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深圳市中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一)总分:70分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大克鼎是西周贵族膳夫克祭祀祖父的器物。以下有关大克鼎的信息中,对于研究我国文字发展历史具有参考价值的是( )①材质:青铜②形制:圆腹三足两耳③纹饰:波曲纹、饕餮纹和龙纹④铭文:腹内铸有两段铭文,共290字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对火的使用和保存 B. 稻、粟和黍的栽培C. 干栏式建筑的建造 D.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3. 《元史 地理志》中这样写道,元朝的地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元朝采取了( )A. 郡县制 B. 刺史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4. 鸦片战争后,丁拱辰的《演炮图说》介绍西方的船炮技术,林则徐的《四洲志》搜集了西洋各国的情报与知识,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徐继的《瀛寰志略》重点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国情状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 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完全颠覆 B. 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得到实践C. 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 D. 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5. 中国革命的每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对下框内两组口号所反映的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A. 都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两场历史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C. 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 都以青年学生为主力6. 1948年12月,海伦县姚家屯隋海山一家获得政府分给的土地37.1亩。这主要得益于( )A. 《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C. “双十协定”的签署D.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7. 如表中数据的增长主要是由于( )1957年比1952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统计(节选)工业产值增长 生产资料增长(主要用于工业投资) 农业总产值128.6% 210% 25%A. 土地改革的进行B. 三大改造的推动C. “一五计划”的开展D. 改革开放的实行8. “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1992年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A. 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 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 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9.将同一年代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专题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以下“1992年大事记”专题知识卡片中①和②处应填写( )·……·①_________,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②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A. ①南方谈话 ②“九二共识” B. ①“九二共识”②澳门回归祖国C. ①南方谈话 ②香港回归祖国 D. ①香港回归祖国 ②澳门回归祖国10.2022年1月,故宫博物院举办了“钟鸣盛世——紫禁城和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集中展示了清代宫廷的钟表藏品。以下是两个制造于法国的钟表藏品,它们应制造于( )A. 手工工场产生阶段 B. 新航路的开辟时期C. 文艺复兴兴起阶段 D. 工业革命开展以后11.恩格斯曾评价一部著作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这部著作应是( )A. 《共产党宣言》 B. 《物种起源》 C. 《战争与和平》 D. 《人间喜剧》12.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1783年 1795年 1807年 1819年经历 出生于加拉加斯城 在欧洲求学期间,深受启蒙运动思想影响,立志解放自己的祖国 开始进行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 率领队伍翻越安第斯山,打败西班牙军队。在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后,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A. 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法国民法典》 B. 玻利瓦尔成为了南美的“解放者”C. 章西女王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牺牲 D.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13.如图图片为两幅宣传画,是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施的两项经济措施所分别绘制的。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A. 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 B. 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C. 反映了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D. 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4.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学习工具。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使用者的超强记忆能力和立体的思维能力。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思维导图,其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大题,共42分)1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材料一:宋元时期三大科技的西传与外来科技的传入图——《中国历史地图册》材料二:16至20世纪初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中心 意大利 英国、法国 德国时间 1540-1620年 1660-1840年 1840-1910年——摘编自潘教峰《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材料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传统的移民国家美国,不仅远离战场,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包容性较强的自由竞争的社会。当时又处于科学、教育和文化发展的上升期,因而往往能为流亡科学家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整理自李工真《世界科技中心的洲际转移》(1) 根据材料一,简述图中宋元时期中外科技传播交流路线的特征。 (2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与“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 (2分)(3) 根据材料三,概述美国吸引“知识难民”的原因。 (2分)(4) 综合三则材料,简析发展科技的条件。 (3分)16. 2019年,祖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报告(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夺取全国胜利”、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分)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二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此,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制定了什么计划? (3分)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材料三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3分)材料四: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根据材料二,说明1977年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3分)材料五: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5) 从经济特区作用的角度为上述材料中的“窗口”撰写一段解说词。(2分)17.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问天”之路上探索。(13分)材料一 北京古观象台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发挥着“观象授时”的重要作用。明朝于1442年在北京建立观星台,设立钦天监进行管理。观星台顶放置着复制前朝的浑仪、浑象、简仪三件天文仪器。大学士徐光启聘请西方传教士,采用西法编撰《崇祯历书》时,多次赴观星台测验天象。 清朝建立后,将观星台更名为观象台,隶属于钦天监。钦天监在整理《崇祯历书》基础上颁行《时宪历》。清朝聘请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按照西方天文测量制度监制了六架大型铜制天文仪器,置于观象台。(1)依据材料一,写出明清两朝在“观象授时”上的共同做法。(3分)材料二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飞机试飞试验,为20世纪人类的航空事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飞机的发明引发了一系列航空技术的飞速进步,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人类旅行、运输的时间,与通信的进步相结合使偌大的一个地球缩成一个“地球村”。它也为抗灾救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飞机制造涉及一系列高新技术,因此,航空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一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摘编自姜振寰《科学技术史》(2)结合所学,写出莱特兄弟飞机试飞试验的背景。依据材料二,概括飞机的发明产生的影响。(3分)材料三 2003年以来中国航天大事记(部分)① 2003年10月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② 2007年10月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启探月时代③ 2012年12月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启区域服务,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④ 2015年12月 我国成功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送入太空⑤ 2016年11月 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俗称“胖五”)发射成功⑥ 2020年7月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⑦ 2021年6月 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⑧ 2021年10月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航天成就的特点。(4分)(4)如果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开设历史课,讲授新中国航天英模的故事,请你结合所 学,帮助推荐一位新中国航天英模并说明理由。(3分)18. 【人类发展中的寻梦之旅】如图所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不同地区的人类都有追求的梦想,在逐梦的过程中,人类孜孜以求,不断进步。 (7分)(1) 请选取两个历史时期,指出逐梦的事件各一例。(3分)(2) 请你结合图中人类的四个梦想,对近代人类的逐梦之路加以论述,题目自拟,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条理清楚。(4分)答案:1-5 DDDDC 6-10 DCAAD 11-14ABDA15.【答案】【小题1】主要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国。【小题2】历史事件:第一次:意大利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第二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第三次:德国完成统一(德意志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小题3】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法西斯政权残酷迫害犹太人;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扩张;欧洲面临战争的威胁。【小题4】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才众多等。16.(1)新中国的成立。(2)实现工业化;一五计划。(3)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富裕起来了。(5)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答案】(1)设立专门的天文观测机构及官员;聘请西方传教士,参考西学。(2)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影响:引发了一系列航空技术的飞速进步,极大地缩短了人类旅行、运输的时间;推动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为抗灾救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推动了现代化。(3)成果丰硕;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4)杨利伟。2003年,杨利伟搭乘着我国首架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历时21小时23分,并于次日成功降落返回,航天员杨利伟顺利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成为了“中国航天第一人”。18.【答案】【小题1】14世纪追求思想解放梦指的是文艺复兴;l5、16世纪探求地理奥秘梦指的是欧洲人进行了新航路开辟的探索;20世纪初无产阶级开创新国家梦指的是的俄国十月革命。(2例即可)【小题2】题目:人类的时代梦想。论述: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5、16世纪欧洲人进行了新航路开辟的探索,新航路的开辟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20世纪初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确立了自己的政权,开创了人类社会无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在这些逐梦的过程中,人类孜孜以求,不断进步;最终实现了人类的梦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