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面花教学案例一、活动背景分析黄骅面花,俗称“花儿”,是黄骅的传统面食,在黄骅一带至今仍保持着年前蒸花的习俗,所谓“花儿”就是一种用模子特制的面食,模子一磕面团转眼就成了鱼、玉米、桃子、公鸡等,其图案精致,制作工艺独特,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黄骅人每逢年节,娶妻嫁女都要蒸制面花,送给亲朋好友图个吉利。小小的面花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黄骅面花比起馒头等面食其口感更细腻,劲道。2009年,面花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花对于我们小学生并不陌生,但面花的制作,面花的由来,特别是对面花所承载的思想感情等缺乏更加详细的认识和感悟。因此,这次劳动技术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亲身体验劳动的收获和快乐;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感受到中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能够继承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二、适用年级六年级三、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揉面,压面,磕面等基本技法,学会制作面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团结合作精神。2.喜欢参与制作活动,感受中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继承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3.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四、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面花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制作面花。难点:掌握面花的制作方法,感悟面食的寓意。五、活动准备1.工具:面花模具、面板、切面刀等食材:面粉、碱水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源资料,了解黄骅面花的历史文化和与黄骅面花有关的民情民俗等。3.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面花模子,了解所带模子的寓意。4.制作面花的视频。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示范法七、活动过程(一)创造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边说边出示一个盒子),你们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学生:老师,我觉得很难猜出是什么?能不能给一些提示?(教师出示幻灯片,一条一条的出示,出示一条信息后有等待的时间。)1、它是一种面食。2、当地农村传统节日面食制作,已列入了黄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每到过年节的时候或娶妻嫁女的时候都会制作。4、当地人通过特制的模子制作。5、把面团制作出鱼,鸡,桃,葫芦等形状馈赠亲戚朋友,图个吉利。(学生猜出答案——面花)导入课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来学习黄骅面花的制作。(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从中了解黄骅的面花的相关知识。)(二)学习面花的制作方法师:在我们黄骅,人们仍保持着年前蒸面花的习俗,黄骅面花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古代黄骅土地贫瘠小麦产量低,人们生活清苦,每逢年节,人们就用面粉蒸成面花送给亲朋好友图个吉利。同学们,你们知道面花怎么制作吗?学生1:用面揉好,放进花模子制成面花,再蒸熟。学生2:在做面花的头一天应先发好面,第二天和好面,再做面花。学生3:要先把面团揪成剂子,然后再揉好,再放进花模子里制作面花。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老师这里有面花的制作过程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师:谁来说一说面花制作的大致步骤?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发面 和面 揉面 揪剂子 揉面团 磕花 晾花 醒花 蒸花(设计意图 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知道做面花的一些步骤,再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印象。)(三)师生活动学习制作面花师:今天老师已经提前给大家准备好了一大块面团,下面我们来学习磕花。学生分好小组,每组有面板,面粉,面团,切面刀 盖帘1、揪剂子,揉面团师边说边示范,强调揉制的面团要光滑亮白就可以磕花了。在学生揪剂子和揉面团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学习磕花剂子揉好后就可以磕花了,师边讲解边示范,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在磕花过程中,会出现有的孩子磕出来的花不清楚,也有的孩子因为用力过大,没有沾上面粉,有的花卡在模子里等)师小结:我们在做面花时要注意:剂子大小应该与选择的面花模子大小差不多,揉面团时用劲适中,要把面团揉光滑。磕花前揉好的面团要放一些面粉,但不要放太多。面团放进花模子里,要用力压,这样面花才清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掌握制作面花的基本方法,在劳动中体验劳动者的辛苦享受劳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3、晾面花师:面花制作完成后,不能直接蒸,要先把面花晾在阴凉的地方,晾一段时间后再在电热毯上醒,醒好后再蒸,这个步骤也很关键。(四)劳动分享师:同学们,面花做好后,你们带回家,想把今天的劳动成果分享给谁?想给他们送去什么祝福?学生1:我磕的面花是寿桃的形状,想把它送给奶奶,愿奶奶福寿安康。学生2:我磕的面花是鱼形,想把它送给父母,愿我们的家的生活年年有余。学生3:我磕的面花是葫芦形,想送给妹妹,愿她一生平平安安,福贵吉祥。……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相信你们的祝福,亲人们都会收到,同学们觉得做面花是不是很辛苦,很麻烦?学生回答:是!师:我们的长辈每年过年节都会很辛苦,但他们还是年年蒸面花,其实他们就是希望自己的亲人都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家庭和和美美,年年有余,也希望同学们也能体会到长辈的辛苦。(设计意图:劳动成果的分享既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又让孩子们对黄骅面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能从中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五)谈收获师: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想分享给大家吗?学生1:我学会了制作面花。学生2:我知道了做面花很麻烦,也知道了长辈们做面花很辛苦,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能浪费。学生3:制作面花是我们黄骅这里的习俗,我们要把这一习俗传承下去。学生4:我还知道面花的花形所代表的寓意。小结:小小的面花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希望这一工艺能够延续下去。今天通过制作面花,我们知道劳动虽然辛苦,但也很光荣,我们在劳动中体会收获了成功的快乐,所以我们更应热爱劳动。(六)拓展延伸面花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今天我们用面粉制作出了精美的面花,大家想一想还可以制作出更有特色的面花吗 比如:彩色的,回家后做出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板书设计做 面 花民俗文化制作步骤:发面 和面 揉面 揪剂子 揉面团 磕花晾花 醒花 蒸花反思:本节劳动教育课是将地域特色融入到劳动教育的一节课,让学生在劳动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收获。本课按照激趣导入、视频观看制作过程、进行实践、总结升华的思路展开教学,从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骅面花着手,使学生对制作面花具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和操作兴趣,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收获的喜悦。尤其在动手操作中,学生通过实践、合作、展示与分享的形式,使学生对自己取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增强了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学生在劳动实践课程中感受劳动的乐趣,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