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运动技术为主要目标,以篮球运动的核心技术学习为主线,通过习练技术组合,为学生篮球练习奠定基础。本课设计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习内容前后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让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凸显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高中体育教材球类运动项目主要内容之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在初中已经学过,在高中阶段要使学生在掌握动作的同时,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培养不断自我修正动作的能力,使动作规范化,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本课练习过程紧紧围绕提高投篮技术的稳定性展开。 高中二年级男生普遍喜爱篮球运动,在初中阶段也或多或少进行过相关技术的学习,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很多学生技术动作掌握程度不一,动作不规范,不能够熟练应用。本节课通过球性练习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三、学情分析四、单元教学设计课次 教学内容 备注1 篮球球性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2 运球练习、行进间传接球3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本课4 行进间低手投篮、行进间传接球投篮5 技战术:传切配合五、教学流程1、课堂常规:整队集合,师生问好。2、课的导入:宣布本节课内容与目标,语言激励学习兴趣。3、准备活动:卡巴迪游戏,篮球体操。4、基本部分:观看微课,教师讲解要点,纠正动作。学生持球纠正动作练习,移动中接球投篮练习,运球急停投篮练习。5、课课练:结合课题内容,进行“补偿性”练习,全面提升学生身体核心部位力量。6、结束部分:拉伸放松,课堂小结,收还器材,课下练习。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记住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点,了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有关知识,建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70%左右的学生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能做到准备姿势正确,用力协调,并尝试运用。30%左右的学生有自我修正动作的能力;发展身体核心部位力量。3.情感目标:在分组练习时具有合作的意识与行为,能相互反馈,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教学要点: 上下肢协调用力,伸臂充分,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柔和拨球将球投出。教学重点: 持球手法、出手动作和上下肢协调用力。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 (一)、 课堂常规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二)、准备活动 1、卡巴迪游戏(音乐) 2、球性练习(音乐) A手指拨球,B扩胸运动 C振臂运动,D体转运动 E腹背运动,F左右侧弓步 G连续下蹲球绕膝,H踝关节二、基本部分(一)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1、持球:投篮手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掌外缘和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后下方,手心空出,手腕后仰,球的重心落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肘关节自然下垂,置球于同侧肩的前上方。2、预备姿势:由持球开始,投篮手同侧脚在前,右臂曲肘,前臂与地面基本垂直,自然放松,肘尽量往里靠,右手持球于肩上,左手扶球的左侧前下方,身体重心稍偏前脚,两眼注视瞄篮点。3、投篮动作:两脚蹬地,伸展腿和腰腹,右臂向前上方抬肘,充分伸展,用手腕主动前屈,食指、中指端用力拨球,将球投出。4、结束动作:球出手后,身体充分伸展,重心移至前脚掌,提踵,食指正对瞄篮点,手心向下,腕、臂放松。动作关键: 蹬地、伸臂、屈腕、指拨球、食指正对球篮用力协调一致,连贯。教法与学法1、学生观看学习微课。2、教师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要点。3、教师组织学生纠正动作练习。4、学生面对面做投篮模仿练习,相互检查,互相纠正5、学生面对面持球做投篮练习,相互检查,互相纠正6、四人一组距离篮圈4-5米,用两球,横向移动两步,接球后快速投篮,抢篮板球,传球,轮换进行。7、学生展示。8、运球急停(距离篮圈4-5米)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重点体会动作之间的衔接。9、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评价学生。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用力方向不对。纠正方法:要求投篮出手后,手要指向球篮。2、投篮出手后,球飞行弧度太低。纠正方法:要求学生投篮伸臂时要先向上抬肘。3、持球或出球时肘关节外展。纠正方法:预备姿势时,肘关节尽量靠近躯干。4、手腕前屈不充分。纠正方法:徒手做快速蹬地、伸臂动作,碰一定高度标志物。5、投篮力量过大或过小。纠正方法:固定投篮点,要求矫枉过正,然后自我反复修正,直到最佳动作为止。投篮出手瞬间动作三、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2、课堂小结3、收回器材4、师生再见1、教法:教师领做A坐立体前屈、B坐立分腿体前屈、C跪姿后倒、D手臂放松2、要求:充分做好放松练习。场地器材:场地:篮球场地两块。器材:篮球32个,标志蝶8个,计算机5台,音响1台 。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30%——35%预计评价心律:120次课后反思:1.球类教学方式要改变。2.球类教学要突出运用。3.组合练习要体现“趣味性”、“体能增量”和“巩固技术”三个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