格、格调
行己有耻
01
几位中国游客,在泰国普吉岛情人沙滩玩,看中了一块供观赏的木头,不顾导游阻拦想要带走,更声称自己走过二十多个国家看中什么都能带回国内,被一北京大姐旁敲侧击一顿后才放弃,事后大姐录了一段视频,痛斥这种不守规矩的行为。
情境探究
思考:
普吉岛游客带走木头“出格”了吗?具体出了什么格?
你如何看待游客这种“不问就拿”的行为?
1、行己有耻的含义?28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成功用学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上课讲话吵闹
判断:你觉得下面的行为符合“行己有耻”吗?

你还知道哪些可耻的行为呢?而这些可耻的事情能不能做?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译: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朱熹
生活中你认为哪些行为是可耻的?
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识大体、顾大局,展现良好的素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你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是文明的有羞耻心的表现?哪些是不文明的没有羞耻心的表现?如果你也有这些行为,应怎么做?
隐瞒旅居史
工作人员陪伴患者
乱扔废弃口罩
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探究分享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思考:网民“辣笔小球”为博取关注在新浪微博发布诋毁贬损戍边英雄官兵的事情公开道歉,但仍要受到法律制裁,怎样避免悲剧的发生?
公开道歉
③ 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树立法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就走了,大家都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了出来,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
我该怎么办?
不看,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方法与技能:增强自控力
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说某些口头禅。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找招呼。
3.加强自我监控。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二、止于至善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3.什么是“止于至善” (P29)
①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格调与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补充)
让座
陪伴和分享
我来帮你搬
我们能做什么?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礼貌待师
与同学互帮互助
给老人让座
遵纪守法
孝敬父母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启示: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刘盛兰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可却把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他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
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问题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5.榜样的作用?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会更加美好。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什么是慎独?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慎独慎独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问题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04
03
02
01
课堂笔记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行己有耻”对我们的要求
3.2青春有格
行 己 有 耻
止 于 至 善
是什么?
怎么做?
知耻、辨别、底线、自控
是什么?
精神境界、格调、追求、实践过程、精神状态
怎么做?
小事、榜样、自省、修身、
作用:
镜子、旗帜、基本态度、思考、力量
课堂总结
1.革命家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新一代的青年人是奋进的一代,也是敢于尝试证明自我的一代,但在青春的生命旅途中,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下列古语、格言所蕴含的道理与此无关的是( )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
2、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下列行为符合“行已有耻”要求的是 ( )
①公共场所打电话尽量小声,以免影响他人
②拿别人的缺点、缺陷、姓名开玩笑
③上课时讲笑话,活跃课堂气氛
④男女同学交往注意尺度,举止得体
A. ①④ B. ①③ C. ② ③ D.③④
A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是说每个人都能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A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作为榜样。“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
①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②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全社会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
④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5.近日,某校七(1)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就“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进行主题讨论。请你一同参与。
材料一:2022年3月12日,山东省莱西市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可疑男子正在路边徒步行走。经现场询问得知,该男子系莱西人牛某(男,32岁),其在明知应当按照规定做核酸检测的情况下,以嫌做核酸检测麻烦为由,不履行应尽义务,自3月4日以来,一直未进行核酸检测。因他的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
材料二:今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青岛,白衣执甲,再次出征,用最美逆行者的身影诠释责任与担当:在核酸采样点,同一个动作每日重复上千遍;在流调现场,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在定点医院,毫无惧色与新冠“正面交锋”……医务工作者们把风险留给了自己,让更多的人安然无虞,用汗水再一次诠释责任与担当,以身为笔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1)从“行己有耻”的角度,说一说牛某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2)结合材料,说一说我们应如何向最美逆行者学习?
评价标准:(1)能从“行己有耻”的角度,说出牛某的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的为优秀。
(2)逻辑清晰,声音洪亮,能完整地从不同角度分析向最美逆行者学习的为优秀。
【参考答案】
(1)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①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②行己有耻,止于至善;③自强不息、自信自强;④努力追求梦想;⑤具有坚强意志,好好学习等。
新时代的青春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贡献中华少年,应有的,青春力量!
教师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