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心灵手巧剪纸画》劳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心灵手巧剪纸画》劳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心灵手巧剪纸花》教案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育主题三《心灵手巧剪纸花》
本课分为两个学时
【教学目标】
1.教师要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古老剪纸艺术的特点、语言和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对剪纸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掌握具体的剪刻方法的,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2. 充分发扬我国民间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依据贯彻启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的。]
【关于教材】
l.本课内容属于工艺设计制作课,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以前所学的剪纸技能的基础上安排的,既可巩固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又为后面课程的开设做准备。本课教材内容体现了民族特点,对于充分发扬我国民间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都有重要作用。
2.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点。
重点:会安全使用剪纸工具。
难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剪纸作品。
知识点:能独立设计剪纸图案,进行创意剪纸。
【教学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法,教师可通过视频演示、操作演示和学生上台添画、尝试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特点、语言及方法。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贯穿探究、讲解、提问、观察、合作和练习多种方法,将重点一一攻破。对完成的较好的作业,张贴在窗上,进行评议,给予表扬鼓励,让劳动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劳动的内驱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
出示礼物,喜欢吗?想不想要?同学们认真听课,下课老师把礼物送给你们。
这节课老师带领你们走进剪纸,感受剪纸的艺术美,体会其中的乐趣《心灵手巧剪纸花》
简介及欣赏
简介剪纸(课件展示)
欣赏剪纸作品
(1)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了解剪纸的用途,知道剪纸是人们过新年或是在喜庆的日子里张贴的表示喜庆吉祥的装饰物。
(2)欣赏剪纸作品,要让学生知道窗花都是在吸收了民间剪纸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民间剪纸是人们以自己熟悉的人物、动物、景物、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及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题材创作出的剪纸艺术作品,极富深厚的民族特色。
(3)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剪纸与绘画、剪纸与实际生活形象不一样等问题。
三、欣赏总结剪纸分类。
常见形式:1、单色剪纸 2、分色剪纸3、立体剪纸
表现手法:1、阴刻2、阳刻3、阴阳结合。
布置作业
课下收集各类剪纸,了解地域剪纸的特点。
渔民剪纸、蔚县剪纸、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剪纸,老师还给布置一项作业。
下面小组汇报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大家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幅剪纸。
二、讲授新课。
(l)剪纸的特点: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究这些作品,了解这些作品同绘画作品的不同之处以及剪纸所用的工具,小结出剪纸的特点:装饰性强、造型夸张、风格质朴,有很强的“刀味纸感”。
(2)剪纸的表现方法:
①构图:以上知识应结合课本内容和准备较为典型的剪纸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出有自由式(如《狮子》、《顽童》等)、对称式(如《喜字》、《吉字》等)。
自由式:构图饱满 对称式:如何折纸
②造型:结合作品欣赏,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剪纸的造型特征,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使作品体现出朴实、亲切、生动、有趣这一造型特征。
③色彩:教师通过教材上的作品,使学生了解剪纸的色彩种类。
④剪刻形式:通过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阴刻”、“阳刻”及“阴阳刻相结合”的剪纸形式。剪刻要求稳、准、巧。
⑤折纸和构图方法:一张剪纸作品的成功的第一步首先是构图,再有就是如何进行折纸。
探究多次连续剪纸时,图案不能连接起来的原因。
(3)剪纸的基本语言。
①通过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如人物、花鸟鱼虫、山石、树木等,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剪纸作品(生回答都有哪些形状的纹样),归纳出最常见的两种纹样,即“月牙纹” 、“锯齿纹” 。
②教师出示两幅图有不同形状的“月牙”、“锯齿”状纹样图,并加以补充说明:最常用的是“月牙纹”、“锯齿纹”,较常用的还有“花朵纹”、“云纹”、“水纹”等。
③通过上面的学习和小结,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知道原来看上去很复杂的作品不外乎是由这几种基本纹样构成的。接着趁热打铁,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变形后的“石榴”、“金鱼”的外形,要求学生在黑板上把学习掌握了的基本纹样添上去,使之变成剪纸图案,然后教师给予肯定和纠正。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关系到学生能否对剪纸这门艺术的理解及在设计练习中应用。因此,对剪纸的语言特点的讲授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如何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理解和运用剪纸语言。]
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
(1)构思:考虑题材、内容、构图、造型、色彩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起稿:用铅笔布局安排完形象后,用毛笔大胆、简练地画出形象的“线条”和“块面”,注意各部的连接。如有的黑色涂得不理想,待干了之后,用白广告色加以修改。
(3)剪刻:将画稿放在大红毛边纸上。用书钉、大头针,曲别针等固定。为了不致走形,先剪刻最细的和紧要之处,然后由中间向四边刻,最后剪外边。依照从左刻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刻刀,使用刻刀使用垫板或者废弃书本。
注意:1、正确的坐在座位上,手持刻刀,两眼距离刀刃约30厘米。
2、正确的握刀方法,用拇指、食指、中指牢牢握住刀身,不按刀的手按住纸。
3、刻刀必须垂直入纸,以手腕和手指的力向前下刀,不要后退。
4、收到时刀刃垂直于纸面的切口,避免划破图案。
5、刻完图案后将纸屑清理干净。
(5)裱贴:将剪好的作品按照理想的布局摆放在衬纸上。用手指按住作品的一部分,然后用小刀蘸一点浆糊从剪纸和衬纸之间轻轻地伸进去,抹上浆糊,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找几个点把作品固定在衬纸上。
四.课堂尝试
1、学生自己尝试(简单的图案)
(1)每人设计、剪刻一件能表达喜悦心情的窗花作品。由于窗花常常用来象征吉祥、喜庆,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在造型上尤其应注重传神,形象要夸张、简化,学用“月牙”、“锯齿”造型语言。内容不限。
(2)图案要做到概括、夸张、有趣味。
[以上这个过程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巡回辅导。
辅导要点:
(1)启发学生构思内容:鸟兽、花草、山水、鱼虫、人景等。
(2)注意纠正学生设计复杂、不宜剪刻的现象。
(3)启发学生在抓大的外形特征基础上,试着用“月牙”、“锯齿”表现和装饰物象。
(4)用剪子和小刀时,注意安全。把剪下的纸屑拾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五、作品赏析
1、学生作品展示
2、教师评价、生生评价、以鼓励为主、增强自信心。
3、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装饰教室,装裱互送同学,自作书签,让学生从中体会剪纸的乐趣及学会一种技能喜悦。
六、课后拓展
体会分色剪纸,和立体剪纸
总结:一把剪刀,一张纸,在人们灵巧的手中变成一幅幅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艺术品,来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寄托人们丰富的情感,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剪纸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孩子们愿你们传承这门技艺,让剪纸在我们手中绽放美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