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目标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1、背景
材料三:李先念:据初步估算,“文革”十年我国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如果再不重视生产建设,那我们离亡党亡国可就不远了
材料二:“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在审查中,滥用专政手段,大搞逼供信,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加上受牵连的亲属和有各种社会联系的人,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四:“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学校关闭,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暗;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被错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知识分子被当作‘臭老九’。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经济困难
文化凋敝
①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公、检、法砸烂了,特别严重的是,我们专政的领导力量共产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冤假错案
阅读材料:“文革”后的中国面临的问题?
政治混乱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五:群众甲:俺爹时传祥,本是个掏粪工人,他老人家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工作了一辈子,就因为受到了刘少奇的接见,和他握了手,就被说成是“工贼”的同伙、“反动分子”!最后硬是被红卫兵们批斗致死!俺爹实在太冤枉啊!据说全国还有28000人和我爹一样!老天爷!您可快开眼吧!
②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③“两个凡是”错误思想方针的提出。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
1977年提出:
“ 两个凡是 ”
凡是 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 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左”倾错误的继续
实质:
危害:
阻碍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和大量冤案的彻底平反。
这时的中国
正需要一位有勇气、有能力纠正错误的人!
需要有勇气
纠正错误的人
邓小平(1904-1997)
三起三落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左倾”领导人撤职、下放。同年6月,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1966年“文革”被下放到农村。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主抓经济。1976年,再次撤销职务,保留党籍被下放。
1977年7月7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
1978年5月11日
④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性质: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质上是对“两个凡是”错误观点的批判总结
2、概况
观看视频,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和内容。
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① 时间:
1978年12月
② 地点:
北京
思想方面
政治方面
组织路线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内容:
阅读课文材料,完成简表内容
①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思想
政治
组织
伟大转折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盲目个人崇拜
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④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知识拓展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迎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两次转折点的比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恢复了名誉。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陶铸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邓小平在追悼会上为彭德怀致悼词。
导学目标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的影响较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数以千万计的无故受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脱,其中包括邓小平、彭德怀、陶铸、薄一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刘少奇
(1898年-1969年)
1959年4月当选
共和国主席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刘少奇追悼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海葬
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高考,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2.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与三位伟人
知识拓展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救国之梦”
“建国之梦”
“强国之梦”
伟大的 历史转折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内容
1978年12月  
(3)意义
3.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
北京  
课堂小结
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思想基础
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能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粉碎“四人帮”
C
A
随堂训练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方面的指导方针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的决策
C.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D.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