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则,是我的战“疫”宣言-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通用版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遵守规则,是我的战“疫”宣言-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通用版 教案

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是我的战“疫”宣言
——“防疫第一课”小学四年级主题教育课
【教育背景】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包括“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遵守规则也是“诚信教育”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一种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指出: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使。规则教育也是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所以,本课力在把遵守规则这个大议题化为可操作性的生活实践,真正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学情分析】
在社会宣传及日常教学的潜移默化下,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不难发现,这种“规则意识”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口号上,没有内化为认知。
学生常常会因为客观上缺少知识和方法,主观上懒于行动,而造成生活中的不守规则。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生难以从大量的媒体资料中得到科学的了解,因此对于相关防疫的做法缺乏理解,也不清楚具体该如何做,因而导致了无法知行合一,也缺乏主动践行的内驱力。
【教育目标】
1.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面对疫情时应遵守的规则; 明确“遵守规则”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尤其是面对疫情时重要的态度和理念。
2.使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时时影响生活的道理。
3.增强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主动践行规则。
【前期准备】
1.收集关于抗“疫”前线工作者、居委会干部的故事,制作相关视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 排演小品。
【教育过程】
第一篇章:认识规则我解码
一、场景引入,展开联想
1. 手机屏幕显示班级微信群健康汇报画面
播放:时间滴答声、呼噜声、铃声
* 猜猜这是什么?时针在跑,分针在跑,七点三刻,八点,八点十五,八点半……
此时此刻,一间房间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打呼声),猜猜是什么?
2. 画面出现:每天9点之前,同学们都需要在微信群里进行健康汇报,这天丁丁一家都睡过头,老师在焦急等待丁丁的回复。
3. 想象: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结果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想法?
师小结:睡过头可真糟糕!没有遵守准时报平安的规则,老师就没办法及时向学校汇报,试想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晚汇报一分钟,加起来我们就耽误了35分钟的上报时间,而这仅仅是一个班级的情况!健康汇报能够使国家政府及时了解我们的健康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来保护我们,而有些学生却不以为然,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个小朋友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二、初识规则,体会意义
1. 理解“规则”:刚才的场景是面对新冠肺炎时,我们在家需要遵守的规则——按时汇报身体状况。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2. 讨论:这些场景需要遵守什么规则?出示场景:学校、马路、图书馆、超市、公交车上、电影院、考场……
出示儿歌: 去学校,要准时,不迟到,带齐用品进课堂。
过马路,先看左,再看右,不闯红灯绿灯行。
阅览室,需安静,轻翻阅,凭卡借书按时还。
去购物,先结账,再拆物,原拿原放不损坏。
乘公车,不拥挤,不抢座,先下后上要礼让。
看电影,不喧哗,不摇椅,不吃零食讲卫生。
去考试,不偷看,靠自己,掌握知识本领大……
3. 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规则需要我们去遵守?你做到了?没有做到会怎样?
师小结: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本质是保护我们,在关键时刻它是我们坚实的铠甲,保护我们周全。遵守规则也是一种讲诚信的行为,不文明行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失信于自己。
【设计意图】
以“早晨健康打卡”这一现阶段学生每天在做的事情切入,初步了解“规则”的概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紧密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基本规则,以丁丁一家的故事串联所有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体会遵守规则的本质是保护我们自身,也是一种讲诚信的行为。
第二篇章:体验规则我感悟
一、参与游戏,感受重要
1.“十字路口”的游戏:丁丁的爸爸妈妈今天睡过头了,急急忙忙出门,你们也模拟一下丁丁一家,来玩一个“十字路口”游戏,但是这个路口没有红绿灯,参加游戏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学生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
交流:不遵守交通规则,车子和行人挤在一起,谁也走不了……
小结:多可怕呀!由此可见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了这样的规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诚信。
2. 交流:这次新冠肺炎的防疫需要我们遵守哪些规则?
预设:出门戴口罩;出入需要配合量体温;高铁高速入口需要填写健康承诺书;外地回沪自觉到居委会报告,并相应隔离7~14天;行走路线如实汇报;尽量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点……
3. 讨论: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二、观看视频,明晰后果
1. 出示不守规则新闻:在疫情之下,一个人不守规矩,就会连累很多无辜的人为他买单。一人明知从疫区回来却没有遵守规则居家隔离,导致7位亲属被感染,一同宴席的3000多人,也被要求隔离观察。
2. 与此同时,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播放“最美逆行者”数字故事(医生、护士、警察、军人、教师、各行各业志愿者……)
3. 交流:看了这两个故事,有什么想说的?
师小结:2002年底,不守规则的人吃野味吃出了非典,2019年底,不守规则的人吃野味,吃出了新冠肺炎,上万人被感染,上亿人被困家中,开学延期,车辆限行……国家有难,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共同承担!作为学生,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全力做好个人卫生防护,遵守规则,放松心态,积极应对。
【设计意图】在第一篇章的基础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游戏体验“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对规则内容进一步巩固。同时通过“不遵守规则”的新闻和“最美逆行者”的两者对比,体会规则的意义,在这背后有无数人为之付出努力甚至牺牲,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第三篇章:遵守规则我代言
一、情景演绎,明辨是非
1. 小品《丁丁家的抱怨》:晚饭后,丁丁一家一起聊天,爸爸说道:“现在小区只开一个门,每天都要走很远去拿快递,有时一天几个快递要来回好几次,太麻烦!”丁丁也愁眉苦脸:“学校要进行网络学习,还要每天健康汇报,连懒觉也不能睡了!”奶奶皱起眉头:“出门就要戴口罩,量体温,进进出出像是不信任我们;上次就去了个杭州回来还要隔离14天,合理吗?”妈妈则紧张地拿出手机:“你们快来看啊,我朋友刚告诉我其实有很多人感染了,只是没有播报出来,还说是内部消息!”
2.讨论:看了丁丁家的“抱怨”,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些情况?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汇报。
3.深入开展讨论:怎么劝你的爸爸妈妈,如果人人都这样嫌远嫌麻烦,我们生活的家园会变成怎么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采访:采访老师、学生,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观点。
(预设:态度类:不怕麻烦、不信谣,不传谣……
方法类:可以几个快递一起拿、菜一次买足……)
小结:丁丁一家难为情地笑了:“我们以后一定改正,坚决配合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4.丁丁的妈妈改变了观点,还加入了社区的志愿者,协助居委会干部工作,这才知道原来这背后大家是多么辛苦。
(播放媒体:同时出示居委干部时间表。7:30 到达办公室——8:00~9:00 给隔离家庭送物资,倒垃圾(垃圾分类)——9:00~9:30 统计隔离人员身体状况——9:30~11:30 预约口罩登记统计——12:00 小区巡逻——13:00~16:00 回沪人员信息统计并做一人一表——16:00~17:30 汇总第二天口罩预约并与药房接洽——17:30~18:30 制作门禁卡,协调物业统筹第二天工作。累计一天接了233个电话,共计制作165份表格,累计制作3000多张门禁卡……)
*交流: 现在你还觉得进出门的量体温和拿快递麻烦吗?
二、寻找榜样,主动践行
1.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值得学习遵守规则的榜样,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 传承助我行:家长委员会述说做法,成年人遵守得一丝不苟,榜样的力量就会铸就他一生的习惯。
* 给力伴我行:几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在用的好方法。
2.书写《遵守规则》的倡议书:遵守规则从现在开始,从说到做到开始。丁丁起草了一份倡议书,请每个小朋友在倡议书下写下自己的承诺,并督促自己遵守规则。
3.儿童诗朗诵,师总结:面对新冠病毒,我们每个人都是抗“疫”小战士,遵守规则就是我们的战“疫”宣言,相信困难很快就会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定能重返校园!加油中国!
【设计意图】通过寓教于乐的小品《丁丁家的抱怨》,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活中不愿意遵守规则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对此现象以及后果的理解和思考,在讨论中激发学生共情。帮助学生在主观意识上树立不怕麻烦、主动从我做起遵守规则,下定打赢防疫阻击战的决心。通过交流班中、家中的正面做法,激发学生学习这些“闪光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学生向遵守规则的人和事靠拢。最后则通过书写倡议书的形式,激励学生用行动践行,从而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