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设计: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结合射门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水平,将足球中的脚内侧传接球选为本次课的主教材,通过本课传接球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及合作学习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教材分析:足球活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球类项目,在教学与比赛中运动负荷相对较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效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足球活动集体性强,要求同伴相互配合,互相鼓舞,体现团队精神。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竞争等心理需求。脚内侧传接球技术是足球传接球技术的基础技术,脚与球的接触面积大,出球准确平稳,易于掌握,具有传球快速、稳定等特征,在足球比赛中实用性强的特点,因此,根据高一学生已有的足球基础安排脚内侧传接球技术,承前是帮助学生更充分地体会脚内侧传接球的特点,加深对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理解,启后则是为学习其他传接球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本次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发育趋向成熟,对足球这一运动表现较强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足球基础。但由于学生下肢力量薄弱、脚踝灵活不够,平时踢球时总是动作把握的不够到位,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我要学,我乐学”的氛围中达到掌握技能与发展各方面能力的目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对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建立较深的概念, 学生知道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及方法。技能目标:85%的学生能初步掌握脚内侧传接球的基本技术,65%学生能基本准确将球传出,且动作基本到位。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自学能力,积极探究,提高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的脚型及对球的控制能力教学难点:传接球动作的准确性教材教法:1、讲解示范、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教材学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2、练习法3、自我评价教学流程:准备部分(8分钟)课堂常规熟悉球性(颠球、拨球、踩踏球、拉球等等)游戏练习(抢截球)基本部分:基本部分:(28分钟)尝试练习(散点站立进行3-5米脚内侧传球的尝试练习)重点练习1、踢固定球2、两人传接球练习3、跑动传接球练习4、三人模拟攻防5、传接球结合射门结束部分:放松练习总结评价运动负荷:课的密度:35%---40%平均心率:125次左右运动负荷:中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