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 多选题(共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 多选题(共39张PPT)

资源简介

专题一 多选题
1.(2022·河北)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u=45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60
BC
【解析】根据题表中的数据可知,u=v=2f=20 cm,则焦距为10 cm,故A错误;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始终大于焦距,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B正确;当u=45 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故C正确;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说明像推迟会聚了,该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故D错误。
2.(2022·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B.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C.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CD
3.(2022·辽宁)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已有多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关于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脑带上太空后,电脑的质量不变
B.工作台上的电脑与工作台保持相对静止
C.陀螺被抛出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航天员向前推舱壁时,他会向后运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BD
AB
【解析】物体在竖直墙壁上静止或匀速下滑时,都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而重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AB正确,CD错误。
5.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在雪地里滑行,用雪杖用力杵雪地,滑雪板加速向前滑行,收起雪杖后又从高处加速滑下,不计空气阻力。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滑雪板加速向前滑行时雪杖对雪地的力等于雪地对雪杖的力
B.滑行过程中,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从高处滑下腾空到最高点时,假设所有力全部消失,则运动员会静止在空中
D.收起雪杖后从高处滑下,是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AD
6.(2022·锦州)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烧杯内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VA<VB),静止时两烧杯内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
B.物体A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B受到的浮力
C.甲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乙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力
D.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BD
【解析】两物体质量相等,其重力也相等,题图甲中,物体A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F甲=G;题图乙中,物体B悬浮,浮力等于重力,即F乙=G,所以A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B物体受到的浮力,故B正确;由题意和题图知,VA排<VB排,由F浮=ρ液gV排得,ρ甲>ρ乙,故A错误;因为两烧杯液面相平,即h甲=h乙,而ρ甲>ρ乙,由p=ρgh可知,p甲>p乙,两烧杯底面积相同,由p= 可知,甲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力,故C错误;放入物体AB后,两烧杯内液面相平,由题意和题图知,
VA排<VB排,说明没放物体之前甲烧杯中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即V甲>V乙,又ρ甲>ρ乙,由ρ= 可知,m甲>m乙,即G甲>G乙;两烧杯完全相同,则两烧杯质量相同,两烧杯的重力相等,物体A、B质量相同,其重力也相等,但液体的重力G甲>G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G杯+G物+G甲,F乙=G杯+G物+G乙,所以F甲>F乙,两烧杯底面积相同,由p= 可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故D正确。
7.如图所示,棱长为0.1 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5×103 kg/m3,
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绳子拉力为3 N,容器底面积为
200 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浸没时木块所受浮力为10 N
B.液体的密度为0.9×103 kg/m3
C.剪断细绳,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体积为375 cm3
D.剪断细绳,木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为150 Pa
CD
8.(2022·泸州)在劳动实践中,小孙在水平地面与车厢间用木板搭一斜面,并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将重G=600 N的货物匀速地从斜面底端推到顶端的车厢,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L=6 m,斜面高h=1.5 m,斜面的机械效率η=6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小孙推动货物所用推力大小为150 N
B.货物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0 N
C.若增大推行速度,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
D.若h不变、减小L,则斜面的机械效率将升高
BD
9.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匀速滑行,在横杆前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运动员与滑板分离,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忽略运动员和滑板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起跳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匀速滑行时,滑板所受重力等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
C.由于惯性,运动员越过杆后仍落在滑板上
D.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始终是0
AB
【解析】起跳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增大,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因此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在匀速滑行时,运动员和滑板的总重力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因此滑板所受重力小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故B错误;由于惯性,运动员继续向前运动,越过杆后仍落在滑板上,故C正确;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和滑板的速度相同,因此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始终是0,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小石块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它动能的增加量
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石块在C点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
CD
【解析】小石块在下落过程中,AB段小石块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不断改变小石块的运动状态,小石块加速下落;在BC段受到重力和橡皮筋的拉力作用,过B点后橡皮筋开始伸长(大于原长),弹力逐渐增大。当拉力小于重力时,小石块仍处于加速状态;当拉力大于重力时,小石块减速下落;整个过程中小石块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小石块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不等于它动能的增加量,故A错误;B点是橡皮筋自然下垂长度的位置,所以在AB段,橡皮筋对小石块没有弹力,故B错误;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先加速后减速,故C正确;BC过程中小石块先加速后减速,减速是因为弹力大于重力,C点是下落的最低点,橡皮筋形变程度最大,因此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O点是实心球刚离开手的位置,A点是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的位置,B点是实心球落地前瞬间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离开手后受到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
B.实心球在最高点A时处于平衡状态
C.实心球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实心球在O点的机械能等于在B点的机械能
CD
12.如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小球开始往复运动,研究小球的受力、运动及能量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在O点运动速度最大,弹性势能最小
B.小球运动到O点时弹力消失,将保持平衡状态,停止运动
C.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在OB之间某个点C处,此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BCD
【解析】小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恢复原长,没有弹性形变,故没有弹性势能,在从A位置到O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故在O点时动能最大,速度最大,故A正确,C错误;小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恢复原长,弹力消失,但由于惯性,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不会停止运动,故B错误;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小球从O点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所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D错误。
13.(2022·湖北)某兴趣小组用“伏安法”对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阻值进行了测量,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它们的U-I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是小组成员的交流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定值电阻的图像
B.对R1、R2的电阻值分别取平均值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C.将R1和R2并联时,R1、R2的电功率可能相等
D.将R1和R2串联接在5 V的电源两端,R1、R2的阻值之比为3∶2
ACD
【解析】根据题图甲可知,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因此该电阻为定值电阻,故A正确;由题图甲可知,R1是定值电阻的U-I图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由题图乙可知,图像是一条曲线,而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而改变,则R2是小灯泡的U-I图像,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不能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B错误;将R1、R2并联,R1两端电压等于R2两端电压,由题图甲、乙可知,当R1两端电压为4 V时,通过的电流为0.2 A;R2两端电压为4 V时,通过的电流也为0.2 A,根据P=UI可知,此时R1、R2的电功率相等,故C正确;
14.(2022·绥化)图甲是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图乙中的a、b分别是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示数随两电压表V1、V2的示数变化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线a是电流表A的示数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关系图像
B.当电压表V1、V2的示数相等时,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中点位置
C.电源电压是6 V
D.定值电阻阻值是10 Ω
ACD
【解析】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据此可知题图线a是电流表A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关系图像,题图线b是电流表A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关系图像,故A正确;当电压表V1、V2的示数相等时,由题图乙可知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3 A,此时两电压表示数均为3 V,则电源电压U=U1+U2=3 V+3 V=6 V,故C正确;定值电阻R2的阻值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2 V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 V 3 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60 Ω。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B.开关S闭合后,灯泡L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3 W
C.开关S闭合后,灯泡L的最小电功率约为0.33 W
D.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1 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就增加1 V
BCD
【解析】由题图可知,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通过滑动变阻器与电源连通,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故A错误;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6 V,功率为3 W;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R=U-UL=12 V-6 V=6 V;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P=UI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和灯泡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即为3 W,故B正确;灯泡的电阻RL=
1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8 Ω
B.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10 Ω
C.电源电压为8 V
D.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14.4 W
BD
17.空气质量指数是确保实现碧水蓝天的重要指标,如表所示的空气质量等级是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划分的。如图甲是环保项目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空气质量检测仪的电路原理图,用电流表显示空气质量指数。电源电压18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0 Ω,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空气质量指数K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空气质
量指数K
0~
50
51~
100
101~
150
151~
200
201~
300
>300
空气质
量等级


轻度
污染
中度
污染
重度
污染
严重
污染
A.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增大而减小
B.空气污染的程度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C.电路中电流为0.1 A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等级为良
D.当空气质量指数为300时,R0消耗的电功率为0.45 W
答案:AC
18.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说明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的示意图,图中的GMR是巨磁电阻。在电源电压U不超过指示灯额定电压的条件下,闭合开关S1、S2,则( )
A.电磁铁A端是N极
B.电磁铁产生的磁感线不管在外部还是在内
部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的
C.向右滑动滑片P,GMR两端的电压增大
D.向左滑动滑片P,指示灯会变暗
AC
【解析】电流从电磁铁的右端流入,利用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电磁铁的左端,则A端为N极、B端为S极,故A正确;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S极到N极的,故B错误;向右滑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减小,因此电磁铁磁性减弱,周围磁场减弱,GMR的阻值增大,则GMR两端的电压增大,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阻值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由题图可知,巨磁电阻和指示灯串联,因巨磁电阻在磁场中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所以,此时巨磁电阻的阻值会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通过指示灯的电流增大,指示灯的实际功率增大,指示灯变亮,故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