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小组讨论:如何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的配制小结:氯化钠溶液配制的主要步骤为三大步1、计算;2、称量和量取;3、溶解。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如何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氯化钠的质量= 50g×1 5%=7.5g水的质量= 50g-7.5g=42.5g2、称量:用天平称取7.5g氯化钠放于烧杯中量取用50mL的量筒量取42.5mL的水3、溶解:把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氯化钠完全溶解4、装瓶(贴标签)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前要调零称量干燥药品时,两托盘上各放一张_______相同的称量纸,药品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药品放___盘,砝码放___盘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质量左右2.量筒的使用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的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取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比实际数值______仰视读数:比实际数值______平放凹液面最低点偏大偏小(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① ;②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① ② ③练习: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练习如何用浓盐酸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化学纯 500mL浓盐酸(HCl)含HCl 37 %密度为1.18 g/cm3量 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烧 杯细口瓶1.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分数 = ____________ ×100%(2)溶质质量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3)溶剂质量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4)溶液质量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2. 浓溶液加水稀释时:(1)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_____ 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 )(2)加入水的质量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把50g98%的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水多少克 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为:50g× 98%=49g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需要水的质量是:49g20%-50g = 195g综合列式求解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50g×98%=(50g+x)×20%解之: x=195g药品名称左物右码、垫称量纸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交流讨论玻璃棒搅拌涉及体积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配制500mL20%的硫酸需要98%的硫酸多少毫升 20%的硫酸的密度为1.14g/cm3,98%的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设:需98%的硫酸的体积为x。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在不变!x × 1.84g/cm3 × 98% = 500 cm3 × 1.14g/cm3 × 20%稀释前溶液中所含溶质稀释后溶液中所含溶质x = 63.2 cm3答:配制500mL20%的硫酸需要63.2mL98%的硫酸。1. 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2.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50 g,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D A 3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 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 g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 mL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4.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 )CD5.配制50 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托盘天平称量 g氯化钠固体; (2)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和玻璃棒; (3)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差的是 。 A.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3烧杯 AB 注意事项:1、称量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或放在小玻璃中称量。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正确选择量筒的规格,并且正确读数。3、若溶质是固体,要先称好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加入液体。4、如果是稀释浓硫酸,要在烧杯中先倒入水后再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误差分析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因素:1、天平未调零2、游码未归零3、称量时物质与砝码放反了,并使用了游码。4、称量物质是左盘垫纸,而右盘没有垫纸。5、溶质中含有杂质。6、溶质不干燥。7、称量的溶质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8、量取溶剂时仰视液面最低处读数。9、烧杯内有水10、存放溶液的试剂瓶内有水1、称量固体时所用砝码沾有油污或已生锈。2、量取溶剂时,俯视液面最低处读数等。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因素:在装瓶时洒出一些溶液,不影响配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课题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单元 第六章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通过学习配制方法和过程,掌握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学习目标 1. 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 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3. 进一步熟悉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重点 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难点 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讲授新课 [知识回顾一] 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一般有哪几步?[思考回答][知识回顾二]1.托盘天平的使用;2量筒的使用[思考回答] 托盘天平和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知识回顾三]溶液组成的相关计算[思考回答] 回忆并回答相关公式[实验活动一] 如何配置50g15%的氯化钠溶液?[思考讨论]配制溶液的过程[师生整理] (1)、计算:需氯化钠:50g×15%=7.5g 需 水: 50g-7.5g=42.5g 42.5g ÷1g/ml=42.5ml (2)、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 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3)、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再加入量好的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 (4)、装瓶标签保存:[设置问题]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用到哪些仪器?[图片展示] 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 [交流讨论]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会造成哪些后果?[学生总结] 误差分析[分组实验]学生动手按照要求配置溶液[实验探究二]配制50g 3%的NaCl溶液,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方案二: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学生动手实验 鼓励励学生动手实验课堂练习 . 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2.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50 g,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3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 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 g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 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4.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 )5.配制50 g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 g氯化钠固体; (2)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和玻璃棒; (3)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差的是 。 A.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板书 (1)、计算:需氯化钠:50g×15%=7.5g 需水: 50g-7.5g=42.5g 42.5g ÷1g/ml=42.5ml (2)、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3)、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再加入量好的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4)、装瓶标签保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习题 沪教版一.选择题(共6小题)1.某同学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天平平衡后,砝码放左盘,氯化钠放右盘,游码在零处B.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用生锈砝码称量2.下列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各步操作中,错误或不规范的是( )A.称量氯化钠B.量水 C.溶解 D.装瓶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集气瓶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4.20℃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35.8g。该温度下,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23.1%、26.4% B.23.1%、28.6%C.30%、35.8% D.30%、40%5.向200克质量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6gNaCl固体和24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A.20% B.22.5% C.25% D.30%6.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45% B.31% C.30% D.23%二.填空题(共4小题)7.某同学配制25g 3%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填序号)(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8.某中学配合环保小组的检查,回答以下问题:(1)小黄同学取了少量水样品,观察到水并非无色透明,他可以加入适量 ,用来除去水样中的异味和色素。(2)下列方法能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A.过滤 B.蒸馏 C.沉降(3)生活中,可以用 方法降低硬水的硬度,加入 区分硬水和软水。(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0.9%的生理盐水实验时,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接下来的操作是 ,使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小或偏大或 不变)9.在某温度下,将A克KNO3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水达到饱和时,质量减少一半;另一份加KNO3晶体,达到饱和时所加晶体质量恰好为该份溶液质量的;在该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为 g,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1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日常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2)日常中,铝制品耐腐蚀不易生锈的原因是: 。(3)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4)医院有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 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mL.(蒸馏水的密度为:1g/mL)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1.如图是某同学为配制10%的食盐溶液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时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刚好位于零刻度线处,则配得的溶液质量为 g;需要水的体积为 mL;(2)配制溶液的步骤为②→ →③(用序号表示)。(3)下列情况中,会使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低于10%的是 。A.称取的食盐不纯,有杂质B.在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C.配制好的溶液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溅出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刚清洗完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保存12.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1)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已尝试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变化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温度升高的是 (填字母)。A.木炭燃烧 B.稀释浓硫酸C.氧化钙放入水中 D.镁条放入稀盐酸E.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F.硝酸铵固体放入水中(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X的值为11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物质W由三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4)铅蓄电池因放电稳定、造价较低等优点而应用广泛。其中需要用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硫酸溶液。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mL)配制28%的硫酸溶液1000g,需要98%浓硫酸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四.计算题(共1小题)13.实验课上,同学们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1是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操作。(1)操作①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2)在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如图2所示(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天平平衡后,砝码放左盘,氯化钠放右盘,游码在零处,不影响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B、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有液体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D、用生锈砝码称量,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故选:B。2.【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装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18mL水,5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10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装瓶时,瓶塞倒放,可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3.【分析】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解答】解:A、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无需使用集气瓶,故选项正确。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D、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故选:A。4.【分析】溶质质量分数=×100%。【解答】解: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7.9g氯化钡,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0%=23.1%、×100%=26.4%,故选:A。5.【分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向200克质量为20%的NaC1溶液中加入6gNaCl固体和24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100%=20%。故选:A。6.【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约为30g,结合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约为30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30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④中最多只能溶解3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00%≈23%。故选:D。二.填空题(共4小题)7.【分析】(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解答。(3)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配制25g 3%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其中操作错误的是①,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砝码和食盐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②①⑤③④;①;(2)凹液面的最低处;(3)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8.【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2)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分析判断;(3)根据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和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回答;(4)根据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回答。【解答】解:(1)由于活性炭就有吸附性,小黄同学取了少量大明湖水样品,观察到湖水并非无色透明,他可以加入适量活性炭,用来除去水样中的异味和色素。(2)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能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资源;(3))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通过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0.9%的生理盐水实验时,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说明多取了氯化钠,接下来的操作是取出左盘中少量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使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多取了水,则所配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为:(1)活性炭;(2)B;(3)煮沸;肥皂水;(4)取出左盘中少量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偏小。9.【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将加入溶质的质量加入蒸发的溶剂质量里,会恰好达到饱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在某温度下,将A克KNO3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水达到饱和时,质量减少一半,蒸发溶剂的质量是溶液质量的一半,即蒸发水的质量为g×=g。另一份加KNO3晶体,达到饱和时所加晶体质量恰好为该份溶液质量的,则所加晶体质量为g×=g。将加入溶质的质量加入蒸发的溶剂质量里,会恰好达到饱和,则设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x,则g:g=x:100g,x=40g。设每一份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y,则= y=g。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4%。故答案为:40;14%。10.【分析】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根据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分析解答;(3)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解答】解:(1)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2)根据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分析解答;(3)关闭天然气阀门熄灭燃气灶,其灭火原理是撤离可燃物;(4)每瓶含 抗生素0.5g,配制10%的溶液质量=0.5g÷10%=5g则加入蒸馏水的质量=5g﹣0.5g=4.5g由于水的密度是1g/ml所以需水的体积是4.5mL故答案为:(1)肥皂水;(2)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现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层,隔绝金属铝与氧气的进一步接触;(3)撤离(或清除)可燃物;(4)抗生素;4.5。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1.【分析】(1)根据药品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2)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可以据此解答该题;(3)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可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因素;【解答】解:(1)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时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刚好位于零刻度线处,则配得的溶液质量为:10g+5g=15g;需要水的质量为:﹣15g=135g;合135mL;(2)称量食盐的质量首先打开广口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将取得的食盐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将称得的食盐放到烧杯中,再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①④③;(3)能够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溶质少了,也可能是溶剂多了,分析题给的选项可以知道:A、食盐中含有杂质,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B、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量水的体积偏小,故会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C、溶液从烧杯倒入瓶中时洒出,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无影响;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刚清洗完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保存,故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答案:(1)15;135;(2)⑤→①→④;(3)AD。12.【分析】(1)根据甲烷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变化的特征和能量的变化分析判断;(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而书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判断反应的类型据此回答问题即可;(4)根据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计算。【解答】解:(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2)木炭燃烧、氧化钙放入水中、镁条放入稀盐酸,以上变化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导致温度升高,稀释浓硫酸溶液温度升高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溶液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固体放入水中,溶液温度降低。(3)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8g+(20g﹣8g)=20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10g﹣1g=9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20g﹣9g=11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A、由以上分析可知,X的值为11,正确;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不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9g×=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11g×=8g,两者的质量和为1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0g﹣8g=12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物质W由三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正确。(4)设需要98%浓硫酸的体积为x28%×1000g=x×98%×1.84g/mL,解得:x≈155.3mL故答为:(1)CH4+2O2CO2+2H2O;(2)ACD;(3)ACD;(4)155.3。四.计算题(共1小题)13.【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2)根据误差分析解答。【解答】解:(1)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100g×5%=5g。(2)实验溶解时玻璃棒搅拌能加速溶解,在量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如图2所示(其他操作正确),则仰视量取的水体积偏多,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1)5;(2)偏小。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19/7/22 14:07:07;用户:金乡化学;邮箱:jxhx@;学号:22291491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基础实验5教学设计.doc 基础实验5试题.do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