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26张PPT 含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26张PPT 含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青铜雕塑“铸剑为犁”位于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花园中, 1959年由苏联赠送给联合国。
憧憬
往事并不如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七单元17课
一、危机四伏的世界
1929年,破产股民站在交易所外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1937年,纳粹党大集会
《慕尼黑协议》签字现场
危机四伏
经济大危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法西斯主义
绥靖政策
材料 惊恐万状的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在一片经济战中,国际经济关系进一步恶化。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这三个占有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于是德、日继意大利之后于30年代初公开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经济大危机如何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1
经济大危机
国际危机
国家危机
德国:条约苛刻
日本:势力受限
意大利:分赃太少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可以说,“一战”结束时就埋下了“二战”爆发的种子,地点就在巴黎凡尔赛宫。
----思不群《二战全史》
为什么这么说?
隐患
纳粹党 (Nazi)是"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个词的德文缩写
在凡尔赛体系中受到严重压制
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严重打击
从纳粹党的名称中能否看出德国法西斯的上台跟什么有关?
3
法西斯主义
希特勒曾经说过,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
二战前法西斯主义的发展
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1933年,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1936年,德意结成轴心国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什么是法西斯主义?
3
法西斯主义
墨索里尼、希特勒、东条英机
法西斯,本义是“束棒” ,是一种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古罗马执政官外出的时候,带着12名侍卫官,每位侍卫官肩上扛着“法西斯”。倘若有人犯了重罪,执政官便宣判:“用‘法西斯’对他处以死刑。”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徽
3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的含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团结产生力量
法西斯
最高权力的象征
独裁

侵略的代名词
美国参议院
美国参议院图章
美国参议院为什么使用法西斯的标志?
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4
绥靖政策
一下飞机,张伯伦就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温斯顿·丘吉尔则评价: “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作一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
《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我带回来一张没用的厕纸》
绥靖政策:
对侵略姑息纵容,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妥协的政策。
根据材料,分析英、法两国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
材料 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还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①综合国力的衰弱;
②经济危机、政治动荡;
③对社会主义的仇视(“祸水东引”);
④无视小国利益;
⑤希特勒的欺骗
1935年 美国通过《中立法案》
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避战自保 引火烧身
二、战火洗礼的世界
小组讨论:你认为应以哪一年作为二战的起点?理由是什么?
张海鹏:
1937年七七事变、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斯大林格勒战役历时200天,双方投入兵力约500万,双方伤亡约350万人,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刚刚赶赴城中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
斯大林格勒战役
血与火的征服
三、浴火重生的世界
1
雅尔塔体系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材料 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同样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的烙印。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展开了国际政治中不断增长的民主化趋势。……雅尔塔体系中包含美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和平秩序方面,展示了国际社会和国际秩序走向更加民主化的前景。
——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
结合教材104页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和以上材料,评价雅尔塔体系。
目标:世界和平
色彩:强权政治
奠基:两极格局
1
雅尔塔体系
2
联合国
根据教材104页最后一段和87页第一段,比较联合国和国际联盟的异同。(表格仅供参考,还可从其他方面比较)
相同点 背景 性质 局限 不同点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决议原则
成员构成
宗旨
联合国标志
联合国总部
世界大战的产物
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全体一致”
“大国一致”
更有普遍性与权威性
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孜孜以求的世界?
我们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节选自十九大报告
合作共赢的世界!
作业:
今天是5月8日,美英法等国把今天定为二战的欧洲胜利日,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假设你受邀参加相关活动,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发言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