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大多数学生从小学习说汉语、写汉字,但缺少对我国文字的整体认识。本课时通过对人民币上汉字、藏文、蒙文、维吾尔文、壮文的整体感知及初步了解,明确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虽然这些文字的书写方式不同、造型不同、读音不同,但却并不妨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间的沟通与交流。56个民族,56种文字,56种文化,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大集体。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是我国悠久灿烂历史的明证,更是集体融合之下的和谐画卷。
课时目标:
1.通过认识人民币上的五种文字,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2.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发展演变,学会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
3.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明确多文字、多文化、多民族融合下的集体共荣。
课时重点:
明确汉字从三千多年前到现在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历史久。
课时难点:
正确认知多文字、多文化、多民族背景下文字外在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内在融合、互通、交流的集体共荣、和谐统一。
课前准备:
1.搜集不同包装上各民族的文字,剪下来贴在预习单A处。
2.填写课前预习单,明确搜集文字的民族名称、主要生活区域,该民族文字特点。
3.带一张小额面值(不超过5元)的纸币。
过程设计:
一、文明延续,归功文字
1.了解文明,设疑提问。
视频播放世界四大文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古国简介,让学生猜一猜四大文明延续至今的是谁?
2.中华文明,源于文字。
四大文明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重要原因之一——文字的使用、民族的融合、集体的团结。
(出示课题: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不同字体打印准备板书,下面注明字体。)
3.文字对比,华夏为荣
通过对比四个文明古国以前和现在的文字,感受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延续至今的荣耀,以及文字传递的文明和精神。古今文字相似度比大小(准备板贴)
国家 古文字 现文字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中国
二、丰富多样的文字
1.认识人民币上的文字
通过认识自己带来的纸币上的文字,借助老师给出图片去进行对比,明确人民币上印着汉字、藏文、蒙文、维吾尔文、壮文五种文字,感受文字的丰富多样,完成作业纸。
2.交流生活中各民族文字
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不同包装、店铺上的各民族文字,交流时简单介绍这是什么民族、主要生活区域,该民族文字的特点是什么?
(准备地图张贴在黑板上,学生边交流,边把相应民族文字贴张贴在相应省份上。如,藏文,张贴在西藏。)
3.质疑反问,法典共融
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文字,会不会影响人民沟通与国家团结呢?显然不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
第五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虽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却是一个融合的大集体,语言文字的使用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课后,我们可以将这些条例摘抄到活动手册上。
三、古老优美的汉字
1.汉字历史
通过视频播放明确汉字的发源,紧扣甲骨文的“象形”特点,完成书本P63“活动园”,书写规范汉字。
(播放汉字起源视频)
2.汉字特点
借助书本“虎”“象”两个字的联想方式,通过《十二属诗》中12属相的汉字图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相关联想,判断出相应的属相即可。
(先一起感受书本两个例子的特点,再出示《十二属诗》超链接相应生肖图片。)
3.汉字书法
汉字一路走来,许多书法家将汉字与绘画结合,创造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汉字书法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然而,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汉字书写的背后,也暗含着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写行书的人是细腻的。Eg颜真卿
写隶书的人是优雅多情。Eg金弄
写狂草的人是感性的,不拘泥小节,容易激动。Eg张旭。
写篆书的人诡异多变。Eg李斯
4.汉字艺术
现代汉字创意艺术作品展示,希望学生能够将汉字的艺术美传承下去。
四、交流总结,升华感悟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汉字的发展,更明白了,虽然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各民族文字、文化却在我们中华大地这一个大集体之中灿烂绽放。
这一民族文化,需要我们集体合作去传承“美丽汉字”(示意学生说这四个字);需要我们集体团结去守护“民族瑰宝”(示意学生说这四个字)。
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下课。
(汇总板书,各民族文字及中国地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