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设计理念与构思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五、教学重、难点六、教法与学法七、教学流程八、教学预计效果九、教学场地、器材十、课后作业一、设计理念与构思本次课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自主、探究、协作为主调。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为桥梁,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力量和培养勇敢、自信、坚强的品质,课堂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高中阶段目的在于通过篮球运动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良好体育习惯,同时为全队进攻配合奠定基础。三、分析学情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其身心正处于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男女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也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篮球教学在初中年级已经出现,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与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和技术原理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2、使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过程与方法在这个练习过程中,通过准备活动、球性练习、个人展示、素质练习等联系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掌握一定的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2、在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五、重难点分析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六、教法教学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解示范法、分解法、设疑、解疑等方法。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观察法、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发、分组练习法、互相评价法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练习当中。七、教学流程(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 2、行进间运球 3、拉伸练习及球性练习(二)基本部分:1、教师集中讲解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强化练习3、女生三角传接球练习,男生四角传接球练习4、个人展示5、篮球自由选项(四打四比赛、传接球游戏)6、素质练习(三)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 2、小结 3、布置作业 4、収还器材八、教学内容一、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黑板图示)传球:动作方法:传球时双手持球与胸腹之间,两肘自然弯曲与体测,眼睛平视传球目标,传球时后退发力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伸,两手随之旋内,抖腕、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拨球并将球传出。动作要点:蹬(地)、伸(臂)、翻(腕)、抖(腕)、拨(指)动作连贯,双手用力均匀。接球: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两臂迎球伸出,两手自然张开,两拇指呈八字形,其他四指向前上方伸出,两手成一个半圆形,当手指触球时两手将球握住,两臂顺势屈肘后引缓冲来球力量,两手持球胸腹之间。动作要点:伸臂迎球,在手接触球时后引缓冲,持球与胸腹之间,动作连贯一直。九、教学预计与效果1、预计整节课每个学生练习密度达到50%以上;女生的平均心率在130至140/分,男生的平均心率在130至150/分。2、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40%左右在双手胸前传接球时,上下肢协调配合。十、场地、器材篮球场二个、每人一个篮球、哨子一个、音乐播放器一个、展示架、以上这节课主讲内容是: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起再来让我们回顾一下十一、课后作业1、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观看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视频。2、利用课余时间,同学们之间再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指正,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