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导学案【学习目标】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表现;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内容;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和意义;5.怎样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的含义;2.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3.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4理解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要求。【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课前完成、各组组长检查、科班长抽查完成情况并计入小组评价)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___________。2.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一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 共同体中。3.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_________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 。4.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 宪法, 中央政府。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 政府统辖。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_______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民族方针:我国始终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必然性: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大杂居、小聚居”的 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___________下,在各少数民族_____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内容:(1)民族自治地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自治县三级。(2)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3)前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6.原因:(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制度。(2)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______________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光荣职责。7.坚持和完善:(1)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 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三、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法律1.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 和 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宗教政策与法律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宗教方针)(1)实行宗教信仰_______政策。(2)依法_______宗教事务。(3)坚持_____________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相适应。二.小组讨论三.课堂展示分区一:材料: 在我们迎来新中国70华诞之际,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和田召开。会议肯定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刻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下一步对口援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时时关怀厚爱新疆各族人民。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19个援疆省市积极参与对口援疆工作,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极大地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锻炼了各级干部、密切了党和群众血肉联系,极大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对口援疆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对口援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探究] (1)分析说明西藏为什么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开展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系列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2)怎样认识对口援疆工作的意义?分区二:2019年9月是西藏第29个民族团结月。通过回顾历史,同学们了解到,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当前要着力增强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国家把方针政策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力维护西藏的和谐稳定。请运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谈谈国家是如何维护西藏和谐稳定的。分区三: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塞上各族儿女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守望相助,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各个领域、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材料二:在常州西藏民族中学,生活着几百个远离家乡的藏族学生,他们受到汉族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学校开展了 “藏汉一家亲”等活动,为学生结对常州家庭,感受亲情。(1)“守望相助,凝心聚力”体现我国坚持什么样的民族方针?(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的事例对我们有何启迪。四、小结:五、效果检测:选择题1.基诺族在1979年被认定为我国第56个民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是基诺族主要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基诺族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引导扶持下,基诺族人民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如今,基诺族人民实现了整族脱贫,奔向全面小康。上述材料表明( )①基诺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保障 ②基诺山基诺族乡人民政府在脱贫工作中依法行使自治权 ③我国各族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④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辉煌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国民族自治区发展的宝贵经验有(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③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相结合 ④中央支持自治区的党委、政府、人大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全国民族自治县首个小康样本《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景宁样本》正式发行,样本让参会代表感受到景宁的改革创新成果和绿色发展路径。景宁样本深刻诠释了(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繁荣与发展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我国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固原——六盘山下的一方水土,被谓为“苦瘠甲天下”,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称其“不适宜人类居住”。然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60多年里,在回、汉等各族群众不分彼此、水乳相融的奋斗中,这里正以全新的面貌告别过往的苦难。由此可见,固原的变化发展得益于( )①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团结局面 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生态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④凝神聚气,消除回、汉等各族之间的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班禅首次出国访问后曾感叹:到了异国更能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他表示,要始终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作出应有贡献。材料表明(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信教群众都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④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全国政协主席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西藏处在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最前沿,各级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完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排查化解各种风险隐患,牢牢把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这一要求说明( )①要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反对民族分裂是发展宗教事业的必要条件 ④要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分裂国家的非法活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指出,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这体现了我国( )①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依法保护公民的一切宗教活动 ③要求信教群众信仰社会主义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保证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享有自治权 ③支持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信仰宗教 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要加强对宗教财产的监督管理、规范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等。条例的修订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②扩大宗教活动场所的范围 ③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 ④支持我国宗教事业繁荣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B.它要求在各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C.它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D.其实施实现了民族平等,也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姓名: 班级: 学号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C 4.A 5.B 6.B 7.B 8.B 9.A 10.B分区一:(1)原因分别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竭诚帮助;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实行改革开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意义有:①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②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③有利于巩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④有利于实现美丽的中国梦;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2)对口援疆工作是国家战略。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实践分区二:①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维护西藏的和谐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分区三:(1)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2)①从材料二中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行动起来,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义务,为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出一分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