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高考地理信息快递地球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图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试题解析】该题通过提供区域图及材料,要求考生运用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制约性,此考点理论性比较强,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考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因此,以某区域地理事象及其变化为指导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成了命题专家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以当年的时事背景为新情景命题,成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答案】(1)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试题解析】该题通过提供的模式图,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生分析自然带沿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自然带分布规律和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及迁移应用能力。由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比较易懂,因此在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并不说明不考。【答案】D(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试题解析】该题通过提供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带谱示意图,要求考生分析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垂直自然带谱差异明显的原因,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同一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因素,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尤其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是近三年命题的热点,结合区域图或模式图考查不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成了高考的重点和常考点。【答案】A(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点1 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图表所示:考点2 主要陆地自然带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主要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赤道附近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热带草原土) 热带雨林带南、北两侧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中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黇鹿 褐土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 北纬35°~50°亚欧大陆东岸温带草原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的大陆中部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紫貂 灰化土苔原带 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北纬50°~70°冰原带 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高纬度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影响因素 形成基础 分布地区 图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沿纬线方向延伸,即东西方向 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方向 太阳辐射 热量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沿经线方向延伸,即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的方向,即东西方向 海陆位置 水分 中纬度大陆地区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地方性分异规律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乞力马扎罗山为例,图解如下: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地方地形、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洋流等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原、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http: / / www.21cnjy.com )1.图文解读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气候、水文、土壤、生物(植被)、地貌等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整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是其最突出的环境特征,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荒漠景观。( http: / / www.21cnjy.com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体的改变。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http: / / www.21cnjy.com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甚至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http: / / www.21cnjy.com )例如,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2.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又称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又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太阳辐射:赤道 两极热量带:赤道 两极植被:赤道 两极土壤:赤道 两极(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 内陆降水量:沿海 内陆植被:沿海 内陆土壤:沿海 内陆(3)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海拔:山麓 山顶热量:山麓 山顶降水量:山麓 山顶植被:山麓 山顶3.有关雪线的问题:影响雪线的因素,从本质上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有二: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就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低 ;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高,原因是南、北坡降水差异不大,南坡纬度低,温度高。( http: / /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1~2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整体性特征C.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A.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1.B 本题考查了地理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的整体性,该示意图反映了气候、水文、地形、土壤和植被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A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受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土壤贫瘠。读“郑和下西洋”的材料,回答3-5题。1405年,郑和辞别明成祖,走出紫禁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见“①”一路南下,到达刘家港,“②”江南美景,与北方大不相同。扬帆起航,继续南下,数日后,远远看见一座海岛,“③”他无心留恋,继续前进!3.以下诗句甲——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与横线上的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 ①——乙,②——丙,③——甲C. ①——丙,②——甲,③——乙 D. ①——丙,②——乙,③——甲4.从北京到三亚的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水热组合 D.高度5.这种景观分布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地方性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 D.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3. B 本题组考查了纬度地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异规律 ,由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郑和冬季下西洋,紫禁城在北方,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刘家港在江南应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海岛即我国的海南岛,琼也是海南的简称,因此是“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即B正确。4. A 从北京到海南的三亚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差异。5. D 这种景观分布符合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读“西游记”的材料,回答6-8题。东胜神洲敖来国大海之滨花果山,“ ① ”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降伏,后保唐僧西天取经。有一天到阴山下,只见 “②” 到达火焰山,“③”历尽艰险,终成正果。6.以下诗句甲——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现牛羊;乙——黄沙遍地,寸草不生;丙——蔚然深秀,林木繁荫。与横线上的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 ①——乙,②——丙,③——甲C. ①——丙,②——甲,③——乙 D. ①——丙,②——乙,③——甲7.从花果山到火焰山附近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水热组合 D.高度8.这种景观分布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地方性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 D.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6.C 本题组考查了干湿度地带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规律,由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花果山位于大海之滨,水分充足,因此“蔚然深秀,林木繁荫”;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因此“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现牛羊”; 火焰山在西北,因此“黄沙遍地,寸草不生”。 即C正确。7. B 从大海之滨的花果山到西北内陆的火焰山附近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8.B 这种景观分布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9~10题。( http: / / www.21cnjy.com )9.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10.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热量 C.海拔 D.坡向9.D 不同坡向雪线的高度差异及其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是难点,也是命题专家关注的热点之一。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雪线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增高。本题组考查了雪线的分布规律。10.A 我国长江上游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雪线高度逐渐升高。二、综合题11.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试探究其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②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③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1)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风气候导致降水丰富,地形受其影响明显,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即该国气候主要为季风气候且海洋性特征明显,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受流水侵蚀和冲积作用明显;由于地形坡度大,水力资源丰富。(2)地域分异规律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尤其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近三年没考过,出现的机率可能会大些。即①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②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高度的变化。③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暖流的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肯尼亚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大部分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均海拔1 500米的高原。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将高原分成东、西两部分。大裂谷谷底分布着深浅不等的湖泊,并屹立着许多火山。材料二 肯尼亚是目前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此外,旅游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旅游业年收入均在3亿美元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材料三 下图为肯尼亚示意图。(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说在肯尼亚旅游能够欣赏到赤道到两极的景观,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此问法非常符合高考半开放性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的设置,考查了地域分异规律这一高频考点,赤道从肯尼亚中部穿过,而且肯尼亚有高大的山脉,因此到该国家旅游可以欣赏到从赤道到两极的景观。即正确。肯尼亚位于热带,赤道从其中部穿过,境内有海拔5 199米的高山,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因而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从赤道到两极的景观。考点1自然环境整体性考点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乙甲考点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植被水文气候地貌土壤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气候植物动物土壤地形河流地球内能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山麓自然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南(迎风坡)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北热带雨林带气 候气候地表水分贫乏,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水文植被土壤地貌西北地区整体自然环境深居内陆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戈壁沙漠稀少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干旱大陆性砍伐森林调节小气候生生态环境改变空气质量下降沙尘暴盛行防风固沙风速减小温差减小湿度增大人工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滞尘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增多土壤贫瘠生态环境失调物种灭绝 气候恶劣光合作用减弱土壤盐渍化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抬升河 床地下水位升高发生洪涝灾害递减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酸性、中性、偏碱性递减递减森林、草原、荒漠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海拔增大逐渐减小少多少森林灌木草原草甸荒漠冰川(因不同山地而异)地 形阳 坡阴 坡气 温高低高低雪线高度低高多少降 水迎风坡背风坡地 形河流众多有夏汛、富水力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低山丘陵红壤贫瘠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