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1.了解依法治国的地位、意义。 2.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 4.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相信我国能够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2.科学精神:通过对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和怎么样坚持依法治国的学习,明白依法治国的方略的系统性、渐进性和持久性。 3.法治意识:明白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4.公共参与:通过资料查询和合作探究,理解坚持依法治国的具体措施。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其要求是什么?(2)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原则?我国应该如何坚持这些原则?(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什么?二者是否存在冲突,为什么?2.自主生成问题请填写在小组自主生成问题单上,学科长汇总归纳释疑:1.区分不同行为主体在依法治国中的职责和作用(1)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2)科学立法的主体主要是设区的市以上人民代表大会。(3)严格执法的主体主要是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是行政机关(4)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法院。(5)守法的主体指的是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个人等。2.正确理解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关系项 目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区 别 含 义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地 位 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主 体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共产党 政府联 系 ①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无论是党的依法执政还是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②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其实质就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根本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而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是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表现。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3.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路。(2)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5)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依法治国。课后拓展1.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这是因为(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②法治对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③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最大规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对这里的“规矩”理解正确的是①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大规矩( )②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部依托③法治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④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②形成严密的行政监督体系③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④形成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成功从来不会是“单足跳”,而必定是步调协同的“集体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而言,这里的“集体舞”强调的是( )①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③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④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列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④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权大还是法大”才是一个真命题。新时代,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要做到( )A.党必须依法履行国家职能B.依法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方式C.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就是依宪执政D.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7.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人格权的全面保护,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利……民族精神融人民法典,引领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深人人心。这表明( )①民法典的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②民法典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③道德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滋养法治,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以法律守护道德底线,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这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9.对如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有规范作用,比道德更重要②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③以德治体现法律理念,强化道德对法律的促进作用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生了销城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学号地位,这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答题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5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怎样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和相关原则的。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5:BBBBC 6-9:DDDD10.答案:①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