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科学立法 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科学立法 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9.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政治认同:体会人们在法治国家中的美好生活,认同新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认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认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 科学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法治意识: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4.公共参与:结合我国某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过程,为科学立法提出可行性建议;积极投身依法治国实践,使尊法守法成为自觉行动
第一框 科学立法
自主预习
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科学立法的内涵是什么
(2)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流程是怎么样的?
(3)如何判断国家所立法律是否科学?
(4)如何发扬民主实现科学立法?
2.自主生成问题
请填写在小组自主生成问题单上,学科长汇总。
归纳释疑
1.深入理解党的性质
(1)科学理念。科学立法,就是不能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不能盲目制定不合实际、无法实施的法律,就是要把符合规律的东西,把通过实践证明是好的做法固定下来。立法在反映和体现客观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法律体系自身的内在规律。
(2)科学内容。科学立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科学合理地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3)科学立法。科学立法一定是民主立法。立法是否科学,要看立项是否科学。科学立法的本意就是要实事求是,从地方实际出发。
2.正确认识科学立法的标准
一是对规律认识、把握的程度;二是对规律尊重和反映的程度。在对待规律和法律的关系上,既不能过分夸大立法者的创造作用,以为创制法律可以不顾规律,也不能否认立法者的创造作用,以为规律可以直接地生出法律来。立法在反映和体现客观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法律体系自身的内在规律。
3.区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
类 别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核 心 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和法律自身特点 立法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严格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行使立权
措 施 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益;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所有享有立法权的货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关 系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三者统一于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拓展巩固
1.全国人大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专题调研时指出,一部法律要覆盖全国,还需要考虑到各个地方的差异,比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大林区与小林场的区别,还有覆盖率高与覆盖率低的区别,此外,森林法实施依据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结合森林法实施这么多年的情况,与现在出现的新情况,提高立法质量,实现立法精细化,上述讲话说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A.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
B.要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C.要符合国情和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D.必须公开征求意见,保障公民的提案权
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科学立法内涵的是( )
A.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B.立法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
C.立法要满足全体公民的需求,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D.立法要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
3.地方立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全方位推进重点、新兴领域立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广东省针对科技发展中“缺芯”“少核”等短板问题,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河北省制定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保护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这表明( )
①坚持科学立法,以良法促善治 ②科学立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③科学立法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立法机关,有立法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长江保护法最大的特点是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写了进去,开创了我国依法开展流域治理的先河。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立法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社会进步 ④立法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据统计,我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约340亿斤,浪费现象触目惊心。2021年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为治理浪费现象、培养良好消费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体现了科学立法需( )
①符合我国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②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利
③遵循立法程序,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 ④立足基本国情,符合我国历史文化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科学立法要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B.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C.让社会各界直接参与起草和修改法律的工作 D.保障民意成为立法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7.漫画《参与》所述的现象( )
①延长立法链条,坚持了宪法法律至上 ②依据法定程序,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③拓宽参与方式,找到立法“最大公约数” ④健全沟通机制,使法律体现我国公民意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推进科学立法,需要( )
①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 ②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③偏重设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④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紧紧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立法项目,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需要( )
①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确保法律体现人民意志
②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③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把各项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民主化
④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民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能。然而一些互联网平台也曝出一些问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合作商家只能入驻自己的电商平台;对消费者实施大数据“杀熟”,漠视假冒伪劣、信息泄露等。对此,一方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相关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开出巨额罚单。另一方面,积极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要求,推进《反垄断法》的修改。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网公布了《〈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更加规范了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各市场主体的行为,并更明确了国家反垄断委员会等职责。
结合材料说明,《反垄断法》的修改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一框 科学立法
1-5 CCACB 6-9ACBA
10.答案: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要求推进《反垄断法》的修改体现了科学立法要坚持党的领导。②针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中各种问题着手修改《反垄断法》,说明科学立法,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③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有序推进《反垄断法》修改,说明科学立法,要做到民主立法,坚持依法立法。④草案更加规范了市场主体的行为,更明确了国家反垄断委员会等职责,说明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各方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