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力的平衡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力的平衡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2节. 力的平衡
授课人:XXX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与运动
新课导入
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而一只甲壳虫就可以挪动它。可见,这只甲壳虫的作用力和数只蚂蚁的作用力在效果上是一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以下的情况:
多个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这台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对航船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两个小孩才能提起的一桶水,一个大人就能提起。
一台拖拉机能把汽车从泥泞中拉出来,但用人推,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行。
可见,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两个力或几个力同时作用在这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
新课探索
合力
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怎么确定?
1.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 F合= F1 + F2;
F合
F2
F1
2.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 F合= F1 – F2;
F1
F2
F合
力的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
用力推箱子却推不动
箱子静止不动,但是受到一个推力。
观察
平衡
G
F
G
F
G
F
F牵引力
f
G
F
可见,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也可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因为物体所受的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这时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并把这几个力称为一组平衡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可以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施加于物体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呢?
实验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点击画面播放
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分析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两个拉力的关系。
1. 增减两端钩码的数目,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保持静止,在什么条件下不能保持静止?
2. 保持两端钩码数相等,观察拉力 F 1 和 F2 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 F 1 和 F2 不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小车的情况。
整理你的实验结果,和同学们讨论交流,看看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G
N
地面上的箱子
G
F
悬挂的电灯
一对平衡力:
书受到的重力G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F.
一对相互作用力: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F与书对桌面的压力F′.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课堂小结
合力:大小和方向
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
力的平衡
条件
应用
随堂演练
1.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 600 N,合力的大小是1000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
A. 一定等于 400 N
B. 一定小于 400 N
C. 可能等于 1600 N
D. 一定大于 1600 N
C
2. 把一个质量是 0.5 kg 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 0.5 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g 取 10 N/kg)( )
A. 5.5 N 5 N
B. 5.5 N 4.5 N
C. 4.5 N 5.5 N
D. 5 N 4.5 N
B
3.下列哪组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 )
A
B
C
D
F1=5 N
F2=5 N
F1=5 N
F2=5 N
F1=5 N
F2=3 N
F1=5 N
F2=5 N
B
4. 一个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下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B. 文具盒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C. 文具盒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
5.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D
6. 质量为 5 t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汽车受到几个力?这几个力是平衡力吗?若它所受到的阻力是 3000 N,求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N
F
f
答:汽车受到牵引力、阻力、支持力、重力,共四个力。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故 F = f = 3000 N。
课后作业
1.同步练习册和基础训练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