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9张PPT)光现象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光 源 定义 自身能够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分类 自然光源,如: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等;月亮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LED灯、电灯等发光不是 2.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 播规律 光在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 用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建立的理想模型,实际上不存在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近似取为c=__________ m/s=__________ k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c>v空气>v水>v玻璃同种均匀3×1083×105现 象 小孔 成像 示意图成像性质 成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说明 ①像的大小与孔和物体的距离以及孔和像的距离均有关;②像的形状只与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无关(均选填“物体的形状”或“孔的形状”)举例 针孔照相机;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倒立实物体的形状孔的形状现 象 日食 月食影子 举例:立竿见影、手影等应用 激光准直、射击瞄准(三点一线)、站队看齐“影”的辨别:(1)影子:包括手影、身影、皮影戏、日(月)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倒影:物体在水中或其他光滑物体表面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本质为光的反射。知识拓展考点二 光的反射定义 光射到物体表面被__________回去的现象图示探究课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装置反射实验 命题 点 ①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②纸板的作用:显示光的__________、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__________、显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③纸板与平面镜的放置要求:纸板与镜面垂直放置;④如何验证三线是否共面: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一定角度,观察纸板上能否看到__________光线;⑤让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观察到此时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传播路径共面反射可逆实验 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同一平面两侧等于可逆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 漫反射反射光路图反射面 光滑 凹凸不平特点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视觉特征 只能在反射光的特定方向上看到物体,且物体看起来明亮、刺眼;不在反射光线的范围内,看到物体很暗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举例 镜子、自行车尾灯、金属表面、玻璃幕墙等 电影幕布、墙面、书本等共同点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由于发生光的反射时,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是“因”,反射是“果”,因此,表述光的反射定律时,应先说“反射光线”和“反射角”,反之就不符合逻辑关系。(2)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反射角也等于0°,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3)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亮与暗是相对的。感觉亮暗的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知识拓展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装置实 验 命 题 点 ①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__________;②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注意先像后物);③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放置;④选择较薄的、颜色较深的玻璃板:太厚的玻璃板会出现重影,颜色较深的玻璃板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⑤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⑥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⑦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用光屏代替玻璃板后的蜡烛,光屏上承接不到蜡烛的像;⑧选择方格纸的好处:可直接确定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像的位置大小关系垂直成 像 原 理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物体位置,如图所示,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到发光点S在镜后的像点S',但S'并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为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应 用 梳妆镜、潜望镜、检查牙齿的小镜、塔式太阳能电站 2.实像与虚像类型 实像 虚像形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法 用实线表示 用虚线表示观察 可以用眼睛观察,可以用相机拍摄实际光线会聚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能用光屏承接不能用光屏承接 3.凸面镜和凹面镜类型 凸面镜 凹面镜示意图特点 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起到会聚光线的作用应用 汽车后视镜、路口的反光镜 太阳灶、汽车前灯的聚光装置发散会聚由远处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越来越大,是因为离平面镜越近,人的视角越大,感到平面镜中的像越大,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改变。知识拓展考点四 光的折射定 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图 示 与 规 律 与光的反射定律的异同相同点 三线__________、两线__________不同点 反射角相等;折射角不等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选填“法线”或“介质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_______。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_(选填“法线”或“介质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入射角; ③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折射角都等于0°偏折共面分居法线小于可逆介质界面大于现 象 池水“变浅”、水中鱼儿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玻璃砖使钢笔“错位”、海市蜃楼等应 用 解释光折射的相关现象和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相关作图池 底 变 浅 原理:从池底A点射来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从A'点射来的,A'点就是A点变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虚像 高(1)光线发生折射时,在介质表面处还会发生反射。(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折射角增大的度数不等于入射角增大的度数。知识拓展考点五 光的色散光的 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看不见 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定义 红光之外的辐射 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光特性 热作用强 化学效应强应用 ①检测病情 ②制成红外线夜视仪 ③遥控、遥感 ④烘箱、烤炉 ①使荧光物质发光(如:验钞机)②合成维生素D③杀死微生物 【提示】(1)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白光不是单色光;(2)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3)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光的色散实质是光的折射。知识拓展课堂练习1.关于光源和光沿直线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的火炬、太阳、月亮、萤火虫,都是光源B.只要在同种透明物质中,光一定沿直线传播C.立竿见影说明光沿直线传播D.水中月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2.(2019·包头)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C3.(2021·扬州)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C4.(2021·连云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A5.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了漫反射C.水面发生了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B6.(2021·泰安)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由于光照到书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7.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所示,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8.(2021·黑龙江)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C.缤纷的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D.月亮是自然光源C9.(2020·北京)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C.光发生了色散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B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变大C.同学们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C11.(2020·呼和浩特)每一种经历都像一幕美丽的风景,就像每一幕美景的背后都有很多美丽的故事一样。在这些美的背后,都包含着深奥的科学哲理。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光现象美景的描述,其原理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12.(2020·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B.日环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30°D.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A13.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要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__________m,该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人面镜时,像与人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虚像变小不变14.雨后彩虹属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彩虹美丽色彩中的红、__________、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原色,其中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蓝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色散绿等于15.(2020·南充)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折射光线。1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与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应是__________,否则将看不到反射光。(2)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其作用有两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显示光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应将纸板____(选填“A”或“B”)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经过的地方各描下一个点,最后取下纸板分别过这些点与O点作直线B不能在(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怎么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5)小明的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小东发现表格中有一个数据错误,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明认为结论应该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___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 30° 30°2 40° 40°3 60° 30°4 75° 75°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小明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17.如图所示的是同学们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2)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应在较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进行实验时蜡烛B应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光的反射暗不点燃(3)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__来代替平面镜。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不选用另一块玻璃板的原因是避免出现__________。 (4)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茶色玻璃板2重影确定像的位置(5)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6)小阳选择了白纸、薄透明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实验器材,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大小关系刻度尺到镜面的距离(7)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玻璃板未竖直放置(8)小明拿了一支与蜡烛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B移动到某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承接到蜡烛A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像与物大小相等不能虚课后训练1.(2022·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D2.(2022·毕节)下列诗词中涉及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峰多巧障日——山峰挡住太阳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C.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D.江清月近人——看到江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实像A3.(2022·苏州)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__(选填“a”“b”或“c”)棋子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_。a对称4.(2022·海南)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相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5.(2022·上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6.(2022·安徽)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物理模型。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一部分光射进玻璃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7.(2022·福建)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直(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__________时,该位置记为A'。完全重合(3)将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_。虚对称(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 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10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