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依托结构 整体重构——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的话题是“神奇的探险之旅”,要求学 生写一篇有关探险过程的习作,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展开合理、丰 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根据情境编故事,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探险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话题,他们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相关的阅 读经验也少之又少。如何让学生想写?有材料可写?写的生动具体?一是可通过 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探险类素材的文本,搜集探险主题的视 频,课上进行入情入境的描述,唤醒同学们的探险欲望,通过创设大情景,激发 习作兴趣。二是依托教材的结构特点,挖掘文本中的现有素材,为学生习作搭建 隐形支架。三是针对习作过程进行整体重构,借助制定探险计划、绘制思维导图 为学生的习作理清思路。在自主习作的基础上借助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量表对习 作进行多维评价,让学生通过内驱力的激发实现知识的内化。依托教材的结构特 点,整体重构习作指导过程,实现高阶思维的知识建构,为学生的习作搭建支架。【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探险伙伴、探险场景、探险装备。 2.能够根据遇到的险情,经过冷静思考,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突破重重困难,化险为夷。3.能够展开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描述探险出现的转机,把思考的过程写清楚,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教学重点】能够展开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描述探险出现的转机,把思考的过程写清楚, 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教学准备】1.安排同学们课前搜集探险类书籍并指导阅读。2.搜集探险类视频等音像资料。3.准备思维导图。【教学过程】版块一:创设情景支架,激发习作兴趣1.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阅读过相关的探险故事了,这些惊心动 魄的故事一定令人感到惊险万分。谁能来分享一下其中最惊险的画面呢?要点:学生谈探险故事,教师引导抓住惊险的部分进行简要的描述。 2.激发欲望。刚刚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你们对探险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老师也准备了探险类的视频,我们一起看看吧。视频呈现:幽深洞穴看了视频,你们一定也很想尝试一下,踏上我们的探险之旅。注意我们一定 要胆大、心细哦!【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同伴的文字描述和视频观看,感受探险的危机四伏和 脱险后的惊心动魄,营造出探险的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这 样探险大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探险兴趣。版块二:依托结构特点,挖掘隐形支架1.教师引导。同学们,探险不是一时兴起,在探险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 各种困难,遭遇各种艰难险阻,我们如何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化险为夷呢?在教材中呈现了各类素材,对我们的探险会有很大的帮助哦!要点:出示课文中的人物,学生根据自己探险的需要选择人物,并阐述选择 的原因,教师相机引导补充。2.小组合作。刚刚大家和老师一起讨论了,确定了探险的伙伴。我们在确定 探险伙伴的过程中,都是根据探险的实际需要进行的选择。在课文中还给我们出 示了在探险的过程中,其他一些需要考虑的条件。大家小组讨论,选择自己在探 险过程所需要的条件。小组讨论探险所选择的场景,需要购置的装备,在探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 险情。3.个性表达。(1) 在课文对选择场景,购置装备,遭遇险情的呈现中,都使 用了省略号,同学们想一想在探险时还可能需要什么条件?预设:a.场景:海底世界、原始森林……b.装备:简单衣物、防身刀具……(装备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 (场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 (人物探险爱好者生物学家向导好奇活泼的妹妹胆大鲁莽的表格心细胆小的同学……)c. 险情:灼灼烈日、狂风落石……(2) 根据前期讨论, 自主勾选,并根据探险的实际需求添加可能需要的人 物、装备、场景、险情等。(险情遭遇猛兽暴雨来袭突发疾病断水断粮落实血崩……)【设计意图】教材是最好的教学工具,依托教材的结构特点,利用好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辅助信息,为学生的习作搭建隐形支架,学生在习作时就会言之有 物,言之有序。采用“教扶放”的形式来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给予学生充分的 “教”,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的形式为学生再“扶一扶”,在教师充分“教”,小 组合作“扶”的基础之上,最后实现“放”的自主留白。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引 导作用,又给学生个性表达搭建了舞台,让课堂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版块三:重构指导支架 赠送探险锦囊1.制定探险计划(1) 制定计划。参照自己的选择条件,先进行初步构思,思考探险的过程, 制定探险计划。(2) 交流计划。交流自己的构思,倾听他人的建议,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取长补短。a.小组简单交流,说说自己的探险计划。b.阐述制定这样计划的原因,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要点:从故事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出发,再结 合选择的条件。(3) 完善计划。不同的探险故事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如何利用这些探险 条件构成一个完整的探险故事?让自己在探险的过程中能够化险为夷呢?这就 需要同学们能够完善自己的探险计划,让我们的探险过程充满惊险,同时又能有 惊无险,绝处逢生。a.调整完善探险计划。b.选取优秀探险计划在班级内交流。2.制作思维导图根据制定的探险计划,结合老师出示的鱼骨图,绘制自己擅长的思维导图。(1)教师出示鱼骨图并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2) 学生制作个性思维导图。(3) 班级交流。3.学习精彩例文(1) 教师出示《汤姆苏亚历险记》中的精彩片段。“有一天回来已是一个大 酋长,头上插着各色羽毛, 身涂各种吓人的颜色,在某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夏日早晨, 闯进主日学校,大吼一声, 吓得人血液为之凝固,让旧日伙伴的眼珠子让全被无法 平息的妒火烧为灰烬……”要点:学生在欣赏时能学习汤姆苏亚在经历危险时是如何逢凶化吉,转危为 安的?a.教师朗读例文b.交流习作技巧教师指导学生在板贴上书写关键词,并贴在黑板上。(预设:触觉、听觉、视觉、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动作……)(2) 总结写法:学习作者把遇险的过程写得清楚、写得具体的方法,即抓 住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探险计划的制定,根据计划绘制思维导图,让每个学生能够在 习作之前理清思路,发散表达思维,在习作过程中能做到有章可循。出示探险例 文让同学们在习作中有可借鉴之处,为学生搭建例文支架,强化教师在学生习作 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版块四:现场独立表达 初步完成习作1.完成初稿。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和例文中习得的方法,现场独立初步 完成习作。2. 自我调整。完成初稿之后,读一读自己的习作,修改语句不通顺,标点不 规范,表达不合理的地方。版块四:重构评价支架 修改完善习作1. 要点出示。教师出示习作评价量表,特别是针对于此次习作需要把思维 的过程和如何脱险的经历写具体,在评价实施前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量表2. 自主修改。根据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量表,自主修改习作,在修改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客观评价。3. 同桌互评。在自我修改的基础上,同桌互评,在互评中学习他人的精彩表 达。4.佳作展评。根据评价结果,选取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内推荐,向同学介绍令 人惊心动魄,又能转危为安的探险经历。【设计意图】凸显学生在习作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成为习作评价 的主人。从多维的设计角度,通过自评,实现自我查漏补缺,借助互评,促进大 家共同进步,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诊断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采用过程性评 价和结果性评价融合性实施,凸显评价的过程性特点,打破“一评定乾坤”不合 理习作评价模式。借助评价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