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跨栏跑》----教学设计与教案教学设计本节课是高二年级的跨栏跑技术教学,共4课时,这是第1次课,内容是学习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复习摆动腿栏侧过栏技术,身体素质练习。本班高二(12)班,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14人。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须(全一册)。一、教学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新的思想和理念,在本课中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二、教材分析首先是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两个教学内容,一个是主教材,一个是辅教材。主教材是跨栏跑技术教学,辅教材是身体素质练习。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的径赛项目,由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全程跨栏跑技术构成。其中,过栏技术又称跨栏步技术,是跨栏跑技术教学的重点,它有由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栏着地组成,为了很好的掌握过栏技术,应先从学习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摆动腿栏侧过栏技术开始,这是基础。该项目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协调性与节奏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身体素质练习高抬腿练习。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摆动退(抬、伸、压)和起跨腿(蹬、展、拉)难点:跑跨动作的结合,连贯、协调配合。四、学情分析高中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得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很容易实现,我选择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他们在练习中去独立思考,去发展他们的体能与智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另外,我还会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五、教法1、示范讲解法:先进行集体示范、讲解。精讲、抓住重点,示范动作标准规范。(先示范,后进行示范与讲解相结合)2、分组练习法: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进行交叉搭配分组,运用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带动运动技能掌握稍欠缺的同学,使他们共同进步。3、个别辅导法:针对技能掌握欠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养他们对此项运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4、竞赛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团队精神。六、学法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节课中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体现的:1、会听、会看、会想:教师示范讲解,学生通过看、听、想明确技术动作概念。2、会合作与探究: 分组练习,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出掌握本课所学技术的方法。3、会展示与评价: 分组展示、优生示范,相互开展评价,提高学习能力。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分钟)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二)准备部分(5分钟)1、绕栏热身跑。2、热身操以及专项活动。(三)基本部分(30分钟)1、摆动腿和起跨腿过栏技术:(1)、原地摆动腿练习。(2)、四人用一个栏架进行循环走动中摆动腿栏侧过栏。(3)、跑动中摆动腿栏侧过栏。(4)、2人一组原地撑对方起跨腿纵栏提拉模仿练习 ;(5)、走动中起跨腿栏侧过栏。(6)、跑动中起跨腿栏侧过栏。(7)、完整的跨栏步练习。2、比赛3、身体素质练习(四)结束部分(3分钟)1、放松练习;2、小结本课内容;3、收还器材,师生再见,下课。八、教学反思1、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的积极性如何?2、教法手段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3、运动量、强度、密度是否科学、合理?4、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5、学生信息反馈6、下次课改进方法及措施。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性很强,动作较为复杂的项目,在教学中也存在这一定的风险性,但是它对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精心设计,本课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本课运用了跨栏跑技术挂图、教师示范,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创设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利用体育明星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组织有序,教法学法得当,场地布置合理,适当降低栏高,缩短栏间距,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运用接力跑游戏激发学生练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身体素质分组练习,学生自主择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