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音乐 第一单元 春之声——新疆之春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音乐 第一单元 春之声——新疆之春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1.6新疆之春
教学 目标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背唱《青春舞曲》。 3、能够大胆地独自或参与《青春舞曲》歌表演。
教学 重点 感受、体验新疆音乐的情绪及风格。
教学 难点 在聆听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境导入: 播放儿童舞蹈片段《娃哈哈》并提醒学生注意观看。 新授课: 作者简介: 马耀先:小提琴演奏家。回族。乌鲁木齐人。1959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在新疆歌舞团任乐队首席兼独奏演员,后任乐队队长。作有《新疆之春》等乐曲和歌曲。 李中汉: 作曲家。河北定县人。1949年入西北艺术学校学习小提琴。1954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专修作曲。在校期间合作创作了《新疆之春》等。作有小提琴曲《欢乐的牧场》、歌剧音乐《帕丽扎特》等。 作品简介: 乐曲是《新疆之春》,是一首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奔放热情的三部曲,乐曲奔放流畅、潇洒自如,表现人们跳起欢乐的手鼓舞的情景,反映了解放后新疆人民幸福生活情景——所以《新疆之春》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隐含着新疆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如同春天一样到处充满勃勃生机。 维吾尔族乐器: 1.萨巴依:是新疆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族的民间乐器,常用于歌舞伴奏。 2.艾捷克 :维吾尔族弓弦乐器,古代称其为“哈尔扎克”,是维吾尔族弓弦乐器中最短的一种。 3.弹布尔:其声铿锵、悦耳,十分独特。弹布尔常用作独奏乐器,在家庆宴乐中与热瓦甫、手鼓等乐器组台,为歌舞伴奏。 4.卡龙:维吾尔族弹弦乐器。曾称七十二弦琵琶、喀尔奈。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和田、麦盖提、莎车、哈密等地。 5.达卜:汉语称手鼓,是维吾尔族民间广泛使用的古老的打击乐。 分段欣赏: 1、这首乐曲的情绪? 学生:乐观、豪爽、活泼、欢快 2、主奏乐器是什么? 伴奏乐器是什么? 学生:小提琴独奏 钢琴伴奏 3、可以分为几部分? 学生:三部分 教师:《新疆之春》作于1956年。采用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音乐语言,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欢欣鼓舞的乐观情绪。 4、曲 式: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称为“曲式”。 《新疆之春》:单三部曲式结构 ( A B A') 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 表现情绪:热烈、欢快、酣畅、富于激情的音乐情绪。 第二部分: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 表现情绪:给人以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强烈印象。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有一个尾奏。 基本上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但在结束部分有所不同。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
板 书 设 计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维吾尔族乐器: 分段欣赏: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