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3第五单元 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第3课时 众多的人口 多民族的大家庭【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人口数量,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2、尝试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自然原因。3、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和文化。4、利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重点】我国人口分布和民族分布的特点。【难点】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三、众多的人口1、人口数量:(众多)(1)总量世界五大人口大国依次是 、 、 、印尼、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2)人口密度中国人口密度是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的 倍。2、人口分布:(不均匀)(1)特点:①小强在读取P8图5-7后想画一幅图表来总结相关内容,请补充完成:此线以西,人口此线以东,人口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可见,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不均匀,东 西 。②读取5-7可以发现,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区是:( )A、青海省 B、浙江省 C、河南省 D、台湾省(2)原因:小强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造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请列举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东部:地形多 、丘陵 ,气候湿润,适宜人类居住。西部:地形多山地、 ,气候 ,沙漠、戈壁广布。四、多民族的大家庭(1)民族的构成中国民族总数为 个,其中人数最多的是 族,另有 个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族,此外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在400万以上且在他们的聚居地设立“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 、 。(2)民族的分布读P9图5-8中国的民族分布可得①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汉族主要集中在 和 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 、 和 的边疆地区。②少数民族中在全国各地分布最广的是 族。在各省、市、自治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此外,贵州、 、 、宁夏等省区也比较多。分布在浙江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和 。(3)民族文化①以糌粑为主食,喜饮青稞酒、酥油茶,迎客献“哈达”的是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傣族②信仰伊斯兰教,忌食猪肉,喜欢戴白帽、穿白衣服的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苗族③居住吊脚楼,妇女头上戴着、衣服钉着较多“银饰”的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苗族④把歌当成精神食粮,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经常以大歌的形式来搞民间合唱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侗族 D、傣族⑤请将以下民族传统节日与相应的少数民族进行连线泼水节 蒙古族火把节 傣族阔时节 彝族宰牲节 傈僳族那达慕节 回族【我的问题】【课堂反馈】1、完成作业本P5的6至12题2、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完成作业本P4至P6“第三课时”的其它题目。【课堂小结】三、众多的人口1、人口数量:2、人口分布: ,且四、多民族的大家庭1、民族的构成:民族总数 ,少数民族 个。2、民族的分布:特点是3、民族文化【知识拓展】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历史原因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是历史长期发展形成的。而分布上的不均匀,则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比较低下,农牧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口的分布必然集中到农业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这就是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方便、气候适宜的地方。东部地区,集中了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以及大面积低缓丘陵地区。这里不仅土地肥沃连片,而且气候湿润,热量充足,南方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北方也可保证一年一熟,土地负担人口能力较大。这是我国人口分布在东部地区较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以及成都平原人口尤为密集的主要原因。而我国西部地区,南面是高耸的青藏高原,北面是干旱的高原和盆地,发展农业受到较大的限制,土地负担人口能力远不如东部地区,因此人口分布稀少。赫哲族 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世代以捕鱼、狩猎为生,他们的衣、食及生活习俗等无不与渔猎紧密相关,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赫哲族传统以渔猎为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赫哲族人民非常熟悉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掌握了高超的捕鱼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他们捕鱼的方法多种多样,捕鱼工具也是五花八门,主要有船、网、钩、叉等。光是钩捕方法就有十多种,叉鱼的技术更是令人惊叹。新授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