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第 1框《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本课的课标依据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二框《根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两目,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目主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目主要围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和行为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本课学习,让他们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有利于增强他们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养成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做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素养目标:学生通过关注时政热点以及对相关有效问题的思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初步了解,温故的同时再次深入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程的梳理,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李彩云的故事和会议事件的分析,明确人大代表职责和义务,从而明白人大职权的行使既离不开对民意的尊重与表达,更离不开与其他国家机关的相互协作,这彼此间的密切联系便构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民主是真实可信的,增强政治认同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十三届人大代表人员变动”进行客观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我国在探索更完善的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道路上所做的努力,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不断巩固和发展的,是好制度;通过合作探究民法总则和民法典立法过程,了解该如何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好制度,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重难点:重点和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重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代表播报时政新闻:“两会”召开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 3 月 5日至 11 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 2021 年 3 月 4 日至 10 日在北京召开。顺势提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两会中的重头戏,那同学们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吗?概括学生所答: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教师解读过渡:由于我们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想要真正实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做好整体部署和长远打算,从人民中选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实践至今效率最高也是最能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做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新课讲授提问: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呢?它跟我们第一课学习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一样的吗?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统称,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于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中心的,便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命名。第一环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探究一: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出示材料:(1)选民证,回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问题:从这条法律规定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不管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国家的权力一定是从人民中来的。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探究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公布会议议程(上)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九、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十、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问:该部分议程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 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公布会议议程(下)……二、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三、审查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四、审查 2020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1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十一、其他(如表决以上报告:需过半数通过等)提问:该部分议程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归纳小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6(巩固记忆 3 分钟)第二环节: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探究三:结合 P67 正文部分分析以下情境体现出人大代表有何职权?(注意提取关键词)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 2900 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人大代表陈建银建议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至 12 周岁/13 周岁。人大代表对行政机关工作严重不满,或发现这些机关有失职行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人大代表可以依法对有关部门提出质询。教师点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和质询案(提案权、质询权)。探究四:李彩云:我的两会履职 Vlog这一年,我经常到基层井组了解情况。“队里现在‘青黄不接’啊,最年轻的采油工都 40 多岁了,大学生很多都不愿意来。”工友的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开始调研,到一线岗位了解工友们的想法。如今,我带着工友们的心声, 再次走进了“两会”。在会上我提出了我的建议。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成为全国人大代表让我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做好“领头雁”,保持初心,唱响石油工人之歌。提问:结合李彩云的故事,总结出她作为人大代表的义务有哪些?教师点拨: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归纳小结:人民代表的职权和义务(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巩固记忆3 分钟)通过李彩云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真实可信的,而且人大代表是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 如果我们有意见或建议向人大代表反映,该怎样找到他们呢?(手机、微博、人大代表联络处、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述职)所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第三环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究五: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上述变化,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优越性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 468 名(其中有 45 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 15.70%,比十二届提高了 2.28 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 613 名,占代表总数的 20.57%,比十二届提高了 0.15 个百分点;妇女代表 742 名,占代表总数的 24.90%,比十二届提高了 1.5 个百分点。教师点拨: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范围越来越广,集中的民意越来越丰富。①不断巩固、发展、完善;追问:回顾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同学们,假如你们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蓝领工人,又被选为人大代表,那么你在提案的时候,会更多地考虑哪一部分人的利益呢?农民代表呢?技术人员代表呢?妇女代表呢?……所以,这样的变化是不是能更好的代表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人民的意志?是不是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呢?是不是更能体现我们的国家性质呢?②好制度:符合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归纳小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巩固记忆 3 分钟)探究六:预习 P69 正文部分,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回答说说应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十二届人大及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1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并且先后三次于会后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次将草案印送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还将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大、法学教学科研机构征求意见。2017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2020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小组展示:归纳小结: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 个必须)P69(巩固记忆 2 分钟)三、课堂小结:同学谈收获,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四、随堂检测:五、课后拓展:“闪烁的霓虹灯让夜晚色彩斑斓,但是那些光线照到我家里,严重影响家人的休息。”小雨向同学抱怨,很多同学也有同感。“可是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向哪儿反映呢?”一名同学说出了他的困惑。“我们可以向人大代表建议,要求完善法律,加强光污染治理,规范夜晚使用灯光的地点、时间、亮度。”班长小聂的话赢得了大家的赞同。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把建议反映个当地的人大代表。六、教师赠言:只有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拥护宪法制定的各项制度,中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课后反思:本框题内容承接 5.1,在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政治制度相关内容,更加认识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真实的,有保障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能感觉到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从而拥护这一制度。在本课的准备过程中,注重视频资源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感官上的认识,便于理解本课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