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第二课时 与世界深度互动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感受当今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道德修养: 知道增强文化意识、增强中华文明荣誉感。健全人格: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的民主态度。能够正确对待世界文明成果,做文明传播的使者。健全人格: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积极兼收并蓄,在发展过程中交流借鉴各国的文明成果。责任意识:自觉参与中华文化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知道当今中国在各方面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对待文明应采取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中难点: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22年3月10号,鉴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此次中国全国两会不邀请境外记者临时来北京采访,但海外华文媒体对两会关注度不减,通过“云报道”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纵观两会,我们可以用几个“多”概括:外国媒体、外国记者数量越来越多;用汉语提问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外国记者可以采访的对象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的发展,我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国家渴望了解中国。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全国两会上的“多”说明了什么?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我国的两会越来越吸引众多外国媒体和记者的关注,是因为更多的国家想了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秘诀,感受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劲脉搏,让世界分享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机遇。你怎么看待两会上的这些“多”?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有利于更好的聆听中国声音,分享中国智慧。(二)、新课讲授:一、中国的影响:探究与分享:几十年前,在国外的华人很难感受到“年味儿”。现在,中国的春节不仅是全球华人的节日,而且吸引了多国民众。每年春节,代表中国元素的“中国红”都会扮靓国外的许多城市。英国伦敦有舞龙舞狮、爆竹烟花、盛装游行、文艺表演。2015年2月9日,加州参议员夏乐柏提交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一项决议案,获得参议院全票通过。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法国巴黎市政厅广场挂上了大红灯笼,满眼都是喜气洋洋的大红色。(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庆祝中国春节,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2)在国际舞台上,你还感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大。材料:为发挥陕西自贸试验区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作用,加强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汉唐文化,深化人文合作,2022年7月16日,2022年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教育合作交流会之汉唐盛世中外文化交流故事集系列文化产品发布会与丝路主题绘画作品展活动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自贸新天地成功举办。材料:2022“国际友人贺新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南昌市中日友好会馆举办,来自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等21个国家的43名在昌国际友人代表以及南昌民间艺人受邀参加,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同参与剪纸、包饺子、挥春写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歌载舞迎接即将到来的虎年春节。当天下午,外国朋友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有热情洋溢的非洲舞、有大气舒展的八段锦、有美妙动听的吉他弹唱、有婉转飘逸的舞龙表演;南昌民间艺人则展示了茶艺、汉服等中华传统文化。中外元素相互碰撞、相互交织,形成中外融通、互鉴互享的动人画面。材料:9月8日至11日,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中秋跨文化交流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此次系列活动联合16个院系,为在校学生精心准备了猜灯谜、投壶、汉服体验、做月饼、做花灯等活动环节,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温馨节日气氛,活动吸引200余名中外学子共度中秋良宵。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探究分享:近年来,中国高铁特别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得到世界的认可。截止2021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5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到4万千米,超过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现在,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中国铁路积极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中国的高速铁路项目。2016年,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首个高速铁路项目——雅万高速铁路正式开工。这条铁路的建成将极大方便当地民众出行,也将拉动印度尼西亚的冶炼、制造、基建、电子、服务、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项目展示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实力,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更好的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把中国的商品、产业、装备、文化、思想传播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舞台,助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与世界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装备,造福全世界的人民,促进世界经济的腾飞和发展。(2)、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中国航天、中国核电、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中国电商、中医药、古典名著、书法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材料:中国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发展“最强引擎”,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不仅抗疫成绩优秀,更是成为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是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样巨大的合作覆盖面,自然也为他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世界银行最近也确认,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速的贡献高达38.6%,超过G7国家总和,是第一动力。材料:联合国1月25日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报告同时预测,中国经济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加速。随着中国政府优化防疫政策、采取利好经济措施,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国内消费需求也会上涨,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达到4.8%。以上材料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对世界有哪些贡献?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阅读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内改善人民生活,对外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成果惠及全球,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愈加凸显,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有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专家曾经这样评价:审视中国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中国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方面,中国正在呈现出一个负责任的的大国形象,其发展的脉搏可以让全世界感觉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非洲地区,更能感受到这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各各国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一位外国杂志的主编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任人欺凌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整个世界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不持强凌弱,真诚待人,代表和平与正义的形象。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给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的机会。中国越富强,世界经济发展就越稳定。3.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材料: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勾画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材料: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天下一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也有话要说。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材料:在国新办2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也创下新高,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高于外贸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也迈上新台阶,涵盖多个行业,其中沿线国家对华实际投资891.5亿元,同比增长17.2%。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4.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材料:2022年9月29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第36场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过去十年,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但也有人置疑说,中国想要“另起炉灶”,改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回应中表示,国际秩序只能以公认的国际法为基础,不能由少数国家制定所谓“规则”。中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使其更加公正合理。材料: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光炎曾任新加坡首席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长期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陈光炎就此向总台记者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途径,得到广泛认同,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探究与分享: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如何正确认识图片中的这些文明?天坛祈年殿——中国;克里姆林宫——俄罗斯:金字塔——埃及;埃菲尔铁塔——法国小组交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借鉴的不同文明成果有哪些?美声唱法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三四十年代我国在美、法、德、意、比利时等国的声乐留学生相继回国,并担任我国声乐教学的教师,使得美声唱法在我国广为传播1、文明的含义: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所作的独特贡献。材料:2022年2月6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春节期间,多国举行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庆祝新春佳节、为北京冬奥会加油。 马耳他第三届“欢乐春节”中国电影节4日在首都瓦莱塔举行,展映多部中国电影,配以英文字幕,观众可从中感受到中国电影现代、多元的一面。马耳他国家创意中心艺术总监丹尼尔·阿佐帕尔迪说,观众可以通过电影欣赏到中国丰富而具有魅力的文化和风俗人情,加深马中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期待未来同中国有更多的文化合作。 “中越文化之美”视频大赛日前在越南胡志明市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中国广西南宁市越南留学生会、越南胡志明市财经大学联合举办,收到20多所中越高校学生创作的大量原创视频作品。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吴骏表示,大赛内容涵盖庆祝中越建交72周年、北京冬奥会以及中越两国传统文化、中越文化交流、留学中国体验等,充分展现出当代青年友好交流使者的风采。 1月30日晚,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2022年“你好,虎年”春晚在线上举行。本次线上春晚由全法学联牵头组织,节目由全法各地各校中国学联和在法孔子学院推荐。晚会以中法两位友人互通书信的形式串联“初、泽、鹏、煦”四个篇章,歌舞、弹唱、相声、乐器演奏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把留法学子的思绪带回家乡,带到祖国亲人身边。 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中国留学生在荷兰举办了一场融文艺表演与知识分享于一体的云上春节联欢会暨新年论坛,与中荷各界朋友相聚云端,欢度新春佳节,喜迎北京冬奥会。来自荷兰各大高校的中国留学生献上管弦乐演奏、相声、爵士乐、魔术和歌曲等节目,为线上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上述文化交流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兼收并蓄,取长补短。阅读感悟: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是在与世界同其他文明持续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唐代中国对外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十五世纪初,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达东南亚很多国家,远抵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等知识纷纷传入我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当今世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世界其他文明也在汲取中华文明的营养之后变得更加丰富。2.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探究与分享:汽车来自西方,汽车文明也起源于欧美。当今各国都认识到,汽车文明不仅表现为拥有众多大名鼎鼎的汽车品牌、良好的道路设施、完善的交通法规,而且表现为对“人与汽车”关系的独到认识与理解。行人优先是驾车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驾车人要提前减速,让行人先行;不与行人抢行,不按喇叭催促行人;遇到雨天,减速慢行,以防泥浆溅到行人身上……汽车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和“车”相互尊重,“车”对人绝对尊重。根据你的经验,所以说文明出行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行人优先是驾车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驾车人要提前减速,让行人先行;不与行人抢行,不按喇叭催促行人;汽车文明体现在人和“车” 相互尊重,“车”对人的绝对尊重。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材料:来自西方的节日元旦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寓意“旧的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开始”三八妇女节-----提倡尊重妇女五一劳动节----纪念芝加哥工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寓意“尊重劳动者”六一儿童节----呼吁各国保护儿童它们想要表达什么人文精神?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拓展空间: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我国的榫卯(sǔn mǎo)结构被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建筑行业所借鉴。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能有效减少垃圾量、节约资源。近年来,我们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加大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力度。同时,我国公众的垃圾分类处理意识也明显增强。请在身边寻找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事例,并与同学交流共享。(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与世界深度互动,我们要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互学互鉴,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四)、课堂练习:1、近年来,关注我国“两会”的外国媒体外国记者数量越来越多;用汉语提问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外国记者可以采访的对象越来越多。这些“多”充分说明( B )A.中华文明得到世界各国一致认同B.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C.中国的发展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D.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2、中国传统泥塑、伊朗手工艺品、日本阿波舞表演……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文化热烈碰撞,使这一全球贸易盛会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大平台。这体现了( D )①文化的碰撞不利于相互尊重和包容②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③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世界经合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1/3,中国8.5亿贫困人口已经成功脱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材料表明( B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②中国决定世界经济发展方向③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④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为各国经济发展赋能。这表明( B )①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②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世界深度互动③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④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五)、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与世界深度互动一、中国的影响:1.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大。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3.中国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4.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1、文明的含义2.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